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五代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代闽国的兴亡史(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迨使者張任至,大恐,卽趕囘建州,報於延禀。延禀怒甚,卽調兵遣將,會泉州王延鈞討之。兵至,延翰發二部兵禦之。緣程斌、孟威二都指揮繫獄,軍心渙散,各無鬥志,一經相接,便卽敗囘城中。延禀同軍士,梯城鼓噪入宮。延翰驚匿重牆,被衆軍士搜獲,反綁出宮門外,王延禀播以十惡大罪:違父王家訓,一也;擅稱大閩國主,二也;拆佔民居擴建宮殿,三也;仿天子制,四也;重賦稅,五也;採民女,六也;火燒冷艾男女,七也;逐乳母,八也;不納諫,九也;酖使者,十也。將此十惡大罪,大書掛於都市...

  • 文章五代时前蜀帝玉建墓之内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五代 前蜀帝玉建墓 内景

    (民國三十一年九月在成都外西撫琴臺側發現)

  • 文章海南文化源流考(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何定之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海南文化 苏轼 谪宦之区 唐朝 五代 宋朝

    引言海南在昔为荒服之地,迄秦为象郡之外徼,汉始编入中原版图,魏晋后,五胡乱华,衣冠之族,纷纷移居江南,至唐及五代,海南之文化,始为中华文化所薰陶,成了海南文化之渊源,其实质与特质,都仰承着中华文化之传统。自宋以来,更能发扬光大,日新而月不同,根据史籍之记载,探讨其以往之历程,可以分为丕基,发靱与勃兴三大时期,玆谨分别略述之如左:丕基时期海南文化之丕基时期,当自唐代名宦之流谪、与五代先民之移住开其端:㈠、唐代名宦之流谪岭南自昔为谪宦之区,汉以后,更著为律例

  • 文章五代闽国的兴亡史(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兴亡历史

    再說王延羲,本來秉性倔強。昶在位時,猶懼禍,稍自節制;及卽位,便故態復萌,多尋舊怨。時王延政爲建州剌史,聞曦暴虐,曾數上書諫;非但不聽,而且復書辱之。更遣親吏鄴翹、杜漠崇監其軍,而此二人猶專抬延政私事,居中離間,以是曦之與政,益積不相能,福州之與建州,如同敵國。永隆二年二月,曦竟遣統軍使潘師逵、吳行眞,將兵四萬,攻打建州;結果潘師逵陣亡,吳行眞遁歸,自此延政兵益強大,永平、順昌二城,且爲延政所有。但六月間,延政猶遣牙將持誓書及香爐,特至福州,與曦盟於先王...

  • 文章五代十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黃仁宇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五代十国 契丹 藩镇 财政体制

    五代史中的冯道,是一位相当离奇的人物。他历事四朝,三入中书。不管主子是沙陀人、西夷人或汉人,也不管他们是创业或守成之主,他都能够怡然作首相,左右如意。他也能出使契丹,与「戎王」论道而使之心折。冯道所作《长乐老自敍》,是一篇简短的自传,内中列举他的官衔,倒占满一页。他被封公爵五次。既为鲁国公,也被封为梁国公、燕国公、秦国公和齐国公。可是保全原始史料的人都一致承认冯道并非因谀见宠,而是他在朝野生活之中,先已造成了一种贤良的名誉。《旧五代史》说他「在相二十余年

  • 文章五代诗人及其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何金蘭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五代诗人 数量统计 特色分析 内容评价

    (何博士金兰所作的「五代诗人及其诗」之内容,是将五代诗人对当时藩鎭争覇,军士恣横,武人专政,契丹入寇,和朝廷内君臣无义,官吏贪黩,天性灭绝,淫乱无行,残酷暴虐,义养风行,只知权势,不顾民命,无是非,无廉耻,无伦常,篡弑频仍,遍地烽火,死亡无日等悲惨所反映出来的诗,加以整理综述之巨著。读是书,如目睹今日匪区之现状;此足证暴政对国计民生所造成之结果,是古今一辙,弥足鼓励吾人精诚团结,协助政府,励行宪政,**复国之决心;故节录其緖论于后,以飨读者)

  • 文章隋唐五代四川疆域沿革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龔煦春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隋唐 五代 四川 疆域 历史沿革

    隋代統一宇內,經正疆理,劃分九州,悉仍禹貢之舊。於是蜀中州郡,盡隸梁州之域。時州郡雜糅,無所統紀。開皇九年,悉罷天下諸郡,一是以州統縣,方州之制,煥然一新。開皇末年,戶口滋多,屢有晰置。大業後,又廢罷諸州,改州爲郡,或恢復舊制,或更立新名,設郡之繁簡,稱爲適當。又於要衝之地,設總管府。蜀於益州、遂州、瀘州三地,設立總管府,而益州更設西南道行台。大業中,三總管府並廢,惟置司隸刺史巡察而已,不與統轄地方之事。故隋代制馭地方之策,或稍疏焉。隋既改革舊制,劃一地...

  • 文章趙匡胤與陳橋兵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4期  作者:談翁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赵匡胤 陈桥兵变 赵匡义 五代 后周 郭威

    ㈠陈桥兵变,乃我国历史上的大事。它,结束了五代军人骄横,政治湣浊之局;而开创了两宋三百余年的统治之基。陈桥兵变,据历史上的记载,是这样的: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载:「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丑朔,鎭定二州言,契丹入侵;北汉兵自土门东下,与契丹合。周帝命太祖领宿衞诸将御之。」「壬寅,殿前司副都点检鎭宁军节度使太原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都下灌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惟内庭晏然不知。」「癸卯,大军出爱景门,纪律严甚,众心粗安

  • 文章蜀籍與直齋書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5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77-12-30
    关键字: 周易集解 东坡易传 春秋列国 方言 五代史

    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抱三寸弱翰,斋素油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蜀尔雅三卷:不著名氏。)字通一卷:彭山李从周肩吾撰。(按彭山即犍为)。史类三国志六十五卷,晋治书侍御史巴西陈寿丞祚撰。附索隐史记一百三十卷:淳熙中广汉张材介仲刋于桐川郡斋,削去褚少孙所续,而附以司马贞索隐。(其后,江阴耿秉直之,复取所削者别刋之。)唐书纠缪二十卷:朝请大夫知蜀州成都吴缜廷珍撰。五代史纂误五卷、杂录一卷:吴缜撰………后皆取入国子监。古史六十卷:门下侍郞

  • 文章藍文徴先生的學業與道業(四)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蓝文徵 学术研究 著作 中国史 隋唐五代史

    以经史为主,蓝师尝引朱舜水之言曰:「大凡作文须根本六经,佐以子史,而润泽之以古文;内既充溢,则下笔自然凑泊,不期文而自文」(朱舜水之思想、第四章)。可知蓝师之文句苍古,语意深厚,能令人数读之而数增其益者,乃以经学为其根底,而佐之以子学与史学也。徐复观先生赞蓝师「是专心作学问,且有成就,有著作的人」(中华杂志、六十五年三月号:悼蓝孟博先生)。可知蓝师并非绝对不著作,而是不肯轻易著作。若论其最精心的著作,当为隋唐五代史(民国三十四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蓝师所以选定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