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耕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代中原役象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1期  作者:杜學知 出版时间:1972-11-25
    关键字: 中原 史料考证 农耕

    之名称之,因得为虞官之佐也。舜善驯扰猛兽故名虞,因称所居之地,所建之国,所取之氏,皆名虞矣。舜弟当为最初服象之人,故即以象名之。象驯服后,且可用之农作,于农业自引起莫大之影响,是故尧典有东作,南为之语;而五帝本纪亦言「尧乃赐舜絺衣典琴,为筑仓,予牛羊。瞽叟尙复欲杀之,使舜上涂,瞽叟从下纵火焚,舜乃以雨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仓与牛羊对擧,则农业生产,必可观也。书称象傲,则象是时必挟其服象之能,与兄舜相争衡,舜入犬麓不迷,则似主于狩猎,或兼畜牧,而役象农耕之瞽

  • 文章海外來鴻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洪恕博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海外来鸿 农耕队 甘国政要果园 甘比亚

    国人重视吧!每人把这本纪念册,视为珍品,全都保存起来,每当想队长时再拿出来看。这本纪念集与栗队长精神一样的不朽流传后世,在中非技术合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亦中非外交史上传记伟人也。栗队长在非伟大贡献,当为甘国人民万古楷模。侄蒙大人手示持敎,金石良言,铭诸心版,永不忘记。将尽全力,贡献一切,决本队长在甘服务热诚,坚守岗位,使甘国朝野对于我国情感,充分发扬光大,争取中甘邦交,更加密切,乃我农耕队最大目的。这一点敬请大人放心,简述亚布谷(ABuko)分队工作概况如下

  • 文章松江之农耕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7期  作者:黃恭石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松江 农耕田 以亩计租 缴租成色 分收田

    虽亦有比较多收少收者,此系极少数例外。四、贉田:农耕田可由农人租与他人耕种,耕种者出租金或租米与原种者,粮田所有人,不与干涉,盖贉出贉进,与收租无关,且两者必邻近或知之有素者。五、召田:召来耕种之农田,与耕种之租田——面,不相雷同,不过交出召价,租得耕种而已,其耕种权薄弱,不可在田上造屋或营墓,此点人所知甚少。六、分收田:由耕种者让给他人耕种,双方言定每年各分稻谷或棉豆若干,其耕种权更为薄弱,其每年仍由原耕者缴纳租金或租米。七、行头:农田之靠近河边者,必有

  • 文章中華文化之未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民族组成 历史渊源 农耕文化 满清时代 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上那些民族已融合,那些民族尙待加强。若鲜卑北魏、满洲的清,都可谓已融合;女眞的金,虽也同化,但不如清之到后来连退路都没有;若契丹的辽与蒙古的元,则只浅尝第一层次。这其中的关键,主要是在于人和文化两种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人的因素最重要。满清之融合,先是由于他有发展同中原民族一样的农业文化的地理环境,经过一个掳掠内地人为他们农耕的阶段后,该民族事实上已先习惯于农业生活,故当入主中原以后即能迅速与中原民族打成一片,同时,在她的老家东北,也因为内地人不断的前往定居

  • 文章中國十大名都自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世界文化 古代文化 穴野狩猎 部落农耕 城堡神祗 中国都城 城市建设 建设研究

    世界古文化之演进,大概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穴野狩猎文化,此一阶段的先民,穴居野处,茹毛飮血,或架木为巢而居,以猎捕野兽维持生活。第二阶段是部落农耕文化,此一阶段的先民,已能制作简单粗糙的农具,可以耕田种黍,作为食物,不需全赖狩猎解决生活问题。并为保护族类的安全,不得不聚族而居,凝成大小部落,以加强防卫的力量。第三阶段是城堡神祇文化,此一阶段的先民,由于攻防武器之进步,部落如无屏障之掩护,即不足保护其族类之安全。所以才设城池以御敌人之侵袭。易经坎卦彖传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