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元代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元代蜀本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0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元代 蜀本 刻书 两宋

    岂浅识者之所能测哉。经板既成,为书其梗概于篇首。至元庚寅二月眞元节,资中羽士可轩牟冲道谨书。」(陆志卷六十六)余则由于两宋蜀本,刻印精美,足为后世典范,故常为元代所翻雕,此亦另一形式之蜀本,摘记数种如次:蜀本王学士春秋臣传三十卷(旧钞本)宋王当撰。此书晁氏读书志,陈氏书录俱作五十一卷,与宋志合。此本止三十卷,而一百三十有四人之数,与晁氏合。盖后人省并卷第以刻之者,是本额上有标注。卷首题直业省元曾基之,学谕省元印闻之同校正。当从元刋本传录。(瞿录卷十)增脩互

  • 文章温州盆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張懷宇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书法 陆游 盆景 元代 明代

    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盆景除文人雅士赏玩外,连帝王也着迷。宋徽宗赵佶酷爱盆景,曾派出专使朱劲到江南搜掠奇花珍石,名为『花石纲』,以致民间『一石一木稍堪玩者』皆被掠空。元代开始出现名为『些子景』的微型盆景,俗叫『掌上盆景』。刘銮《五石瓠.盆景》:『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当时有个高僧韫上人,制作的盆景取法自然,饶有画意,是个名手高匠。明清盆景盛极一时。康熙皇帝

  • 文章世界壁画艺术宝库——元代建筑永乐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周璦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元代建筑永乐宫 艺术价值 修建和迁建

    宏伟的三大殿在山西芮城北二公里旧魏国城内,有一座红墙绿瓦宫殿式的建筑,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元代修建的永乐宫。进入宫门,首先令人感到的是这座道教宫观与佛寺庙不同。宫裏一道围墙把主体建筑圈起来,两旁设有廊房和配殿等建筑。自南往北挨次走去是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雄伟门殿,被圈在一个方正而狭长的大院子里。三座主要宫殿:三清、纯阳、重阳都建在后半部高台上,宫殿规模宏伟,布局疏朗,庄严古朴,气象壮观。据说也有些附属建筑物,都在这院落外,现在由

  • 文章元大儒黃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天和 出版时间:1980-12-06
    关键字: 黄溍 元代大儒 义乌名人

    繼尼山之統緒,立聖學之宏規諺有:義烏出三公,不及永康老胡公,事以胡公直接嘉惠鄕里、所云有功於社稷而祀之宜也、惟一年四季上方岩拜胡公之衆,香火之盛、實非其他寺廟神佛可以同日而語。義烏出三公亦在宋朝以後之鄕賢而言、一是武公彪炳、雄視百代之宋宗忠簡公、一是繼尼山之統緖、立聖學之宏規之元黃文獻公、一是剛義忠烈、死於王事之明王文忠公禕、故與胡公則不能相提並論、而黃文獻公之講學、境界之高、在元朝無與倫比、明之宋濂、王禕卽是入門弟子、而方孝孺係再修弟子、可謂名家出高徒...

  • 文章洪洞明应王殿元代壁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黃道恕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明应王殿 元代壁画 风景名胜 文物价值

    明应王殿,位于山西省洪洞县霍山南麓,为霍山龙泉的水神庙。其上,有建于唐代的名刹广胜寺,因此明应王殿又称广胜寺下寺。据现在元代碑文记载,水神名为「大郎」,俗称「明应王」。「每岁季春中旬八日谓神降日,萧鼓香褚骈阗,来享者其众」。元代人物风情,活灵活现此殿始建于唐代,元大德七年(公元一三〇三年)八月初六夜平阳大地震时,殿毁于一旦。延佑六年(公元一三一九年)重修明应王殿落成。距今已有六百七十三年的历史。这座殿堂的墙壁上,绘有两幅壁画。一幅是祈雨图;一幅是大行散乐

  • 文章山西鹽業史(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6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盐业发展史 隋唐时期盐业 五代时期盐业 宋代盐业 元代盐业

    贯,增加一七九、八四五贯。元代之山西盐业元起漠北,政事简易,初无所谓盐法,元太宗(一二二九至一二四一年)略取金地,始先后于大都、河间、辽阳等区循用金制,设官微税。世祖忽必烈减南宋后,场区益广,乃通盘筹划,就宋金旧法加以损益改进。在场产方面,则注重管理河北至广东之海盐,河东之池盐以及四川之井盐。共设大都,河间、辽阳、山东、河东、四州、两淮、两浙、福建、广东、广海等十一区盐司。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将大都并于河间,共存十区。河东盐区共有四场,曰常满、盐北

  • 文章江西書院在中國書院史上的地位略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书院史溯源 私学形式 儒学大师 唐代书院 宋代书院 元代建设 明代兴衰 清代辉煌 教学特点与学风 东林书院

    以景星名书院,是当时的考虑,抑或后世为怀念李勃而命名,无从查考。但景星书院一直维持到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年)黄泽曾任景星书院院长,地址在江西九府治东,系唐李勃所建。④《义门书院》江西九江德安县,「唐义门陈衮即居士建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悉令就学。」⑤短短的26个字就概括了该书院在唐代已经开创了私人聚书授徒的讲学教育,比「皇寮书院」更进一步的书院教育机构形成了。为中国书院教育揭开了序幕。《梧桐书院》江西奉新县「唐罗靖、罗简讲学之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