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教士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近代蓬萊中西文化交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宋玉娥 王茂盛 出版时间:1996-03-20
    关键字: 近代 蓬莱 西方传教士 教会学校

    千万计,至一九八〇年已达四亿五千万美元,影响之大,由此可见。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淸教授说:「硏究在华传教士,是了解中美关系的主要钥匙」[2]。海外学术界层层不断地推出这一专题的新成果。如果我们在蓬莱地区,这些典型性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作深入的探索与硏究,对今天将有其现实的意义。[1] 《文会馆志》[2] 费正淸《教务杂志索引—亚洲基督教差会》指南(一八六七—一九四一)

  • 文章信義會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信义会 史略 传教士 统计资料

    译者按:这篇小史料同前译山东基督教新教教会史料一样,译自法思远主编、上海广学会一九一二年出版的《山东——中国的一个神圣省》,作者和士谦(Carl Johannes Voskamp),写于一九一〇年。和士谦原为德国基督教信义堂(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派来中国的传教士,一八八三年来华,初在广东客家地区传教,一八九八年德国强租胶州后转至靑岛,组建信义会(Berlin Mission)。一九二九年,因德国经济困难,靑岛德国信义会解体

  • 文章山東省(美國)南浸信會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郭大松 曹立前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南浸信会 海雅西 花雅各布 牧师 传教士

    译者按:本资料译自法思远主编,上海广学会一九一二年出版的《山东——中国的一个神圣省》(Shantung,The Sacred Province of China,Compiled and Edited by Robert Conventry Forsyth,Shanghai: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12),作者是南浸信会登州女传教士洛蒂·穆恩(Lottie Moon),为该书介绍一九一二年以前,西方国家在山东省境内

  • 文章近代山東的新教差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劉天路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近代 新教差会 传教士 教会学校 医疗机构

    差会是基督教新教教会差派传教士到国外进行传教活动的组织。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随欧洲经济的飞速增长和殖民势力的对外扩张,欧洲基督教会开始建立起在海外传播基督教的差会组织,并派出许多传教士开展传教活动。一八〇七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标志着西方新教差会在华传教活动开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就已有新教传教士在山东进行零星的传教活动,但直到西方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强迫中国签订了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的条约后,新教差会的势力才眞正进入山东

  • 文章山東天主敎傳敎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李雲泉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天主教 传教史 传教士 传教工作

    譯者按:本文譯自法思遠主編,上海廣學會一九一二年出版的《山東——中國的一個神聖省》(Shantung,The Sacred Province of China,Compiled and Edited by Robert Conventrv Forsyth,Shanghai: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12),作者申永福(E.Giesen),荷蘭人,方濟會士,一九〇三—一九一九年任山東教區主教,駐濟南。該文由舒爾茨(W.M.Schulty)譯成英文,對十七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近三百年間天主教在山東的傳播情況作了簡要回顧。文章雖短,卻提供了不少確鑿史實和統計數據...

  • 文章李提摩太與山西大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李提摩太 山西大学 外国传教士 来华经历

    一九九二年太原山西大学九十年校庆,该校建校的最初十年(一九〇二年至一九一一年)历史,即英籍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用庚子赔款五十万两,于一九〇二年,创办山西大学堂,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学。一九〇〇年(庚子,光绪廿六年)义和团乱后,清廷庆亲王奕劻在北京与八国联军议订和约,邀约李提摩太北上协助,从中斡旋。李氏接触到清廷王公大臣,条陈意见。李氏早于一八七〇年(同治九年)来华传教,他硏习中国经书、民间风俗,著中国衣饰、垂

  • 文章百年醫院·煥發英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張彦忠 金同法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医院历史 海州风貌 长老会 传教士

    在古城海州,有一座高耸,极具现代特色的高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它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正式启用,向人们展示出这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医院的翘楚风姿。站在这座现代化的综合大楼前,面临习习晚风,不由引起我对这座百年医院的回忆。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美国基督教南方长老会传教士、医生慕庚扬来到海州西门外,租借民房八间,开办西医诊所,边看病、边传教,此即为连云港市西医之始,也是今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一九一四年医院接受美国实业家嘉尔汉女儿爱伦丽

  • 文章一八六八年山東芝罘教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趙樹好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山东芝罘教案 信件史料 反对传教士经过

    在中国内地居住的英国传教士的通信」(Correspondence respe-cting Inland Residence of English Missionaries in China)。本文包括英国驻华公使、领事、教士、英国外交部、浸礼会总部、伦敦会总部之间的通信,内容涉及一八六八年四月中旬英国浸礼会牧师劳顿(Lurghton)在芝罘(今烟台)附近一小集镇租房建堂时引起的纠纷,以及英国使、领人员和芝罘地方官对这一教案的态度。本文对全面地认识和研究晚清山东乃至

  • 文章山東浸禮會女布道會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浸礼会 传教士 在鲁传教活动 布道站工作 寄宿学校

    译者按:本文写于一九一一年,作者柯克兰德(Agnes Orr Kirkland),为英国浸礼会女布道会(Baptist Zenana Mission)来山东也是来华的首批成员之一,因而对该会在山东一九一一年以前的活动及工作情况十分熟悉。文章虽然简短,内容敍述也显得过于粗略,但却是罕见的专述妇女传教组织的文字,对了解以及评价近代西方来华女传教士还是有帮助的,而文末所附统计资料,多少可以弥补敍述性文字的不足,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近代中国城乡妇女的某些动向

  • 文章我的一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穆馬快樂 曲拯民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慕马快乐 传教士 山东生活 回忆录 历史资料

    本文原名China Born,作者Mrs.Glady McMullan Murray生於煙臺,父母親馬茂蘭夫婦在煙臺傳敎、立孤兒院、設女學、興手工業、首創出口貿易,對地方民生貢獻至爲顯著。穆馬快樂承雙親餘蔭,繼其遺志,七七事變,日軍登陸煙臺後,工作受阻,迨太平洋戰起,入濰縣集中營,戰後又不得返回煙臺。本回憶爲她晚年在英國所寫,將身世,幼年所見,工作和遊旅經歷,集中營生活以及退休後的晚景和感想,事無巨細,一倂寫出,用贈至親好友。今年偶經一位在煙臺出生的加拿大朋友將影印本相示,或由於思鄕念舊...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