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水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修水宁红大桥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朱嘯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修水县 宁红大桥 筹建始末 家乡建设

    修水 朱啸世纪之交,千年更替,时代浩荡,史载新篇,改革促经济振兴,发展赖基础坚牢,邑人尽知,县城偏僻,商旅往来,系于公路,鄕村路网初具,县城格局日新,城北纷华,高楼鳞次,一桥连岸,人车拥挤,城南地利,开发方兴,加速扩展,其势必然。规划所依,理应造建新桥,县委县府,决然全力以赴,方略既定,立付实施,地选刘埠,扼一河西岸要津;构建恢宏,起修江第一长虹,桥宽双向四车道,主跨五百四十米,冠名宁红,取百年宁红饮誉天下之意,精心策划,需筹措款项五千九百万元,各级

  • 文章江西五大河流之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楊衍畦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江西省 河流源头 五大河流 赣江 修水

    地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作出肯定,赣江之源在瑞金绵江;江西母亲河—赣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源头为石泉,位处瑞金巿,源河为石寮河,发源地为赣源山峰(初称石寮峰)。此论经省水文局、省测绘局等单位专家们经过一年多的实地勘测、资料分析和科学论证,幷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航空摄像资料、辨图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最后尘埃落定。修水之源—:赣西北的修水上游发源地,査明渣津水为源河,源头在修水县境内的幕阜山脉西段,黄龙山,修水县水利部门早已作了定论,复经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安阳教授考察证实

  • 文章武寧縣沿革與山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嶺南梁鳴岡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武宁县 历史沿革 山川地貌 修水 地方志

    武宁县知县候补同知一、沿革惟武之区,隶吴之曲,荒荒艾侯,奠兹南服,川媚以珠,山辉以玉,既启灵封,遂为乐国。朝代云遥,罔留简牍,爰逮汉书,舆地始录,世理厥绪,网如列烛,柳峯蔚蓝,修水净绿,为草为因,时劙时属。分部纪疆,古今在目。作沿革表。淸因之,领九鄕,编户三坊五十一里。按武宁县昉于唐,而茅土之分则始于艾。艾虞夏间无明文,不可考。商穆鼎有艾侯,罗长源,路史谓艾县,隋入建昌,艾城在武宁,长源淹博精核,所称引当不诬。汉有海昏,侯国。海昏与艾相错,武宁分自海昏

  • 文章對編修家譜的幾點淺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朱協棠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修水县谱研小组 文化传统 四点建议 家谱作用 姓氏调查

    遵照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目录》通知,和1988年7月首届家谱研究会精神,经江西省谱研会1996年11月15日批准,同意成立修水县谱研小组,12月在民政局熊金旺局长主持下召开第一次会议,到会有熊、曾、冷、朱等8姓,选举熊金旺同志为组长,曾丕模同志为副组长,朱协棠同志聘为顾问。到2010年止,谱研小组已发展30多个姓氏。一、国有史,地有志,族有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及表现形式之一。孙中山先生曰:「由家庭合成宗族,由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