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青年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前塵往事憶述(七)第五章 任職教育廳督學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教育厅事业 鲁省政府在皖 皖北七校 从军青年 复员回鲁

    吴军适驻安徽蚌埠一带,曾派代表杨静到阜阳联系。抗战胜利,何进入济南后,立即电请中央将吴部调驻济南。是以济南光复不到一星期,吴部即遵中央指示,将部队由蚌埠进驻津浦铁路济南至兖州一段,旋更进驻济南。⒋十万青年十万军民国三十三年九、十月间,日寇进犯湖南广西,但色厉内荏,已败象毕露。蒋委贝长乃决定号召知识靑年从军,俾训练素质高,纪律佳,意志坚定的靑年军,一举系败日寇,争取最后胜利的早日来临。乃于三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向国民参政会报吿时,提出号召知识靑年从军的计划。十月

  • 文章甘肃青年参加十万知识青年从军纪要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2期  作者:郭繼光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甘肃青年 十万知识青年从军 从军纪要

    一、本文主旨:缅怀甘肃靑年向应 蒋委员长号召十万知识靑年志愿从军盛况。愿我当年甘肃从军靑年继续发扬「精忠报国,慷慨赴难」精神,光复故土,重建国家。二、时代背景:民国三十三年秋,我国民族抗日神圣战事进入最艰苦阶段,柳州,独山相继失守,陪都人心震动,前线兵源断绝,国家存亡,面临最后关头。三、精神口号:十万靑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四、报名时间:民国三十三年十至十二月。五、从军年龄:甘肃从军青年多为中等以上至大专程度知识分子,年龄最大者三十五岁,最小者十六岁

  • 文章八桂子弟靑年軍 投筆從戎憶當年(上)——第二期靑年軍在廣西招生往返臺灣始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梁雄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青年军 覃异之 从军记 来台经历

    的,第一期靑年军掀起了知识靑年志愿从军的热潮,开启了时代靑年的新观念。第二期靑年军正是第一期靑年军的延续,都是以成为蒋委员长的子弟兵为荣,具有伟大的使命感,誓将完成革命任务的传承。第一期靑年军所面临的是神圣的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除极少数志愿留营担任干部之外,绝大部分授予预备军官资格后,旋即复员。第二期靑年军则是要投入「**抗俄」的革命行列中,基于国家的需要,将宝贵的靑春年华为国奉献,而成为职业革命军人。纵观中外古今,国家军队士兵的来源,不外募兵、征兵、佣兵。而我

  • 文章抗戰時期之四川役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作者:戴高翔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兵役制度 议政设施 青年从军

    三百万元,至三十年乃决定拨付,交由征属优待委员会负责筹划,于成都、遂宁、泸州、重庆、万县等地设置织袜、制伞、糖果、纺纱等小型工厂,招收征属习艺以为示范,另并规定征属有优先加入其他公私工厂工作之权利,此一措施,因规模过小,加以经营不如理想,收效不大。迄今思之,当时若能以此专款筹办征属职业学校,招考合于某种条件之征属,学成后优先由政府就公民营工厂介绍就业,或为一较佳之办法,此则留待今后役政上之参考取舍矣。三、靑年从军:当抗日战争末期,国军退守西南,以久经战闘,缺额

  • 文章简论青年军之发煇与隐没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8期  作者:邵承澤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青年军 教导团 知识青年从军 现代化新军

    我国对日抗战末期局势危难,时在大后方流亡的东北大学学生,深感志士挽救国家存亡的使命,遂自动掀起从军御敌运动,经军方收编的学兵成立教导团,施以短期集训即分发新一军,与美英盟军倂肩进行印缅地区作战,应为「远征军」番号之由来。民国三十三年十月重庆国府决策,始由蒋委员长(中正先生)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一时风起云涌从各地投効者十万余众,分别编成二〇一至二〇九共九个师,此一新生力军非仅鼓舞坚定抗倭士气,尤为配合盟军从事亚洲地区储备军力,共同打击日寇侵略,更系国内

