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业社会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最適合現代社會的新家庭制度——三代同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1期  作者:王蒲臣 出版时间:1985-11-10
    关键字: 家庭制度 三代同堂 农业社会 现代生活

    我国农业社会的家庭制度我国自虞舜以大孝治天下,迄已四千余年,历代帝王,无不大力提倡,是以我国孝道能深深的印入每人的心中历久不衰。过去我国在农业社会,都是大家庭制度,父母与子媳同住,三代、五代、九代、以至于十代以上的都有,让我在下面摘几段史实:五代同居的:⑴唐杜暹濮阳人,其家自高祖至暹,五世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孝,擢明经第,补婺州参军。⑵宋永嘉陈侃,以孝悌闻,自高祖至侃,已五世同居,门无间言,至道中,旌表其门。⑶宋醴陵丁隽兄弟十七人,义聚三百口,五世同居

  • 文章表示先民生活進步的周易繫辭下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周易系辞 先民生活 历史传说 农业社会 文字发明

    知道。先民既入农耕生活,生产出来的谷物,必需脱壳去皮,才能供人食用,以致发明杵臼(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似此,可以证明古代人类飮食的进步,渐走上吃有益人体健康的食物。人类进入农业社会,需利用土地种植作物,以解决食衣问题,但土地无法搬迁,则需有固定的住所。因此,开始建造房屋,安身栖息,并遮蔽风雨烈日(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以维持身体康强,才能继续工作。如此,无形中表明我先民居室进步,脱离不良的穴巢住所。人类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8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2-08-10
    关键字: 台湾地区 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 社会进化 衣食住行 帽筒 洋油灯

    三十三、古老的用具我们在台湾现代工业社会里的日常用具,大多电气化,如电冰箱、电风扇、电熨斗、果汁机、电锅炉、洗衣机等等,不胜枚擧,美观方便而适用。囘忆幼年时在扬州农业社会里,日常生活的用具,皆是手工艺制品,在当时倒也觉得非常需要而适用,经过半个多世纪来,这些古老的用具,想已大半淘汰,但在我的脑中,仍留些影子,我现在将这些影子描绘出来,给我同一辈的老鄕们作些思古之幽情,后一辈的可以了解社会进化的过程及人生的本性。㊀针线匾—现在的人从呱呱堕地一直到老死进入

  • 文章中國語文津梁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6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79-06-25
    关键字: 中国语文 语文教育 教育研究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社会转型 教育转型

    语文直接传递心声,文字间接表达情意,语言受时间之限,文字托空间以传;虽同为表达情意,而所采之方式则逈然有别,故硏究语文者有语言学、训诂学、声韵学、文字学等畛域分明,各有千秋。声韵学重在口耳,诘屈聱牙,古人视为畏途,文字学重形音义,演变复杂学者每感纷扰,自淸朴学大兴,甲骨文字出土,新资料出现,过去解字读音有牵强附会而成悬案者,多已焕然氷释矣。近人得博洽中外,融会贯通,参考诸书,汗牛充栋,有志硏究中国语文者,可谓俯拾皆是,惟吾社会,正値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之际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