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先祖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宗功祖德話根源 兼懷陪同高資政玉樹安溪拜祖經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高人達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安溪县 思念故乡 缅怀先祖 高氏源流

    之学海书院,自转为吾族宗祠后,已逾百年,故奉内政部核定为三级古蹟,每年春秋二季祭祀,族人四集,尊祖敬宗、慎终追远。先祖父选锋公为逊淸举人,在万华宗庙立有旗杆,为科举中式之标志。於乙未割台之役,投笔从戎,在台北领导义民,抗日入侵,迨日据台,复拒日人高官厚禄之诱,于光绪廿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四十二岁时,放弃在台产业,举家内渡,在厦门市绛帐授徒,大义凛然,为时人所敬佩。先父铭鸿公于民十一年,集股创设台北市自动车株式会社,并以其盈余创立中华总会馆,担任主席、另创

  • 文章知非室劄記(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眉山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晚清县政 先祖政绩 滇事本末 历史考究

    其五 晚清縣政叢談滿清入關後,得洪承疇等指點,文官制度,大致具備。除滿官另有一套外。漢人任官,其途徑不外科擧與捐納二途,前者經考試,歷秀才擧人進士三考,稱爲正途出身。後政府因財用不濟,沿古代納粟爲官之例,凡京官郎中(今之科長),外官道台以下,均可捐納若干銀兩,領得部照,晉京陛見後,卽可候令分發。以其品類龐雜,混有不識之無之輩,官場現形記小說中,卽有此輩許多笑話,至於由軍功或特案保擧者,以武職爲多,亦有轉任文職者,可認爲特例。科擧制度,始自唐代,迭經演變,...

  • 文章追念祖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葉聲岱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叶傅锋 追忆先祖 家族现状 往事夙文

    先祖考叶公传锋老先生,九岁失怙而孤。家徒四壁。幸赖先曾祖妣叶母吴儒人守节抚孤,画荻教子。先祖考受雇长工,每逢新正,裁制衣裳,先曾祖妣不做口袋,以绝先祖考贪念,亦避瓜田李下之嫌。孙男声岱,常思感动,泫然泪如泉涌。先祖考虽为劳工维生,仍不忘勤读诗书,发奋图强。后获清廷授予正九品文官登仕郎功名。嗣经商有成,亦不忘造福桑梓。如者:「一、办学校,以作育乡里英才。二、筑祠堂,以崇祀列祖列宗。三、建桥梁、以交通河津关口。四、舖道路,以方便行旅人车。五、兴义仓,以拯济青

  • 文章尋根溯源懷祖先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黃士清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江夏黄氏 伯益 江夏郡 黄氏先祖 黄种德堂

    族谱所载:其先祖世居光州固始,至晋,原厚板荡,南迁入闽,始祖黄元方仕晋,卜居侯官,闽之有黄姓自此始,至唐嗣圣时(西元六八四——七〇四年),有黄岸、黄崖兄弟,岸居莆田,崖则入泉州。台北县板桥鎭浦西黄氏族谱序,作者黄材登,宋咸淳进士,历官大理寺丞转内侍从,自谓为宗室逋臣,历其先世本燕人,避居陈。陈乱,迁于汴。又值金乱,迁居杭,遂为着姓。祥兴元年(西元一二七八年)陆秀夫、张世杰等奉帝昺即位于碙州,六月帝舟迁于新会之崖山,不期年,元人来袭,材登护赵氏后及其父天从,以四舟

  • 文章《蒋氏龙边原谱》及历代先祖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蔣禮琼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蒋氏龙边原谱》 蒋氏先祖 书谱流派 历史考证 修谱

    三聘不起」。[2]蒋诩曾孙四十七世祖蒋横随光武帝讨赤眉有功,封大将军,后遭司隶校尉羌路谗,被冤杀,待光武帝觉悟,灭羌路之族,横茔以王礼葬之,諡曰「显忠」。[3]遭此大变,蒋横的九个儿子均逃江南,第九子蒋澄封为函亭侯。第五十七世祖蒋昕封为零陵公,蒋昕长子蒋琬代诸葛亮为蜀相,魏灭蜀蒋琬及二子蒋斌蒋显均死于蜀难。蒋昕次子蒋瑜,「历雍梁二州刺史,以绩著名加督都徐、兖、青、幽、巴西,东普诸军事,封阳羨侯」。[4]北宋末蒋之奇公为阳羨侯支内第八十七世祖蒋宏谨公之曾孙

