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身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廿字的修身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中国人 二十字 修身 方法

    一、忠。中乃中心,不倚不偏,不奸不诈,中心在焉。待人接物,忠实为先,尽忠之道,尽责是焉。二、恕。恕乃如心,恕己恕人,人心如我,我心如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恕为心,待物待人。三、廉。廉乃纯洁,不被污染,清高品格,洁身自持;不贪名利,不取非义,立身处世,廉洁为宜。四、明。明乃日月,气正神清,不染四毒,人心自明;酒色财气,一切澄清,心如日月,正大光明。五、德。德乃人本,亦道之根,至德修道,立德修身;地德成物,天德好生,人德合天,精神永生。六、正。正乃止一

  • 文章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談「慎獨」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4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孟子 养性修身 孔子 《大学》 《中庸》

    完整的「理」。孟子揭示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知道从这四种善端扩大充实,「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就如同火一开始燃烧,自然愈烧愈旺;如同泉水开始流出,自然不停地畅流。能从这四种善端确实扩大充实,足以保全天下;不能扩大充实的人,连事奉父母的能力也不够。这四端都是人的良知良能,孔、孟引导人养性修身,就是引导人要从这不待思虑,自然而然而且持续不断的良知良能,去体会、去修学、去发挥、去扩充,是眞正无为而无不为的修道法门。一、临深履薄的「战战兢兢

  • 文章胡漢民先生的敎育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胡汉民 教育思想 校训 戒律 学生修身学

    了执信中学以纪念「革命中的圣人」朱执信先生;担任广州市民大学特别讲座,亲授「社会主义伦理学」。当着他任敎梧州中学时除了为学生讲民族革命之外,敎些什么课目呢?在他自传内说,他担任的功课,叫做「修身学」,就是我们平常所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他为此编了一本敎材,叫做「学生修身学」。说明敎学目标「主实行」、「重道德」,并启发学生的国家民族思想。全部计分十一章,都是敎学生如何修身的。主要内容,有如下述:胡先生的「学生修身学」可以说有两大作用:一个「正其

  • 文章論「八然」保福的眞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陳寬强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八然” 保福 修身养性 人生智慧

    府作客者,无不为此十六字警语,憬然动容。当时不及向身华兄查询其出处。嗣后偶然获悉,明代大儒崔后渠已用六「然」字为喩作警语曰:「自处毅然,处人霭然,无事澄然,有事崭然,得意冷然,失意泰然。」此与「格言联璧」十九页所刊者相较大同小异,仅其中文字略有不同者为「自处超然」「有事斩然」两句。因此警语,文字简约而意义深远,涵咏再三,体会颇多。乃将此「六然」增改而成左列「八然」,并将之题赠致理师生以共勉之。「立志岿然、修身俨然、治学欣然、待人霭然、临事懔然、得意淡然

  • 文章論儒家學説中的人本思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9期  作者:陳湧濤 出版时间:1983-01-30
    关键字: 儒家学说 人本思想 修身养性

    新加坡茶陽會館、茶陽勵志社,為闡揚儒家學説精華,舉辦徵文比赛,本篇經選為佳作奬,並於七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當地請由新加坡環境發展部政務次長曹煜英先生主持頌奬。陳君係吾邑高陂桃源人。早年畢業埔中,並先後在各軍事院校畢業深造,於五十四年上校軍階退役後,再任冬山國中敎導、訓導主任多年,學不厭、敎不倦、懦立頑廉、望重泰山。陳君亦係劉校長禹輪先生之得意門生。——編者

  • 文章老來找伴——詩書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楊明煊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年老脑衰 修身养性 读书伴老

    也就是说,老年人要读的是修身养性的书,修养不是用记忆,而是要用心灵吸收,将书中的精髓转化为生命,使生活随读书而成长。诗书所载,都是天地之精、万物之情、人类的本性、历史的变迁、四时的运转、科学的奥秘、文化的精髓,每天有规律的阅读,必能怡我情、养我性、益我寿,去掉尘思杂念,进入超凡脱俗的境地,变成一个风骨超凡的老人,珍惜时光、敞开心胸、净化心灵,悠游于浩瀚的文化领域,汲取古今圣贤的智慧,去私欲、求永恒、光大生命,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 文章我國傳統的哲學思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凌承緖 出版时间:1973-10-02
    关键字: 哲学思想 修身治国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穷理求成之程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最有系统之政治哲学。唯仁为德本,故明德必基于仁义,所以文王发政重在施仁,孟子对梁惠王曰「惟有仁义而已矣。」孔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

  • 文章重印修身约言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曾約農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胡元倓 修身约言》 著作序言 人物略述

    作者附註:按家從堂姑母伯璋先生曾剏辦私立淑愼女學於長沙,事在明德以前,惟因當時風氣未開,師資缺乏而停辦。附記於此,以存史實。作者曾約農先生,湖南湘鄕人。明德學生,英國倫敦大學畢業。曾任明德敎員、校董、湖大、臺大敎授、東海大學校長。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 文章讀先賢蔡孑民公家書有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陸昭文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蔡元培 修身立人 孑民书稿 经世致用

    在整理書籍中,忽然翻出講義夾中有一小塊剪貼的文章,其中用紅鋼筆圈了又點,點了又圈,原來是二十年前深藏,蔡孑公所寫之家書,因好奇心之驅使,一再看了又讀、讀了又看,頗覺凡爲人子女者,都有一讀之必要,故抄錄如下,以饗讀者:『次男知悉:夏均婿由縣還報,知汝考取縣立高級小學學堂,兩堂均考第一,汝母及叔嬸等皆喜慰,世俗之見,皆以學校繼科擧後,從此途出,不愁無進身之階,不知昔人慰兒下第詩云:「當年蓬矢桑弧意,豈爲功名始讀書」。若爲干祿射策之具,失其眞意矣:縱云:讀書將...

  • 文章一,從孔孟的命運説,談到人的取向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張漑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孔孟“命运说” 人之取向 修身明德 为生民立命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他被匡人围困的时候,说:「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又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孟子直承孔子之道,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巖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又说:「寿夭不贰(作疑解),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圣贤之所以安身立命,不怨不尤不惧的精神,于此可见。而荀子、墨子、王充均有非命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