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典籍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賢仲子考一文續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鄭恒萃  出版时间:1983-12-20
    关键字: 仲子 山东先贤 典籍摘录

    拜读本刋八卷三期(711220出版)先贤仲子之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兹依据有关典籍,摘录如后,极具参考价値。顺治二年 六十一代孙,仲于陛承袭。(字玉铉)康熙十一年 六十二代孙,仲秉贞承袭。(字含可)康熙四十二年 六十三代孙,仲承述承袭。(济宁直隶州续志——系由其弟宏源字显武袭职)雍正三年 六十四代孙,仲蕴锦承袭。(一说系由其弟蕴鐄、字䌹村袭职)乾隆二十四年 六十五代孙,仲耀淸早卒,生子振棕。六十六代孙,仲振棕未承袭。乾隆二十六年 六十五代孙,仲耀涵、字养愚

  • 文章人生有限而無限,歷史無情還有情。悼念曲學宗師王季思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4期  作者:胡雪岡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王季思 教学 曲艺 典籍

    ——王季思一九九四年春聨

  • 文章淸代山東科擧佳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鄭恆萃  出版时间:1983-12-20
    关键字: 清代科举 山东先贤 士林佳话 典籍辑录

    近来拜读山东文献,经常论及吾鲁前贤,参加淸代科擧盛事,例如:状元、榜眼、探花,父子、兄弟鼎甲,四世、三世翰林,祖孙、父子、兄弟翰林,累世科第不绝,诚属士林佳话,惟因近数年来,本刋作者追述科擧年代,与实际较有出入,兹就有关典籍,加以辑录,以供鄕先辈之参考。△山东之三鼎甲傅以渐 聊城 顺治丙戌,邓钟岳 东昌衞 康熙辛丑,孙毓溎 济宁 道光甲辰,孙如仅 济宁 咸丰癸丑,曹鸿勋 潍县 光緖丙子,王寿彭 潍县 光緖壬寅。右一甲状元六人黄孙懋 曲阜 乾隆丙辰,汪镛

  • 文章中國將組織海內外學者翻譯《五經》向世界推介中國文化核心價値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顧克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儒家文化 典籍 《五经》 翻译 国家汉办

    堪称「中国儒家文化原典」的《五经》,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国家汉办廿七日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二〇〇八年夏,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并在北京召开有关经文版本会议,开始广泛接触海内外经学界、训诂学界、考古学界、翻译界等领域众多学者,筹备成立

  • 文章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地方志的特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昌彼得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国立故宫博物馆 地方志 典籍特色

    國立故宮博物院現所典藏的地方志,論其來源,凡有三端:一爲卅八年初自南京移運來臺故宮原藏,包括方志館所貯、天祿琳琅善本、四庫全書寫本、以及收購自宜都楊氏觀海堂,共計各省方志一千七百〇一部;一爲七十二年國防部史政局移贈的一千一百部;一爲去年敎育部委託代爲保管的前國立北平圖書館的舊藏明代方志三百六十一部。合此三批,共逾三千一百部。其中酌有複本,但種數約在三千上下。據近年國立中央圖書館增訂出版的台灣公藏方志聯合目錄所著錄,約在三千八九百種,尙不及四千種。再據朱士...

  • 文章《古今圖書集成》紀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溫震東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古今图书集成》 保护典籍 个人回忆

    我在敵(日、僞)我交錯區山西汾城縣工作時,於一九四三年春初接南賈編村村政指導員馮泰山密報,有一夥不肖之徒從南高村富戶劉家盜賣古籍文獻《古今圖書集成》資敵(日),當即指示迅速截獲,勿使失落。南高村是汾城縣城東,汾河以西處於東西南北各相距七、八里即有日軍據點包圍的一個較高的地方。據說原只有劉姓一家,是清末民初殷實富戶,富可敵國。不僅在汾城屈指可數,即使在山西省也有佳話傳聞,比汾城趙康村的尉家尙富一籌。後因雇用他姓傭工、雜役,逐漸繁衍生息才有雜姓居住,不過均散...

  • 文章宋明四子明道書總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蕭天石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宋明四子 明道书 典籍序言 “道”

    一、原道前言夫道外無物,物外無道。道含陰陽,陰陽分而五行具,人物分而萬事殊。萬事殊途而同歸,萬理百慮而一致;以通其分則皆一,合其異則皆大同也。人生天地間,猶一微塵之在太虛,渺乎小矣。言其化也,化而無極,於焉而:一動念,則一微塵一天地;一無念;則一宇宙一太極。人爲萬物之靈,亦爲天地之心;以其同具一陰陽,而又各具一陰陽也。陰陽根於太極,而又胎於無極。故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家亦恒謂:「離了陰陽道不成」。程子本之,亦謂:「離陰陽則無道」。此道充塞宇宙,彌...

  • 文章秦火余生之典籍——《尚书通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尚书通义》 典籍文献 今古文之争

    華夏之裔,蘇州九夷先生,生有異稟,總角通經,博涉群書,早有神童之目,擅古文、駢、賦、詩、詞、曲、譜歌、書畫、篆刻,著作等身,學富五車,博江南才子雅望。壯年遠遊歐、美,旅次仍寸晷圖功,創新傳承,撰《尙書通義》巨構於海外,耗時累歲,詳爲訓詁,專以義理爲主。孔子刪書,僅朝代之分,無先後之說。迨周至漢,文字有科斗、契書、鳥跡(甲骨)、籀、篆、隸,以辨識之不同,遂出現異字;下迄漢、晉、唐,文字分隸、楷,取捨非一,遂又出現異字。早在東漢,乃有今、古文之爭。宋儒有疑古...

  • 文章談桐油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桐油 出口贸易 四川油 品种分类 典籍

    桐油为最普遍之夜间照明用油料,耐点,火又大,只用一根灯草便可。传说点桐油灯能辟邪,所以敬神忌用桐油点烛。有轻微毒性,误食大呕吐。能聚埃尘,有不舒服之臭味,即使油房,也别置一处,专用提子。桐油和石灰,用刀背锤打,使其溶合,为最佳之接触剂。鄕间石器断裂,陶器破裂,一律用桐油石灰黏合之,或以弥缝。凡水缸,磨盘,碓窝等,一经黏合,其牢固性,可比原来,经久不脱落。厨中陶器破裂最多,桐油石灰用途在鄕间最广泛。木船之合缝处,亦用桐油石灰。唐宋典籍,已有使用桐油于工业方面之

  • 文章载书播迁记(上)附 山东省立图书馆第一次运往曲阜金石典籍书画目录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屈萬里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图书馆 金石典籍书画 运送曲阜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倭人犯順,華北阽危。時予執役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王獻唐先生,命予選館藏圖書文物精品,準備播遷。比倭患益急,予偕工友李義貴,載書物初遷曲阜。未幾,復隨獻唐先生載書物入川。喘息旣定,曾爲文以記其事。稿藏篋中,忽忽近四十年矣。玆倩人抄錄一過,爲山東文獻補白,用志鴻爪。神州旣陷,焚書坑儒之禍,又見於今。不知此圖書文物,尙存天壤間否。且聞獻唐先生墓木已拱,北望齊烟,何勝唏噓!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識於臺北。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