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评述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溪開先令詹敦仁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吳吟世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詹敦仁 安溪县令 政绩 人物评述

    詹敦仁,五代時人,字君澤,河南光州固始人,從王審知入閩,隱仙游縣植德山下。上書閩王昶勸其入貢,昶令參決軍事。敦仁惡昶弒父,奪其位,辭去。强之袍笏,不受。謝之。有辭王昶袍笏命詩:爭覇圖王事總非,中原失統可傷悲。去來賓主如郵傳,勝負干戈似局棊。周粟縱榮寧忍食,葛廬頻顧漫勞思。江山有待歸須早,好向巢林擇一枝。敦仁遂避居泉山,杜門不出。留從效受南唐節度使之命,知泉郡事。後辟爲屬,敦仁力辭。從效不許。乃求監小溪場。旣至,見山川人物之美,請郡太守縣之。太守報可。遂爲...

  • 文章張學良功與過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梁肅戎 張理國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人物评述 西安事变

    西安事變主角、有少帥之稱的張學良將軍昨以一百零一高齡病逝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前立法院長梁肅戎昨日以「同鄉」身份表示哀悼,他説,張學良主張統一,保衛東北的領土完整,深受所有東北人的景仰,但張學良晚景淒涼,雖然活了一百零一歲,他和所有東北同鄉都對此表達哀悼之意。梁肅戎表示,他是民國九年出生,比張學良小了將近二十歲,也談不上與張學良間有什麼關係,不過,他在民國七十九年擔任立法院長時,曾發起爲張學良祝壽活動,過年期間也曾拜年,直到民國八十二年張學良赴美前,彼此往來...

  • 文章持正不阿的江春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江春霖 人物回忆 人物评述

    淸末,玆禧太后掌握了朝廷內外實權,濫樹淫威。别說普通老百姓無言論自由,就是朝廷太監,說話也得看臉色。在這萬馬齊瘖之時,却有一位膽大的監察御史江春霖,當面斥責慈禧不該在「溝渠縱橫」的老臉上塗脂抹粉,空耗白銀。弄得慈禧尷尬不堪,不得不當着文武百官面前洗面,以示自己生來皮膚白嫩,並非靠脂粉才如此妖冶。江春霖字仲默,號杏村,福建蒲田人,晚年自號梅楊山人,生於淸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年),卒於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生長在書香門第,祖父是庠生,父親中過擧人,他自幼聰穎...

  • 文章一代長才郭嵩燾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杜連喆 李醒民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郭嵩焘 晚清外交 洋务运动 人物评述

    去(六十七)年四月十五日,拜讀中副姜公韜先生大作:「知人論世說傳記—兼介兩部明淸名人傳集」。覺得姜先生知識淵博,見解正確,令人欽佩;姜文最後一段有云:「淸傳成書迄今三十餘年,近年來新史料的發現與探討,已使該書多有値得商榷之處,但是無可否認的,淸傳與明傳仍是目前最有價値的兩代名人的傳集,這兩種高水準的工具書,在外國的學人推動主持之下,竟得完成,固不免令國人感到羞愧,爲今之計,筆者頗望有心人土把這兩部書給翻譯出來,以方便國內硏究明淸史的學者的參考……。」讀後...

  • 文章孟子述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胡伍戎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孟子史略 人物评述 思想概说 治学之道

    新建 胡伍戎一、孟子事略孟子,姓孟,名軻,字子輿,此據史記孟荀列傳正義之說。又據漢書藝文志:孟子一書原有十一篇,其中有四篇有目無辭,因手邊資料不足,無法査考。現傳七篇,載在孟子。又據師古註引聖證論云:「軻,字子車。」惟未詳其所出。此見辭源孟子條。他在戰國時代鄒地誕生,幼年喪父,賴其母三遷住址,斷機相勉,始知發憤讀書。由於賢母教子有方,並受業于子思之門下,乃與其學生著孟子七篇。他的學說是尊王賤霸,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說。畢生闡揚孔子思想,後人尊爲亞聖。據...

  • 文章道契天人的周敦頣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董金裕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周敦颐 宋代理学 天人合一 人物评述

    宋代的學術要以理學最爲大宗,理學的興起,雖然黃震曾說:「本朝理學雖至伊洛而精,實自三先生(按指胡瑗、孫復、石介)而始。」其實胡、孫、石三先生對敎育的振興以及異端的攘斥,與後來理學的發皇雖然確有其不可磨滅的功勞在,但是平情而論,他們於理學所探討的主題,可以說是完全尙未接觸到。因此視三先生爲理學的先導則可,若必謂理學的發展始自三先生,實有待商榷。而眞正開始闡發心性義理的精微,爲後來理學家導引出一條新路向者,吾人不得不首推周敦頤(茂叔)。黃百家在宋元學案中謂:...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