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制度共返回16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论国家赔偿制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王鈞章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赔偿制度 政策

    本文作者:國立中央圖書館法律圖書部負責人兼任中興大學曁臺北商專法學敎授

  • 文章土司制度管窥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6期  作者:潘大成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土司制度 历史演进 明清制度概况 政治制度研究

    壹 前言土司,是明淸两朝行之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此种制度,其地位介于四夷藩属与府州县之间。以其具有特殊的政治性,所以明史除将其载入地理志及职官志外,并于列传中立传记之。就字义言,土,系指地方原住民;司,系指官署,或管理。统言之,土司者,以地方土民之酋长,管理土民事务之衙署也。土司职官,槪称土官,但土官的祖先并非全系土民,其中亦有汉人因军功而封留者。总之土官氏系,由于一则年代久远,再则或像庄蹻一样——易服从俗,故后世已无从辨其为夷为汉矣。土司

  • 文章中醫淺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陳敏捷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中医 医疗制度 医德

    医学:这门学问,不论中医或西医,都有他历史的渊源;在七十年代的今天来说,已走入科技尖端,突飞猛进,眞是日新月异,浩瀚无涯。如果谈到医疗制度,不啻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悲哀。撇开西医不谈,囘忆二十年代(抗战前)家鄕中医医疗推展,确实有很多値得我们怀念的地方。我之所以提出日渐式微的中医浅识这个不合时宜的题目来报吿,是纪念我童年时候不可磨灭的印像之一。我生长在一个医业世家,绵延三代,到了属于长子的我,家父为了望子成龙接传衣钵,在我十二、三岁时,便灌输中医基础

  • 文章从「云南护国军」的全胜,谈「政战制度」的功能与维护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朱心一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云南护国军 “政战制度” 功能体认 制度维护

    并设全国性之「礼贤馆」和全军性之「偕行社」,并由「政务委员会」督导,即似今之「总政治作战部」,毋庸置疑。二、政战制度的功能应予肯定并持续发扬民国五年六月袁世凯羞愤而死,「护国首义再造共和」的大业任务达成,「护国军」编组旋即解体,是年十一月七日蔡锷将军积劳成疾而病逝于东瀛日本。嗣唐继尧将军回滇竟卷入云南省政争漩涡历十余年而卒,至憾一代伟人竟以悲剧而终,所幸一代伟业及其「政治作战」之理念和运作悉由国军发扬持续;讵料迩来竟有少数刁民乱党徒从及其异议份子妄提要废除

  • 文章兩漢人才的選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趙其文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刘邦 刘恒 刘秀 刘庄 董仲舒 人才选拔 选拔制度 人事制度 两汉行政制度 制度优势 制度评价

    共有三途:乡兴贤能,国学考校,诸侯贡士。[1]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长期争霸,为求生存发展,争相发掘及延揽人才,凡有学养专长者,除隐而不见外,大多可获重用。是故「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为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2]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之帝国,在人才选拔方面,虽亦有所变革,但在官制方面,则建立以巩固皇帝地位为核心的官僚制度。秦亡汉兴,因秦「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3]是故无论从政治制度或文官制度而言,秦代可谓汉代

  • 文章國父對於地方自治的主張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地方自治 政治制度

    地方自治制度的产生,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均有其悠久之历史及辉煌之成就。说到中国地方自治,本是国民革命的基本政治目标之一。 国父远在民国纪元前七年,即有坚决的主张。同盟会宣言中有「每县既解军法之后,军政府以地方自治权归之其地之人民,地方议会议员及地方议会行政官,皆由人民选擧」的昭告。我们再从许多遗敎中略加硏究,更可看出 国父反复揭橥地方自治的理论,以及实行地方自治的具体方案。他并且特为地方自治,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地方自治者,即地方上的人

  • 文章洛陽古物與郵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古物 殉葬制度 挖掘技术 邮票

    有之,明器之道也。」这项风俗习惯,直至今日在人死安葬中,仍有扎草人与纸糊器物为陪葬者。由此证明吾祖崇尙伦理,愼终追远 民德淳厚,遵从儒家道统之精神。殉葬制度究由何起?史记秦本记有载。黄帝孙女修生大业,封于秦赐嬴姓之后,传位二十世至武公,葬在雍地平阳,开始用活人殉葬,陪葬六十六人之多,这样当使生者寒心。一朝君主,生得群臣尽忠职守,蒙受宠爱和信任,临终还要同归于死,后人那个再愿去作忠臣。此例开创决不为久,但执掌权位的人,又都私心难免,生前有什么?死后有什么?以后

  • 文章中華民國開國典章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6期  作者:傅金泉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孙中山 民国 制度 国旗 国花

    一、國慶:國父 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自西元一八九五年(乙未)十二月十五日,第一次於廣州起義,因事機洩露而未果。到西元一九一一年(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殉國,先後失敗十次。而於西元一九一一年(辛亥)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成功,推翻滿淸,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民國元年九月二十七日,經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議決:定十月十日爲中華民國國慶日。國慶日亦稱雙十節,後一名稱,乃黨國元老吳稚暉先生所叫出。二、國號:中華民國的名稱,早在西元一九...

  • 文章錢從那裡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廖寶惠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货币历史 制度变迁

    上古之时,以有易无,无所谓货币也。及至渔猎时代,则以贝壳石刀为货币,耕种时代,则以农器为货币,嗣后交易日繁,渐感不便,人类智识,逐渐进化,发明金属,故以金属制为贝形刀形铲形,作为交易之媒介,是为贝壳石刀农器而进为金属货币时代,此即金属货币之滥觞也。殷周之世,又变其形式为空首、方足、尖足、圆足,其时封建制度,铸币之权,在于列国,诸侯各自为政,故所铸之币。其形式轻重,大小各有不同:有纪地者,如涅金、安阳、山阳等;有纪値者,如虞一金货、二金货、安邑一金货、二金

  • 文章防區時代之川軍政務系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0期  作者:廣聞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川军 政务 防区 制度 人事 部属

    四川在民国二十四年川政统一以前,各军据地自雄,军政兼管,在所谓「防区制度」下,形成不伦不类之政务系统。玆以民国二十二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之政务系统为例,以资说明。时二十一军军长为刘湘,防地广及川东南五六十县,且皆膏腴之地,其政务系统之庞大,有非其他川中各军所及者也。军部政务系统之最高组织为政务委员会,以军长刘湘兼任委员长,政务处长甘绩镛为副委员长,委员则为军部各处处长、秘书、参军、顾问等,由军长遴选派充之。政务委员会之下,惟政务处之权力较大,规模较宏

共166条记录 1/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