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卢沟桥事变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蘆溝橋事變與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1期  作者:林徵祁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宋哲元 战时纪实

    (注:中國八年抗戰的起點——蘆溝橋)聽到蘆溝橋第一聲砲聲,而現仍在臺北的人,不會太多;我卻是其中之一。民國二十六年暑假,我已在北平淸華大學唸完二年級,學校通知,要到西苑報到,參加大中學生集中「體育」訓練;實際上是集中軍事訓練,那是全國一致的暑期軍訓。可是北平情形特殊,當局爲了避免日本「華北駐屯軍」的抗議,甚至阻撓,滋生事端,便改稱「集中體育訓練」,無軍訓之名,有軍訓之實。這自然瞞不了日本人;但至少可以在對方抗議時,搪塞一番。只要日本人不蓄意小題大做,也可...

  • 文章蘆溝橋事件究竟是怎樣發生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丁澍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发生原因 史料研究

    「七七」蘆溝橋事變開啟了中華民族第一次全民大團結的對外戰爭,它的勝利使中國廢除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也使台灣回歸到祖國的懷抱,更重要的是使中國得以躋身爲世界五強之一。所以蘆溝橋事變實在是中國國運轉變的契機,也是中國邁向世界舞台的新里程碑。因此我們對於這個偉大節日都應該予以重視和硏究。至於蘆溝橋事變發生的原因,根據本人的硏究約有以下幾種說法:㈠失蹤士兵說:以下各爲學者意見,内容大同小異,都是以「搜查失蹤士兵」爲名。同時,又可分爲兩種。一爲眞實的「失蹤士兵...

  • 文章我要说的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劉實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征兵组训 抗战物资 伤兵 同乡会

    友人劉子鵬立委,原籍雖屬浙江,但生長我豐城,數年來,主持全民半月刋,以我們有話要說:動則有功相號召,聲譽雀起,作家與讀者,更多推崇,因爲今日爲開放社會,民主澎流,每人均可在法律範圍內,言其所當言也。不過我們同鄕會的「文獻」旨在發揚江西傳統正氣,敍述山川文物,報導鄕人動態,及本會工作情形,尤以本人職在爲同鄕服務,故師其意,而守其份,乃將我們有話要說,改爲我要說的話,以期以第一人稱,陸續發抒管見,就敎于各位同鄕與親友。㈠抗戰瑣憶本期以紀念「七七」抗日五十週年...

  • 文章『盧』乎?『蘆』乎?————爲『盧溝橋』正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抗日历程 地区发展

    今年七月七日,是「卢沟桥事变」的五十八周年。无疑的「卢沟桥」三个字,曾经震惊过全世界,早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要地名。但说来非常遗憾,在五十八年后的今天,「卢沟桥」的名称,竟然还时起争议,且莫衷一是。这若传到外国人耳中,恐怕眞不啻是「天方夜谭」了。争议的焦点,在于究竟应作「卢沟桥」还是「芦沟桥」?我以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须看该桥下的河流是叫「卢沟河」还是「芦沟河」即可决定。曾在报上先后读到同一位作者的两篇文章—一篇题为「史料支持『芦』沟桥

  • 图片紀念九三軍人節,談抗戰精神

    出版时间:1988-02-01

  • 文章對於蘆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1期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中日关系 拥护和平 捍卫主权

    一、蘆溝橋事件不僅是中國存亡問題,亦且為世界人類禍福之所繫。二、中國外交政策,原在求和平共存,但到最後關頭,祇有全力抗戰。三、蘆溝橋事件,實為對方一貫之陰謀,能否結束,卽是最後關頭境界。四、萬一逼到最後關頭,我們是應戰而非求戰;戰端一開,必須拚全民族生命,以求最後勝利。五、説明政府對於解決蘆溝橋事件之基本立場。六、當此安危絶續之交,惟賴擧國一致,服從紀律,嚴守秩序,以達成吾人守土抗戰之責任。

  • 文章編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張麟選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国家建设 国际关系 卢沟桥事变 《丰县文献》

    歲云暮矣,又是一年,寄身海角,孰能無感。七十六年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可說是劃時代的一年。凝聚國人智慧,充滿革新活力,不變中求蛻變,穩健中求發展,燦爛輝煌,內外交欽!開放豪邁的起步,當然也付出驚心的代價,但我們相信,這是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年。民國七十六年,在國家建設方面,呈現全面的躍進,不論政治、經濟、司法、敎育文化、軍事、農工方面,都有具體的成就。解除戒嚴,開放組黨,新報登記,准許大陸探親,積極研究中央民意代表機構與地方自治法規,經濟成長百分之十一點四,...

  • 文章「七七抗戰五十週年紀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周年纪念 田中奏折 全民抗战 军力部署

    日寇侵華戰爭的後果近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處心積慮,侵略中國。從擧世聞名的「田中奏摺」上的:「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其野心已暴露無遺,亦被日本軍閥奉爲侵華的基本國策與指針,從而構成一連串漫無止境的侵略行動。當日本眼紅我國對**五次圍勦成功後,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建設的突飛猛進,尤其是西安事變能和平解決。連凶暴桀傲的朱**幫,都降服了中央,於是迫不及待,公然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製造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導致第二次世界...

  • 文章紀念抗戰五十週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聶成龍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军事演习 武汉会战 湘西大捷 周年纪念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日軍于宛平縣之蘆溝橋附近擧行軍事演習,集中兩個聯隊以上之兵力,作爲肇事準備,藉口一名日軍士兵失踪,強入宛平城內搜索,迫令我守軍撤退,我軍以「守土有責」,斷然予以拒絕。日軍竟以迫擊炮轟城,我軍奮起抵抗,因而揭開了我國對日八年抗戰的序幕。七月十七日,我蔣委員長發表談話,宣告對「蘆溝橋事變」最低限度之立場:「任何解決方法,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冀察軍政現狀,亦不容許有任何不合法之變更。」並且強調「我們希望和平,而決不求苟安;準備...

  • 文章楊啓源鄉親仙逝 親友冒風雨執紼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5期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晋江杂志 特派员 治丧会 卢沟桥事变 追思

    □晉江雜誌特派員章幼竺報導□閩南華安縣楊啟源鄕親於今年農曆七月二十四日國曆九月三日仙逝,享壽積潤八十二歲,已於九月十八日上午在台北市立殯儀舘公祭後火化,親友同事及閩南同鄕冒颱風暴雨前往致祭者四、五百人,白馬素車,備極哀榮!治喪會發表楊啟源先生事略:楊啟源先生別號宗澤,福建華安縣羅溪鄕人。其祖父潤生公爲遜淸擧人,以不慊淸政,無意仕途,登科後卽棄仕從商、父子熊公,克紹箕裘,且致力農墾,好交遊,重然諾,富民族意識,與閩南革命先進許卓然白蘋洲等志同道合,曾秘密參...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