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闻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玉清宫道观传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王廣健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玉清宫道观 传闻 乡野趣闻

    濰縣城北二里,有玉淸宮道觀一座,相傳建於東晉昇平年間,歷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淸,於今已千六百餘年。佔地數十畝,巍峨壯觀,中有龍柏三百餘株,高聳雲霄,森鬱參天,已不計年代。早年有道士百餘,香火鼎盛,廟產良田百餘畝,實收佃租,道人生活不假外援,且極富饒云。據說民國初年,有一住持,名萬一得者,道行高深,享遐齡,後羽化成仙而去。其肉身不腐,建靈骨塔於廟前,塔上鐫有「羽化登仙」四字。萬某死後年餘,遠在數百里處之博山縣,仍有人見到他;並在博山定製黑碗(飯碗)...

  • 文章松門人談松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葉成鄉長 陳載道鄉長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传闻疑惑 松门名胜 据闻释惑 思念故乡

    编辑先生大鉴:恭读浙江月刊,深感富有文理史地的读物。尤其对我浙籍的下一代。更富有溯祖敎育之效」。本人恭读十六期「浙刊」后,其中陈载道先生报导「鄕土风物」「浙南门户话松门」更为杰作,读之历历如生。如身置其境。对「事」「物」描述生动深刻,凡我松门人氏读之特有风味。相信陈载道先生一定是位满腹经纶,悉古究今史哲理家。我原是松门人,自幼离家,对「鄕土风物」见识浅鲜,读陈先生的杰作,更使我连想起幼年时对松门「史」「物」传闻疑惑不定。谨请指正,陈沥于下:一、三月廿八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諺(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东北谚语 风土人情 传闻轶事 历史故事

    混不開的遼河套,打不破的柳條邊。 崔志遠述。遼河兩岸,河灘廣大,多樹木。土匪出沒無常,其江湖規律極嚴;沿河居民很富,多有槍枝自衞,土匪在此混不開。舊日東北軍閥,多出身於此。柳條邊,如前述。塡不滿的大連,拉不完的東邊。 同右。大連,爲全國第三商埠,東北物產,多自此出口。瀋陽以東,爲米糧、大豆產區;又大連的貨物,多係從其東邊源源車運而來。漠河深,出黃金,長白長,棒捶王。 同右。漠河,我國最北的一個縣份。北瀕黑龍江,隔江卽俄境。本爲荒區,後以其地產金,設廠開採,...

  • 文章浙省文獻史蹟述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浙江古迹 历史故事 文献记载 传闻逸事

    浙省史蹟首推禹陵,太史公曰:『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封於會稽,以奉禹之祀,今紹興卽越國故城。勾踐爲吳所敗,臥薪嘗膽,使范蠡文種治國政,卒雪會稽之恥。鄞縣東錢湖有陶公山,世傳陶朱公(范蠡)嘗隱於此,有釣磯在焉。董沛詩云:『絕代紅顏究一舸,起家赤手致千金』。今諸曁城南二里,浦陽江畔,有坊曰古苧蘿村,相傳爲西施故里云。秦始皇統一中國,嘗游會稽,渡浙江,浙江之名始著,嚴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也,少有高...

  • 文章劉師培失足恨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林斌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刘师培 参加革命 惧内传闻 出卖革命党人 北大教学 归附袁世凯 生前遗著

    石榴裙下鋌而走險劉師培名少甫,字申叔,江蘇儀徵人。他的曾祖劉文淇字孟瞻,和寶應劉寶楠,是同時並稱「淮東二劉」的有名學者,孟瞻受學於凌曙,治「左氏春秋」凡四十年,撰有春秋左傳舊註疏證,未終篇就死了。子毓崧,字伯山,頗傳父業,却又不幸短命。伯山有兩子,大的叫壽曾,字恭甫,號子安,早通許鄭之學,承繼先志,編至魯襄公四年又死去了;次子貴曾字良甫,也是賅博敏學,可惜不壽!兄弟兩人各遺一子,恭甫的兒子師蒼,字張侯;良甫遺孤,便是本文所記的劉師培。劉氏父子兄弟都以經術...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