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价值研究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侯馬盟書的硏究及價値意義(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降大任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赵鞅 侯马盟书 价值研究

    晉國「六卿強,公室卑」,在三年後(魯昭公六年、公元前五三六年)被不幸而言中。二〇年後,周天子(敬王)以王子朝之亂逃奔於晉國,由晉定公支持下才回到國都成周(參《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史記.周本紀》、《史記.趙世家》)。不久,公元前五一六年晉頃公十二年)「韓宣子老,魏獻子爲國政。晉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戀,六卿誅之,盡取其邑爲十縣,六卿各令其子爲大夫。獻子與趙簡子、中行文子、范獻子並晉卿。」(《史記·魏世家》,參《史記.晉世家》、《史記·趙世家》、《史記·韓世家》)...

  • 文章國學綱要(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湯念庸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国学纲要 国学价值 海外研究

    第一章 緖論(一) 國學之價値國學爲民智之根源,文化之基本;亦卽爲國家立國之精神,民族生存之命脈。假使一個國家,而無其立國之精神,必將爲他國所宰制;一個民族,而斷其生存之命脈,必將爲別族所滅亡,不能逃乎天演競爭之公理也。際此大時代的融會中,世界的國與國之間,接觸旣非常容易而又頻繁,任何一國人民之智識觀念,自不能「故步自封」而囿於有限度之範圍以內;但是生在這個國家的人民,旣必須繼承本國文化之傳統,卽不能不負起發揚本國文化之責任。梁啟超先生曾說:「讀書自然不限...

  • 文章《閻錫山日記》述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李蓼源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阎锡山日记》 日记简略 研究价值

    《閻錫山日記》始寫於一九三一年(民國二十年)二月十七日至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歷時約十五年。一九三八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記述,一九三九年以後時斷時續,最後兩年僅有數段。閻先生曾自述其日記經過:“其時余適旅居大連。二十一年春,余出任晉綏事,事繁而日記未停,多於晨起盥洗時間爲之。抗戰軍興,作戰、訓練、穿衣、吃飯等事之策籌,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記亦遂不能按日記載。”閻自云其日記特點是:“不記事而記事之理。”他認爲“記事是主觀的,記理是客觀的,記事是爲自己...

  • 文章中華文化及世界文明的光輝證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李鐘聲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青铜器铭文 中华文化 学术价值 铭文研究 历史研究

    一、引言中华民族自古生活在东方亚洲的中国大陆上,缔成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本世纪名重国际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认为全世界现存的文化社会有五种,中国文化社会是五种之中最値得推崇的典型文化;并且指出二十一世纪可能是中国世纪[1]。美国史学家杜兰(Will Durant)所著的「世界文明史」,是一部用现代史学方法介绍全世界文明的钜著,说中国的文化是世界文明重大成就之一;这种最高文化,非亚洲国家或任何一洲所能达到的[2

  • 文章人類遠祖起源於中國——從山西垣曲發現曙猿化石談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楊煥文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山西垣曲 曙猿化石 人类起源 研究价值

    【註】本文作者楊煥文,係垣曲縣古城鎮人,其老家距「世紀曙猿」發現地寨里村,僅約兩公里許。現已一同陷入小浪底水庫淹沒區內。

  • 文章漢代女屍出土·寄望作出明確歷史定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考古研究 出土文物 汉代女尸 历史人文价值

    今年七月十三日,台北聯合報發自北京的一則新聞及兩張照片,新聞標題是「江蘇連雲港市繼湖南馬王堆、湖北荆州後發現第三具漢古屍」。在近八百字新聞中說:七日下午海州雙龍村花園路工地出土一座古墓,連雲港市博物館考古人員趕往鑑定,證實是漢墓。四具棺木中,三具有大批有價値文物,三號棺積滿水中,浮著一具裹著絲織物的女屍,露在外面的脚趾已發黑,但趾紋淸楚可辨,經專家緊急處理,並嚴密保存中。棺中遺物在一片字跡淸晰的衣物疏中(即淸單),有方形漆盒、竹笥,質地如新的梳篦,帶皮絆...

  • 文章關於建構「貴州學」的思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張新民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贵州学” 学术文化背景 研究手段 价值意义

    参考价值的依据。特别当前民族地区的「扶贫计划」和现代化进程,应如何开展,效果如何?不能不牵涉到包括以制度化形式存在的社会行为及文化行为在内的诸多具体问题,迫切需要把研究和「扶贫」(现代化)结合起来,使硏究成果和「扶贫计划」成为有机结合的部分,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尽快使他们脱贫致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行为文化还关系到礼节仪式、风俗习惯、社会组织等规范化行为,也应纳入硏究视野。而各国围绕「文化与人格」理论进行的国民性硏究的理论成果,也需要以「拿来主义」的方式

  • 文章太原市隋代魚國虞弘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鱼国虞弘墓 墓志内容 历史记载 墓葬特点 研究价值

    一九九九年七月,太原市晉源區王郭村農民王秋生,挖掘水渠,發現磚石墳墓,經由省市文物局考古所專家發掘,挖出一個漢白玉石槨。古時埋葬,有棺外加槨者,多用木製,少有用石製的。這個石槨內是一千四百多年前隋代的魚國虞弘。虞弘墓中,埋葬的一男一女,是夫婦合葬墓。墓中還有墓誌銘,磁器、石俑、陶俑、銅幣等。石俑腳踏蓮花,似與宗教文化有所關聯。據墓誌記載,男主人姓虞名弘,字莫潘,魚國尉紇麟城人,奉茹茹國王之命,出使波斯、吐谷渾等國,後出使北齊、北周、隋,並在北周擔任「檢校...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