  • 文章抗战胜利后的故乡

    来源期刊:《浦東》 第33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3-07-15
    关键字: 抗战回忆 从军经历 民生凋敝 远离故乡 青年军

    处准备从军,但每到那里就心存怯意,不敢启口,到五月廿三日再也不能等了。早上家父去上班,我将身上毛衣脱下,脚上新的球鞋换下,身边一块钱也未带,去学校向同学宣布,要准备从军去台湾,好多同学力劝不必如此,尤其好友陈明德同学流着眼泪规劝,另给了三百万金圆券作路费,(当时一封平信是五十万元)就这样在永安公司旁「一乐也」茶馆投入靑年军二〇四师,去南市草鞋湾入营,二十四日下午部队开发至北火车站附近住宿,原来当晚苏州河南岸沦陷,二十五日步行至江湾,每人发了支步枪,下午再行

  • 文章青年军二〇三师贵阳从军同学会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興堯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青年军 第203师 贵阳从军同学会 活动集锦

    修文 张兴尧二〇〇六年三月十三日至十四日,青年军二〇三师于民国三十六年在贵阳从军同学及眷属数十人,假台东巿东台温泉饭店举行一年一度同学会,并改选同学会会长:由剑河陈开宇学长荣膺,陈学长即接钤视事,发表感言。这一次同学联谊会,学长及嫂夫人们领略到台东优美的风光,乃由住在台东巿宋义轩学长和夫人杨美玉女士的精心安排,致玩得顺利称心,临别时宋大嫂还致赠每一位同学池上米一包。我们在此谢谢宋大嫂。最难得的是在东台大饭店遇到由家乡来的,原贵州乌江水电站的同仁们组成

  • 文章戎馬笙歌記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萬定一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青年军203师 抗日战争 贵阳从军同学联谊会

    敌军甚少,偶尔出没于山区间,双方曾发生多次游击战,不久部队调防上海市。本团驻防上海期间,团本部驻四明公所,官兵在一日内发生炸「大舞台」、「共舞台」两戏院事件,警总汤恩伯总司令曾因此下令枪毙两个闹事的士兵。七月十六日,本旅乘海宇、海辰轮调台整训,并扩编为青年军二〇一师。部队来台后清点人数,在贵阳从军之五百位同学中,仅剩三百多人。数年后,不少同学分别考进大专院校、陆海空三军官校、政战学校、通讯兵学校、国防大学、三军联合大学、革命实践硏究院等学府深造。而留在军中

  • 文章金戈鐵馬憶當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鍾鳴鳳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知识青年 从军救国 军事训练 抗战胜利 复旦大学 教育事业

    分宜 钟鸣凤一、奋臂云兴民国卅三年秋天,就读江西省立宜春鄕村师范高中一年级。刚满十八岁,参加了三民主义靑年团。当时国家处境岌岌可危。十月廿四日,蒋委员长发表吿知识靑年从军书,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靑年十万军」,号召知识靑年从军救国,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其时历史老师黎世芬,就利用上课,或在总理纪念周上,以其渊博的学识,雄健的口才,强调靑年与国家的关系,鼓励同学踊跃从军。乃谓响应从军,可一举两得,不但可以救国,而且还可以创业。年轻学子,无不为之感动。于是

  • 文章青年军二〇三师贵阳从军同学会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青年军二〇三师贵阳从军同学会 访台联谊 会务报告 台北市贵州同乡会

    民国三十六(1947)年元月,在贵阳市达德中学投考青年军的从军同学五百人,在四川綦江整训毕,十月即投入鄂东大别山区作战。翌年再战皖北津浦铁路南段明光、嘉山、滁县及江苏盱眙等地。三十七(1948)年由安徽宣城调到台湾凤山归建二〇一师,随即接受非常严格的军事训练。三十八(1949)年夏,二〇一师所辖六〇三团在福建、闽江口马尾血战阻敌七十二小时,全团成员仅二百余人回到台湾。是年十月,六〇一、六〇二两团,开赴金门戍守。二十四日夜,敌人来犯,全军覆殁,造成轰动中外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