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洞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佛洞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7期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佛洞 凌空石窟 大像山 甘谷观音

    多災多難的土地上神鬼總是多於人,於是鎮妖的、勸善的、司雨的三聖八仙諸路神明紛紛而至,各選寶地、一團和氣地分享人間供奉懷著依依難捨的心情,我們離開了渭河之源,順著舖滿了春光的渭河峽谷繼續東行。過了隴西,公路離開河道,翻上了黃土大山,又穿過密布泥石流的亂石峽,來到了武山縣境,重歸渭河岸。渭河明顯的開闊了。北岸依然是莽莽的黃土丘陵,南岸寬廣的灘地上種滿了瓜果蔬菜。渭河谷地的南沿,出現了光禿禿的沙石山。靑灰色的沙石崗陡峭渾厚,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經過山雨千...

  • 文章乡宁千佛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盧冬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千佛洞 民间传说 风景介绍

    佛洞俗称洞儿庙。位于昌宁鎭营里村东头的红沙山脚下,与洞前的能仁寺浑然一体,成为寺后佛堂。它集雕塑、彩绘和书法艺术与一身,造像精美,雕刻传神,彩绘华丽,浓缩了佛教发展的历史,石窟艺术的精华。一九五二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项目,是《中国名胜辞典》辑录的鄕宁唯一的名胜古蹟。翻开《中国名胜辞典》一九一页对千佛洞有这样的介绍:「按其造像风格,应是隋唐时期的作品。」「洞前寺宇两进院落,应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关于千佛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千佛洞一带曾经水肥草美,有一个放羊

  • 文章敦煌千佛洞——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9期  作者:陳國寧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敦煌考古 千佛洞 建窟与编号 壁画内容 藻井图案

    千佛重扬于世与石室之发现在中国的西北——甘肃省敦煌县境内,有一座与夕辉相映,金光闪烁的三危山,山中有数百个洞窟,它积藏了历代无以数计的佛教美术,中国千余年来的文化遗产,完美地蕴藏那里。多少年代以来,除了少数东西过往的旅客及当地居民知道之外,恐怕少为外人知悉。直到西元一八九七年,西方的考古学者匈牙利地理学会会长洛克济(Professor de Lo'czy)远征到了敦煌,在那儿他非常震惊的发现了这个未见史籍记载的千佛洞,数百个洞窟之中除了四壁上下绘满

  • 文章教煌藝術的精華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0期  作者:劉亮 出版时间:1978-06-01
    关键字: 敦煌艺术 千佛洞 史料记载

    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指此处。往西一百八十里则为古今最为著名的「玉门关」。所以,在汉唐时代,大汉声威,远扬漠外,敦煌实是西陲的重要前进据点。在敦煌东南二十里的「千佛洞」,有着辉映中国古代艺术宝藏的敦煌石窟,沿着鸣沙山的石壁开凿而成,又称为「莫高窟」。在这里面蕴藏着我国古代最珍贵的文化,是一座擧世无双的——艺术宝宫。敦煌从古至今,皆是国防重地。汉书传云:「西域三十六国,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一〇二年),派将军李广利率三万大军远征大宛(今俄属

  • 文章麥積山下的古城——天水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麦积山 天水镇 石窟石塑 艺术价值 麦积山佛洞

    各式各样身着华服的瘦躯是其特色。麦积山石窟,北周北齐与隋的作品也不少,这可能与北朝皇室、秦州刺史对佛敎的信仰虔诚有关。东方崖的湼槃窟、七上佛阁、千佛廊、牛儿堂、七中佛阁,西方崖的万佛洞、天堂洞都是此期的作品,其中以万佛洞的规模最大,造形宏大、气势雄伟是此期的特点。在东方崖,除了石塑佛像外,还有许多有关佛敎史的壁画与佛雕图,都极为出色,此外有关佛敎名山的壁塑也不少。在麦积山石窟中,以七佛阁最为宏伟。在离地面五十公尺的东崖壁上,凿成七间中国式的八大柱崖阁,在佛龛与

  • 文章敦煌與敦煌學——中國文化史上交光互映的瑰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作者:蘇瑩輝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敦煌学 中国文化史 史料考证 敦煌石室 千佛洞

    敦煌卷轴和文物遗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从南北朝至赵宋这段时期的科技史和绘画史,是有一定意义的。在这里,我祗能就各科的内涵,作举例式的介绍一些重要项目而已。「敦煌石室」和「敦煌千佛洞」「敦煌千佛洞」和「敦煌石室」这两个名词,看上去好像是一而二,二而一,并没有多大的分别。在没有到过敦煌千佛洞的人们,总以为这些「洞」、「室」同在敦煌,而且也都曾发现过古代的绘画和写经,所以在他们心目中,并不认为「敦煌石室」与「敦煌千佛洞」是截然两途。正因如此,不但是外省人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