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史略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賢陶淵明詩文讀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鍾常遂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陶渊明 诗文 人物史略 读后感

    興國 鍾常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樓。」秋!又染紅了江邊的楓葉,在金風中向遊子招手。白雲,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山頭飄浮,忽東忽西,尋尋覓覓,究意遺失了何物?是多麼的令人不安。天高氣爽,雲淡風清,金英舖地,桂樹飄香,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原是多采多姿的季節,無奈燕去雁來,梧葉紛飛,西風殘照,暮色蒼茫,寒蜩鳴不已,頻添幾許惆悵!鄕愁隨秋汐漲滿了遊子離懷!信手拿起窗邊一册古籍,隨意一翻,赫然入目的,竟是陶潛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 文章談李廣不封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趙宋岑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李广 人物史略 征讨匈奴 诗词 不封侯事略

    功劳有苦劳」而封以爵邑,正是赏罚有一定客观标准的表现。后人之讴歌李广,以守右北平一事为最著。李广在右北平,匈奴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界。唐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敎胡马度阴山。」此诗即盛誉李广。但在盛汉之时,能守土只是不失职责,未足以称功。而李广于历次出征立功的机会中,反多丧失兵众,其不得封侯,乃理所当然。以悲剧下场之历史人物,往往容易获得后人的同情与怀念。当日与李广同时出征而受封者,何止十余人,其名多湮没无闻

  • 文章川賢蘇軾與興國王思軾(雙軾前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苏轼 王思轼 二人情谊 人物史略 治国安邦

    興國 李盛菉儒有忠孝仁義、道德文章、入世謀福之勸;釋佛有善報惡懲、因果輪迴、出世離塵之說;老莊有天道地道人道、崇尙自然而偏重天道仙界之意。此三教皆確認人世中,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人生福祿壽考、榮辱貴賤必有本源,惟儒家特重人類福祉、排除災禍,而以仁道教化達成宗旨。故先儒教民以創造進取爲入手,繼以精硏仿效、力行有恆、排除萬難爲成功要務。我邑澄溪王府思軾翰林公,一本孔孟儒道精神,思慕宋代川賢蘇東坡之學精文雄、治政愛民,因而命名曰思軾,而果然如其願,其學問、才華...

  • 文章孟子述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胡伍戎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孟子史略 人物评述 思想概说 治学之道

    新建 胡伍戎一、孟子事略孟子,姓孟,名軻,字子輿,此據史記孟荀列傳正義之說。又據漢書藝文志:孟子一書原有十一篇,其中有四篇有目無辭,因手邊資料不足,無法査考。現傳七篇,載在孟子。又據師古註引聖證論云:「軻,字子車。」惟未詳其所出。此見辭源孟子條。他在戰國時代鄒地誕生,幼年喪父,賴其母三遷住址,斷機相勉,始知發憤讀書。由於賢母教子有方,並受業于子思之門下,乃與其學生著孟子七篇。他的學說是尊王賤霸,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說。畢生闡揚孔子思想,後人尊爲亞聖。據...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