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评论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門「伯玉亭」的啓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胡琏 伯玉亭 人物评论

    六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陸軍一級上將胡璉(伯玉)因心臟病突發逝世於臺北之後,金門地方人士感其生前兩度戍守金門,創立建設金門爲三民主義模範縣的宏規,倡議立廟,永作紀念,經戰地政務當局層報上峰,奉時任行政院長現在的蔣總統經國先生蒞金巡視時面示,在莒光樓通往胡將軍海葬處(按莒光樓係胡璉將軍創建,逝世後骨骸葬於大小金門之間海域中)加築道路,建亭立碑,昭勵來茲,而慰忠魂。且親筆題名「伯玉亭」,另由兪大維先生撰紀念碑文,黃木上將書石,實予世人及治史者莫大啓示。按史學大師...

  • 文章論高劍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任真漢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高剑父 “新国画” 人物评论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雲—杜甫—

  • 文章記周櫟園及陳石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陳頌唐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陈石堂 周栎园 人物评论

    周櫟園爲河南祥符人,明崇禎間進士,官御史,甲申年(公元一六四四年)流寇李自成犯北京,他先自棄職潛逃。及崇禎帝殉國,馬士英、史可法等迎福王由崧監國於南京,復投奔於福王,烽烟滿地,有所棲身,已屬不易,惟備位閒曹,實不能滿足周之慾望。迨至淸多鐸親王,破揚州之後,移攻南京,他就偸偸地詣多鐸軍營乞降。歷史上雖然看不到其乞降醜態,而以明室大臣的身份,在兩軍交戰之時,竟能做出通敵叛國的勾當,則其人何等可悲可恥?淸人於底定江南之後,爲酬庸投順的明室老人,派他充當福建布政...

  • 文章閑適小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霖燦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人物评论 个人抒怀 人生哲理

    閑適,人生正文中應有之義,一陰一陽之謂道,在當今「緊迫釘人」的社會中,此義正不可缺,而且更有需要,需要特強地加以發揚!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偸閑學少年,這是程明道先生悟道之後的閑適之樂,我們名利中人,對此未窺津涯,不敢贊辭。但是我有一次看見一群小孩子在嬉戲喧嘩,問他們在幹什麽,他們大聲地囘答我一聲:在玩!——我不禁深有所感:自從長大成人之後,再也不能如此慷慨地囘答人了,好像是一經成人,必有事焉,理直氣壯的說「在玩」,頗像是不太合宜。孔老夫子不是也說過「飽食...

  • 文章我也談談孟良固戰役張靈甫將軍要負失敗之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石碧清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孟良固战役 张灵甫 抗战历程 人物评论

    文·石碧清偶閱六月四日第二〇八五期榮光雙週刊,內中有一篇「回顧孟良固戰役」,細觀內容,認爲太過簡略,看不出所以然,但卻勾引起我過去一段往事:孟良固戰役已過去幾十年了,而我這段回憶的事實,也是在孟良固戰役後,很久很久發生的。當時,我服務於陸軍一七六師五二八團中一個連;按那時一七六師是華中部隊,最後撤退的一個師,我們在湖北漢口附近楊邏乘船,原是撤往九江,然後乘火車到南昌,但在航行途中,得到上級指示,湖北黃梅、廣濟已失,長江已受其砲火威脅,乃改在石炭窯上岸,經...

  • 文章爲楊玉環抱不平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0期  作者:文榮子 出版时间:1978-10-25
    关键字: 杨玉环 安史之乱 人物评论

    楊玉環字太眞,靈寶縣人,膚肌白嫩,體態豐碩,身材修整,儀容嫵媚,謔浪動人,善會旨趣,爲唐明皇貴妃,得君專寵,所謂:「後宮粉黛三千衆,三千寵愛集一身。」君憐臣愛,水乳交融,海誓山盟,「在天願爲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迨安祿山叛亂,攻洛陽,破潼關,陷京師(長安),僭帝號,唐軍潰敗,那些敗兵之將,擁殘兵,護皇上,西行幸蜀,行至馬嵬驛,諸敗將挾兵強諫,逼明皇賜貴妃死。這位怯懦的李三郞隆基,旣怕死,又貪戀王位,更抛誓言,忍心使難舍難分的「美愛情人」自殺!玉環地下...

  • 文章從批語看畸笏這個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畸笏 人物评论 文章节选

    《脂評本》上有兩位主要的批書人,一是「脂硯」(齊名脂硯),一是「畸笏」。然脂硯爲「主」,畸笏爲「賓」,此因早期抄本皆稱爲《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之故。在此,我們欲於一談的,乃是「畸笏」。此人筆名「畸笏」,亦名「畸笏叟」,又名「畸笏老人」。其姓氏、年里、生平事蹟等等,皆付闕如,不得而知。其與曹家的關係,有下列三條批語,窺知一二:一、《十六回本》(即《甲戌本》,後不註。)第六回,王夫人言及劉姥姥云:「……他們今兒既來了,瞧瞧我們,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簡慢了他……...

  • 文章我國音樂史上的巨擘——邑人楊蔭瀏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9期  作者:劉芳聲  出版时间:1985-07-20
    关键字: 杨荫浏 人物事迹 人物评论

    劉芳聲 巷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看到三月二十三日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載有張己任先生「簡介中國音樂史上的巨擘——楊蔭瀏先生」一文,筆者不認識張己任先生,但知道楊蔭瀏先生是我們無錫人,號日亮卿,世居城內劉芳聲巷,他出身於書香門第,根據他家家譜的紀載,從他的九世祖自興寧鄕寺頭鎭遷居城內之後,到他的父親一代,共八世,除有一代未靑一衿外,其餘的不是舉人,就是貢生或縣學生員,因家有恒產,旣不做官,亦未經商,道道地地的是個書香門第,他家是他們在城內一族的最小一房,俗稱...

  • 文章記陳烈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9期  作者:白丁  出版时间:1985-07-20
    关键字: 陈烈女 人物事迹 人物评论

    「娥娥紅粉委黃塵,片片冰心殉此身,今日好從夫壻去,不敎腸斷玉樓人。」這是一位不知姓名的人弔陳烈女的詩。烈女爲吾邑南鄕人陳餘的女兒,自幼許配同里徐文美,婚期將近,文美墜河淹死,陳女得悉,卽懸樑自盡。我們中國過去的女子,都是剛烈而有節操的,許配了一個人,就終身不變的了,所謂「好馬不被兩鞍,好女不嫁二夫」。自從西風東漸,受了外國人的影響,現在一般婦女對貞烈節操,已不重視,不過,話又說囘,如對一個沒有結婚,且素不相識的未婚夫死掉,而做了所謂「望門寡」就要爲他守節...

  • 文章「小諸葛」談論諸葛亮——白崇禧將軍當年答客問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白崇禧 诸葛亮 人物评论 人物事迹

    廣西新軍進行統一廣西的後期,著重對付沈鴻英部。至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夏,沈軍迭經五次戰敗,全部退出桂林,以一部佔據義寗,扼守丁嶺坳,其主力盤據古化,扼守金竹坳,意圖待機再度進襲桂林。兩坳地勢依山憑險,易守難攻。時任新軍(定桂討賊聯軍)副總指揮的白崇禧將軍,親至前方衡量局勢後,決定運用兵法上「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的策略,暗中部署攻戰部隊,旨在誘敵棄守山險,深入兩江,再行決戰。沈部果然中計,棄守山坳而出至兩江,終爲白公事先部署的伏兵與主力圍攻擊潰,紛紛逃竄...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