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家谱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续修虞溪吴氏家谱幷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吳松青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续修家谱 虞溪吴氏 家族渊源

    辑「吴氏族谱稿」一册,承蒙鄕先辈丁似庵(治磐)、王公璵二先生,及河北籍延环宗长为之序,曾于一九七五年印赠海外宗亲团体及图书馆;囿于僻处海峤,致未能与老谱相互印证,深引以为憾也。一九八四年冬,鸿徽参加「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第五次大会」于菲律宾马尼拉市,欣逢海峡两岸实行开放政策,乃与旅居上海之鸿图(别号林生),取得联系,续修家谱又旧事重提,期以完成先人之遗志,并为海外出生之后辈,寻根认亲之左券;鸿图遂耑返故里,就商于诵清,适値诵清尙有琴堂(增桐)公嘱其保管之老谱

  • 文章張可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日渐西化有感 古稀感怀 编修家谱 学者观点

    ●日渐西化有感西风激浪湿红旗,华夏安危未可知。杜渐防微关国运,从来蚁穴溃长堤。●报载某贪官欲做农民为求奢欲入牢笼,死到临期始悟生。欲做农民岂可得,苍天不佑此贪人。●古稀感怀经风沐雨自从容,晚景清新好唱吟。冷对尘喧寻雅趣,痴从书卷觅知音。每嗟商海廉风少,谨守心扉向日明。四季如川流逝水,常青不老故园情。●编修家谱有感三更停笔仍无眠,祖辈依稀到眼前。叮嘱家家眞善美,殷期代代礼恭贤。勤劳俭朴千年永,爱国尊亲百世绵。莫让邪风侵肌骨,人生万事德为先。

  • 文章三槐堂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王景明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三槐堂 王氏族谱 重修家谱 山西洪洞 王氏家族

    海峡两岸都在勤修家谱,兴建祠堂,目的在发扬一份孝思,惕励后代子孙勿忘根本,追宗溯祖就是一个「本」字。三、三槐堂「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家在晋朝就是飞黄腾达的了。王氏家族,还拥有一个响亮的堂号「三槐堂」。典故出于宋史,宋朝初年,出任尙书兵部侍郎的大名人王佑,在自庭院言种了三棵槐树,期勉后世子孙能出人头地,三槐代表三个公卿大夫,后来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在宋眞宗时代拜相,于是大家相传,王氏家祖上有德,庇护后代子孙,因而

  • 文章重建汪氏宗·尋求族人支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汪氏宗親聯誼會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汪氏家族 赐姓渊源 历史人物追溯 重建宗祠 续修家谱 筹集资金 寻求族人帮助

    汪氏得姓一世祖爲魯成公次子號穎川侯,因汪公出生時手握紋成汪字,故被贈爲汪姓,號「握紋堂」。族人遍布江蘇、山東、河南、安徽、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雲南等地。歙洲汪氏四十四世祖汪世華,唐初曾任六州督都,有功於王室,曾被李淵封爲越國公,李世民東征時封爲九宮留守王。唐後歷代王朝對其業績,均有所追賜,又先後五次被封爲越國公或汪公神,神祠遍及全國。明初七十三世祖景中公戌徐州任武節將軍驍騎尉,因厭倦城市之囂,安居汪窪,衍至公元一六四六年(淸順治三年)於汪窪曾建...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