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傅山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傅山陈右玄与大宁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侯文正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傅山 陈谧 大宁堂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傅山,不但博涉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而且兼工诗文、书画、金石,是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和文化界一位超凡脱俗、博学多才的大学者,被梁启超推崇为「清初六大师」之一。令人钦佩的是他又有深厚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医术,医病活人「贵贱一视之」,医学著作《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傅青主男科》流行颇广,是有清一代的名医,被后世推崇为「仙医」、「神医」、「医怪」。一九八一年版《辞海》百科本《医药卫生分册》所收中国古代医学人物,自传说中五千年前的岐伯起,至清代

  • 文章傅山教孙的格言和杂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王煜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傅山 家训 格言

    了。愈年青愈需游戏。德国诗哲席勒视审美为游戏,游戏规则的优劣正邪是另一回事。⑦默:只要谨言。至于讦直恶口,排毁阴隐,不止自己不许犯之;即闻人言,掩耳急走。(傅山反对诽谤,即违理的人身攻击。然而应当心仪范仲淹^灵乌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该谔谔疾呼时耻作缩头乌龟。)⑧谦:一切有而不居,与骄傲反。吾说《易·谦》有之。(《易》《老》《庄》“三玄”比宋明礼学更重谦德。)⑨重:即(孔子)“君子不重则不威”之重。气岸崚嶒,不恶而严。(儒道两家同倡君子不怒而威,如

  • 文章寻访无极县傅山题石匾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溫涵清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傅山题石匾 寻访游记 傅山书法

    阳历三月,吾侄茂林从太原来到石家庄,听我过去与他透露过河北无极县珍藏傅山题石匾。因侄酷爱书法,非为一睹这块石匾的神韵不可,便约我同去。石家庄——无极的长途汽车,朝东北方向行驶八十余公里,进汤县城,在十字路口下了车。这是一座普通的县城,偶尔还能从街市上见到昔日晋商在此开设店舖旧址的痕迹。因欲见傅山石匾心切,便向路边一老者打听石匾现存何处。老者听说我俩是专程从山西来欣赏傅山石匾,便顺手写了一纸条,我俩谢了老者,拐弯找到另一条叫东中舖的街道,便找到了王宏兴

  • 文章傅青主高風亮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傅山 生平志节 学识特长 医术成就

    傅山先生书法冠一时,士林推重,而其以布衣抗拒不仕,高标劲节,永垂靑史。先生高才卓识,诗、文、书、画、金石、医术,无不精绝,特立独行,名重千古。贾景德先生(前国府考试院院长)咏傅公祠诗,「文章气节争千古,忠孝神仙本一途」,兹志厓略,用供景仰。傅山先生的生平与志节先生原名鼎臣,后改名「山」,别号「公他」、「朱衣道人」,又号「靑主」,意在「为愿靑山作主人」,生于明神宗三十五年(西元一六〇七年)。父离垢先生博学能文,生子三,次即先生,据傅母贞髦君孕十二月梦老比丘

  • 文章傅山医学逸事三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失德祿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傅山 医学逸事 人生经历

    傅山(一六〇七—一六八四),字青主,号眞山,山西阳曲(今太原北郊)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尙,是清初"六大名医"之一,且才思敏捷,文笔流畅,诗词楹联均有佳作传世。一、傅山与大宁堂"大宁堂"药铺是太原一家老字号,往昔"大宁堂"的名声远扬,这与傅山不无关系。相传"大宁堂"的创始人陈又玄与傅山志同道合,过从甚密,傅山曾为"大宁堂"亲画一幅"七巧图",悬挂在药铺店堂的正中。"七巧图」"就是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日,妇女们在这一天晩上要穿针乞巧。"七巧

  • 文章山西名贤——傅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張其祥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傅山 生平年略 名号介绍

    壹:傅山年略明神宗万历三十五(一六〇七)年生。一岁。明熹宗天启二(一六二二)年,十五岁,参加童子试,录取为博士弟子员。明熹宗七(一六二七)年,二十岁,参加廪食之试,成为廪生。明思宗崇祯四(一六三一)年,二十七岁,妻张氏卒,誓不再娶。明思宗崇祯八(一六三五)年,三十一岁,入山西提学佥事袁继咸修复之三立祠书院,并为袁氏冤案平反。清世祖顺治三(一六四六)年,三十九岁,明亡,傅山出家为道士。清世祖顺治五(一六四八)年,四十一岁,傅山密潜入京,收袁继咸遗稿。清世祖

  • 文章中阳县柏林古刹和傅山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張正龍 劉茂生 施國祥 宋曉明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中阳县柏林古刹 傅山先生 民间传说 风景名胜

    从中阳县城沿三〇七国道东行五公里,即到达「中阳八景」之一,名曰「林泉昏雾」的柏洼山。从山脚仰望,但见峰峦峭拔,松柏叠翠,有各色山花点缀其间,宛若一团锦绣,与山下柏洼坪村的农舍炊烟,优美壮观。到了数九隆冬,柏洼山仍然是一片墨绿。如果是雪后天霁,在十轮红日照耀下,绿白相映成辉,尤为壮观。此一片柏林连绵数万亩,也是柏籽山羊的养殖基地。明末清初的政治家、医学家、书法家、诗人傅山先生的诗作中曾有「前洼多茂柏,后洼复松林」之句即为柏洼山的写眞。从山下顺山间小路逶迤

  • 文章傅青主高風亮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江宗禮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傅山 生平简介 传说事略 高尚人格

    潜心研究儒道佛 人格才华受推崇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权相,把持朝政,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全国恶吏横行鱼肉百姓,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种情形看在一位青年傅山的眼里,使他产生一种气愤不平的心理,因此对于求取功名做官的路子,感到厌恶和不屑;于是他下定决心,放弃科举,不求仕进,要把全副精力,放在硏究学问上。傅山的此一决定,在别人看起来,都认为他是自弃大好前程,实在太惋惜了!因为他具有得天独厚的天赋,很可能一举成名,平步青云,踏上荣华富贵的人生;而他竟

  • 文章晉籍道敎名道士小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郭瑞雲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道教 吕仙 相关记载 傅山 人物言论

    去和现在均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他是中华文化的根,他是传统学术的总汇。国内外一切思想家硏究中华文化的人,必须眞正洞晓道教文化的奥秘,始克竟其全功,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笔者既承担热心硏究道教之名,就不能不突破前人硏究结论开拓些新的硏究领域,严谨的精选数位道名士的小传,作出了开创性的硏究,用正确的观点提出新结论,以飨前辈,如傅山是道非僧,反正共识者是。唐代——吕仙吕仙,姓吕名巖,字洞宾,号纯阳,生于唐眞元十四年(西元七九八年)四月十四日己时,唐时浦

  • 文章傅山父子携书旅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李梅山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傅山 父子旅游 研读诗书 相关作品

    清朝初期,山西阳曲有一对颇有点名声的父子诗人—傅山和傅眉。父亲傅山博学多才,且心地善良,他除了诗、书、画都精绝之外,还深通医学,替穷苦百姓治病,从不取分文。傅家父子之所以能书善诗,跟他们熟读古今书籍是分不开的。有趣的是,他俩不论做什么,书总是分秒不离身的。傅山和傅眉作为诗人,常游历名山大川。每当此时,儿子总是推著一辆车子,车上装满了书籍。晩上在旅店里歇脚,他俩总打开经、史、骚、选等书,在油灯下细心硏读。傅眉每有不解处,父亲总是把手指点。傅眉在父亲的敎诲下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