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关中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仪祉先生与关中八惠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6期  作者:宋希尚  出版时间:1971-07-15
    关键字: 关中 李仪祉 灌漑工程

    民国十八年,陕西大旱,久久不雨,关中平原,赤地千里,人民死亡载道,为历史所罕见之浩刼。国内外同胞及国际慈善团体,鉴于灾情惨重,激于人道主义,纷纷解囊捐输。政府为求欸不虚掷,遂有以工代赈决策,而以就地兴办灌漑工程,解救陕西历来水旱之灾难,作一劳永逸之规划。于是在民国十九年李仪祉先生四十八岁时,任命其为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仍兼水利局,提出泾惠渠计划,以应当时工赈之要求,并得顺利开工。计自十九年冬开始,迄二十三年冬竣工,先后历时四载,是为关中八惠之首倡。由

  • 文章关中」「关西」等名辞的辨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学者论述 关中 关西 历史

    本刊自刊载「关西人」所著「金门忆旧」一文以后,不少读者对于关中、关西、关内等地理名辞,滋生疑义,用特将辞源辞海及中文大辞典…等有关记载摘录于下,藉以了解历史背景与区域范畴而树立比较明确之槪念。关中—(辞源):关中地名,即今陕西省。「关中记」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二关之间,谓之关中。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居四关之中,故曰关中,亦曰四塞。(辞海):今陕西之地,别号关中。「读史方舆纪要」陕西,秦孝公徙都之,谓之秦川,亦曰关中。(中文大辞典

  • 文章再谈关中八怪也不怪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樊珩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关中八怪” 风土人情 风土习俗

    海峡两岸撰文谈「关中八怪」者,屡屡皆是,其内容大同小异。所谓「关中八怪」,在本世纪初,乃至更远的时期内确实如此。由于生活在八百里秦川的劳苦群众,文化落后,生产水平低,只能过着一穷二白的生活,他们无经济能力来讲究衣、食、住、行等等。那种原始的、单调的、乃至愚昧的生活方式,司空见怪,不足稀奇。一句话,这同他们的经济基础是紧密相关的。我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多年来有幸走遍了三秦大地这块曾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的县区鄕村,耳濡目染,对生我养我的关中风土人情及其变化

  • 文章极其典雅,何有鄙俗——关中方言词管窥(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景爾强 景亞鸝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方言词 学者论述 关中地区

    有幸拙文《极其典雅,何有鄙俗—关中方言词管窥》能在《陕西文献》第八十八期上发表。嗣后获息,不少鄕亲阅后尙有鄕音亲切之感。为此,不揣冒昧,再撷取若干,以续前文,恳请不吝指正。腆,ㄊ一(忝),有遗忘义。这个义项一般字典里已不易见到。但在关中方言词里却常常会应用到它,唯讹读成ㄉ一(电)音。如说『久不见面,你的名字我腆住了』,『这个字,我一下腆住了,不认得』,等等。句中的『住』字是动词『腆』(忘)的补语,表示遗忘动作的持续。『腆』字的这个用法,在古代字书里却

  • 文章谈谈灵活多变的关中方言词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景亞鸝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关中方言 词语 学者论述

    秦中自古帝王州』,汉唐盛世的首都长安,八方辐凑,人文荟萃。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相应地有了充分的发展与应用,自亦是事理之常。流风远被,关中地区时至今日的方言词,不仅古朴典雅者多,灵活多变者亦复不少。今谨就其灵活多变谈谈千虑之一得,希望指正。瓦『ㄨ』,系建筑材料,名词。《正字通》:『瓦以覆屋蔽风雨』。但在关中方言词里可以读去声『ㄨ(娃)』,活用为动词,指在屋顶铺瓦的行动。如说『把肩瓦好了』。这种铺瓦的刀也叫『瓦刀』。这里瓦仍系动词作刀的定语。为了和作

  • 文章闲谈「关中八怪」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何子文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关中八怪 裤带面 秦腔 琉璃庙街 房屋结构

    笔者前曾撰写「关中八景」一文刊载陕西文献第四十七期;兹再闲谈「关中八怪」以博一粲。我们都是在关中土生土长的一群,但「八怪」则很少听人提及,如果仔细琢磨,乃司空见惯的具体事实,说怪并不为怪,由此也可以看出八百里秦川的风土人情眞实淳朴可爱之处。一、房屋偏著盖—鄕人为了居家安全防偸防盗,房屋外墙多笔直竖立,高不可攀,屋簷则多向内倾斜,与我们目前常见的双向流水不同。二、大饼可以当锅盖—言其厚大坚硬,眞可以当锅盖也。三、面条可以作裤带—家鄕的面条,名闻遐迩,可宽可

  • 文章試談劉邦對漢文化的貢獻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孫艷玲 劉恒心 杜朝斌 張道華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刘邦 汉文化 关中文化 楚文化 儒家文化 民族关系政策

    和四方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吸收、利用和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统一的文化体系称汉文化。在此之前的文化确不同于汉文化,也不叫「汉语」「汉字」「汉文化」,只以各地区名称命名而已,如楚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但作为汉文化发祥地的丰县及刘邦,确实对汉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刘邦对汉王朝的建立,是汉文化产生的先决条件刘邦对汉文化的突出贡献,莫大于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由此再铸了华夏大地的第二次大统一,并使这种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巩固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