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共返回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军日记(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从军日记 档案资料 从军生活

    结训后,去担当建国建军的重大任务。三、时时自我检点,遵守纪律,行为不可超越军纪要求的范围,有损团体荣誉。最后团长介绍了自宪兵第八团,新调来的一位敎官,希望以他的学识和经验,对本团训练工作,有所贡献。早饭后,队长宣布了本队各班互相竞赛的成绩,我第六班,不好不坏。下午到江边洗衣服。二月四日本队一位同学,接到自济南来的家信,信中说,共军占领地区,凡是从军人员的家属,一律被驱逐出门,财产全部充公。大家听了这一消息,一方面为家人担心,一方面更加深对中共的忿恨。晚饭

  • 文章由澎湖从军到台北升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莫珩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澎湖从军 考试 台北升学

    民国三十八年盛夏之际,国家面临全面崩溃。山东七个流亡中学,分别由江南各省到达广州,人数已大幅减少,仍有六千名左右。是时中央政府若干单位也在广州,经各校校长的奔走,政府最后决定,及龄的男生以「从军报国」的方式,接到澎湖从军。敎职员及女生和幼年的男生,由敎育部另设「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收容安置。于是在六月二十五日集体来到澎湖。各校男生分驻渔翁岛各村,敎职员、女生及幼小男生合计一千余人,在马公岛的马公小学内住下来。从军的学生约五千人,分编为若干大队、中队

  • 文章甘肃青年参加十万知识青年从军纪要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2期  作者:郭繼光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甘肃青年 十万知识青年从军 从军纪要

    一、本文主旨:缅怀甘肃靑年向应 蒋委员长号召十万知识靑年志愿从军盛况。愿我当年甘肃从军靑年继续发扬「精忠报国,慷慨赴难」精神,光复故土,重建国家。二、时代背景:民国三十三年秋,我国民族抗日神圣战事进入最艰苦阶段,柳州,独山相继失守,陪都人心震动,前线兵源断绝,国家存亡,面临最后关头。三、精神口号:十万靑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四、报名时间:民国三十三年十至十二月。五、从军年龄:甘肃从军青年多为中等以上至大专程度知识分子,年龄最大者三十五岁,最小者十六岁

  • 文章从军日记(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从军日记 档案资料 抗日战争

    最不易治。我自生病以来,多亏象泽兄照顾,如今他也病了,我要照顾他。我俩家对门而居,而且从小同游同学,而今一同从军,编在一个连里,凡事互相照顾,否则将不知如何是好。这几天练习跳木马,我始终跳不过,看别人跑几步,一拍马头,腾身而起,一跃而过,好轻快。七月十二日 星期四 晴空气,日光,水,蒋委员长称它是三宝。常常吸收新鲜空气,接受日光浴,就能有健康的体格。七月十三日 星期五 晴下午团部政治部庞主任然,来本营作精神讲话。他演讲的题目是「大和魂与中华民族」。他演讲

  • 文章从军报国掀高潮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从军 抗日战争

    我国对日抗战八年中,知识靑年投笔从戎舍身报国风起云涌,先后有编入远征军者:如新一军新六军,宪敎团者及辎汽兵团者等,而其中要以十万知识靑年从军,声势最为庞大,人类也是最多的一次。民国卅二年的冬天,抗日战争已进入关键时刻,敌军败象毕露,但它廻光返照,仍作困兽之閗,调兵遣将疯狂的向我西南地区进逼,企图迂廻攻击威胁我抗战司令台——重庆,一时情势危急;而未来的一年更是决定胜负成败的关头,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我非坚持最后五分钟,以摧折敌人凶焰不为功。这时正是知识靑

  • 文章从军日记(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从军日记 档案资料 军旅生活

    名参加五千公尺长跑,自信以在学校中,每天早上跑半小时的长期锻炼,应该跑得下来。就看明天的了。晚饭后,与同鄕们闲聊,谈起去年元旦,在尙家庄庆祝元旦大会上,争着报名从军的那一幕,已经一年了,我们得的是甚么呢?所希望的是甚么呢?河山依然破碎,遍地依然是烽火,百姓们依然流离失所,思之令人伤感不已。元月五日运动会今天继续进行,五千米赛跑,我虽然参加了,但只跑了一半,就感体力不支,不得已半途而废,方知运动是要靠本领,硬工夫,不能取巧冒充的呀。元月六日昨天的五千米赛跑,由于

  • 文章我所經歷的軍事教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徐啟明 陳存恭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从军经历 求学历程

    一 家世與家鄕我家原籍廣東省惠州淡水,道光末年,五世祖聲眞公負販至廣西省永福縣寨沙(今廣西省榴江縣),見其地肥美可耕,有甚多同鄕在此墾殖,遂亦落籍務農,如今,其後裔三大房約千餘人,爲寨沙巨族。據鄕中前輩云,來自廣東之移民——即客家係經過一段頗長時期之艱苦奮鬥始能蕃衍於寨沙一帶,當地土人原甚多,有苗、傜、僮和敞人(實係說敞話的漢人),客人漸多後即遭土人排斥,引起土客之爭,咸豐年間械鬥甚烈,客人幾被消滅,後來反將土人逐入山中,至今客人在寨沙約佔百分之七、八十...

  • 文章說岳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鍾崇基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岳飞传记 从军作战 功败垂成

    薛伯公原名薛仰岳,後去「仰」字為薛岳,他仰慕岳飛,以「精忠報國」之岳飛為榜樣,獻身軍旅,勦匪抗日,與岳飛之平寇抗金,頗相類似。

  • 文章往事只能回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少年从军 撤离大陆 古宁头战役 江西人

    「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這一首歌是由劉家昌作的詞曲,尤雅主唱。有時打開收音機聽到播放這首曲子,令筆者感動與懷念。想到與我同時出來當兵的一群江西臨川人,是怎樣的離開了家,來到台灣,何嘗不是像這一首歌一樣,「時光一逝永不回……」。現在都已邁入耄耋之年,有的已經過世,有的在家含飴弄孫,有的仍在賣老命拼搏,但又有誰知道,這群阿兵哥,正是當年為國奉獻的無名英雄呢!筆者年逾八十,在江西文獻擔任總編輯也超過十餘年,回想起從前的往事,真是點滴在心頭!一甲一兵踏...

  • 文章從陸軍小學到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陆军小学 从军历程 辛亥革命

    有些人竟以为那炙手可热的蔡锷将军尙且被赶走,何况蒋尊簋。大家要求总办收回成命,并惩罚侮辱学生的助敎,但是校方不允许,双方坚持甚久。学生又设法把风潮扩大到校外去,然一般人士对这风潮极少同情。因而到最后还是学生屈服,肇事的学生卒被开除,而风潮平息。陆小既经两次风潮,学风遂有江河日下之势。到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离我毕业之期只有三个月了。武昌城内一声炮响,发生了辛亥革命。广西响应之后,一部份学生组织敢死队,从军北伐,学校无形停闭,遂结束了我三年的陆军小学的敎育。五

共52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