  • 文章三槐王氏支譜重修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王世煥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三槐王氏 迁徙历史 追念先祖

    窃以修纂族谱,旨在宏扬祖德,敦亲睦族,团结互助,砥砺志节,使后世子孙知其来之有自,明支系,别昭穆,绳其祖武,克振家声。史载(古今图书集成)我王氏先祖,族派甚多,至唐始定为三旺族:曰京兆、曰瑯琊、曰太原,然支派繁衍,各为互族,自可断言,吾支迁沭始祖、景华公,原籍世居金陵(南京)自明代中叶迁居沭邑东鄕大湖之滨(硕项湖),辛勤耕作,渐成康富,子孙蕃衍,蔚为着姓,清代雍乾之间,六塘河疏浚成功(嘉庆海州志载)湖水渐涸,良田渐增,我先祖乃向外拓展,至逊清末年,已聚居

  • 文章宗族考證 徐氏遷沭始祖榮公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徐錫山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宗族考证 沭阳徐氏 荣公先祖 徐达 历史考证

    不高。由「振聩发聋,兴顽立懦」之陈述,可推知荣公主政敎育绩效显著。由此,似可进一步推断:荣公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人家,饱读诗书,满腹经伦。荣公迁沭,至今近五百年,子孙已有十九世,遍布苏北七县,其中不乏经世之才。仅一部《民国沭阳县志》就记载了荣公后裔二十余人。为何记录荣公的文字只有寥寥数语?値重修谱牒之际,作为荣公后裔,不能不穷力探究。荣公先祖为谁?族中老人异口同声: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据推算,荣公约出身于一五〇三年前后,当系达公八世裔孙。请老人们说出根据,他们

  • 文章齊氏族譜蔡元培序曁附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齊惠吾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齐氏族谱蔡元培序 追思先祖附记 历史资料

    启发之吾虽未读是谱全书有以测其世系明而贤能著为不背于家谱之原则也光沂君者吾友也于润卿先生为兄弟行求为谱作序书数语以归之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蔡元培撰追思先祖附记齐惠吾据我齐氏族间长辈传述,十三世祖进贤公,为避荒乱,自晋省辗转东迁,至豫省内鄕之赤眉,见福山之阳,湍河之西,山川钟秀,民风淳朴,乃定居焉。其后耕读传家,子孙繁衍,贤能世出,为地方,为社会,贡献颇多,以故齐氏聚居之齐营,遐迩闻名,声播鄕里。族间设有齐氏宗祠新旧各一所,依古制分祀近亲及远祖,每年春秋二祭

  • 文章客家先祖「郎」名的由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客家先祖 “郎”名 族谱记载 风俗习惯 民族关系

    粤东客家各姓的族谱中,绝大部分姓氏的先祖都有「郎」名。如大埔百侯杨氏族谱记载,杨姓开基祖是「四十一郎」,其子二世为「大一郎」。又大埔萧姓族谱记载:「一世,淳,字季川,念三郎……二世,光酂,谥敦守,行六十一郎……」。欲说清客家先祖郎名的来历,须对先居住在赣南、闽西、粤东一带的畬、瑶族的历史作一简单介绍。畬、瑶族的祖先是原居住在湘西一带的蛮族,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东汉年间,朝廷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兵平定武陵蛮。武陵蛮战败后,该族的大部分成放射状向南方

  • 文章贛興韓氏的根源(祖先事功與思想)(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1期  作者:韓有楹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韩氏家族 历史根源 历史发展 先祖事功 家族思想

    興國 韓有楹黄帝子孫人類的根源,迄無定論,因此考古專家,人文學者,仍在不斷的發掘,不停的硏究、探索,來尋找人類的老根,以滿足人們窮本溯源、求眞求知的本性。我中華民族,號稱炎黃子孫,眞正一脈相傳有族譜記載是黃帝、炎帝嫡系子孫的爲數不多。韓氏家族之先本是姬姓。黃帝(姬軒轅)、生於軒轅之邱,今河南新鄭縣境,因名軒轅,長於姬水,故姓姬,亦稱公孫氏。發明指南針羅盤、文字、舟車、音律、醫學、算數、養蠶等亦都始於皇帝時期,並教人民耕種,以農立國;與神農(炎帝)之八世孫...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