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二次革命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開國文獻 陳英士討袁檄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档案 二次革命 讨伐袁世凯

    ——民國二年七月駐滬討袁軍總司令陳,爲宣布國賊罪狀,通告中外事:照得共和政體,首重民意。不圖我國自改革以來,國賊袁世凱,殘害忠良,袒護兇犯,搗亂司法之責,提倡暗殺之風,蔑視國會,干涉憲法,誣陷善類,擅捕議員。私借外債,喪失主權,重人民之負擔,啓各國之干涉。蒙古叛亂,不加一兵,失地喪權,擅締協約,授各國利益均沾之口實,陷中國瓜分豆剖之危機。濫擲金錢,月用多至一千餘萬,收買議員,國會遂至一事無成。解散各省聯合會之民意機關,擅設不經議會之濫竽官職。約法掃地,奸...

  • 文章略談「討袁」一役中的湖北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9期  作者:李晴芳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袁世凯 黎元洪 陈宧 汤芗铭 曹亚伯 二次革命

    宰亥武昌首義,陽夏鏖兵,繼而隔江對峙的這段期間中,淸廷爲挽救危亡,不惜飮鴆止渴,起用項城袁世凱,以圖抵抗,並進而淸滅革命軍,而袁本人以被黜之身,得逢此一良機,乃以小站所練兵源爲本錢,始而提出各種條件,達到集軍事大權於一身,繼而玩弄兩面手法,北面要脅淸廷遜位,南面與革命軍議和,左右逢源,以遂其陰謀,竟達到由臨時總統而正式總統之尊,可謂這位一代梟雄的極盛時期。袁世凱旣貴爲總統,一因得來太易,認爲天下事不過爾爾;一因忽視世界潮流,趨向民主,乃產生得隴望蜀的心理...

  • 文章癸丑國父過臺之史實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曾迺碩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孙中山 台湾 二次革命 台湾光复运动

    十一月廿四日报载「国父建党革命八十周年大事记」,民国二年记载二次革命, 国父来台云:「七月十二日,二次革命在各地爆发,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首义讨袁。十月六日,袁世凯威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十一月卅日, 国父自上海至台北,筹划讨袁。」其给人之印象为二次革命在各地爆发将近三个月,又经袁世凯威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一个多月之后, 国父才于十一月底自上海来台北筹划讨袁。 国父来台时间之错误,显而易见。一、讨袁之役癸丑「讨袁之役」,亦称「二次革命」。国父见

  • 文章蔣介石與討袁之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洪宪帝制 袁世凯 武昌革命 二次革命

    的政治环境。可是袁世凯另有所图,不愿离开北京,在南京派蔡元培等到北京促驾时,他指使部下曹锟兵变,土匪乘隙焚烧抢掠,制造北方动荡不安局面。袁于接见蔡元培等时称:「你们各位看看,才只听说我要走,就闹成这样子,我若眞的离开北京,眞不知会乱成啥样子呢!」革命党人受其蒙骄,遂允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八、二次革命,纷起讨袁蒋介石杭州起义成功时才廿六岁,在这次战役中首建奇功,英名远播,浙江方面曾一致推举他出任浙江省一个很高的职位,但他却谦辞不就,而回到上海陈英士身边,陈英士派他为

  • 文章王天縱縱橫河洛(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岳騫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王天纵 《王天纵之布告》 二次革命

    逆耳之言,自遭杀身之祸,仆惟有仰天痛哭而已矣,大义当前,用情无所,知我罪我,是在读者,此布。王天纵的布告似有难言之痛,大槪二次革命初起,他同南方革命党人有所联系,否则其手下也不会纷纷投南,而且劝告他参加革命。及至二次革命失败,大势已去,袁世凯对之有所疑惧,不得不将尙未走脱的同志,抓了几个交差,以洗刷自己,但这样一来,就失去好汉本色,自然为江湖人物所弃,革命党人亦不敢引为同志。半世英名,一朝丧失。王天纵的结局,未见可靠记述,高拜石先生说其隐居嵩山,亦是想当然耳

  • 文章李烈钧先生与二次革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洪喜美 出版时间:1981-04-02
    关键字: 李烈钧 辛亥起义 袁世凯 二次革命 革命生涯

    一、前言党国先进李烈钧早年追随 中山先生从事革命事业,历辛亥起义、二次革命、护国讨袁,护法运动,表现卓著。民国十三年随 中山先生北上。 中山先生逝世后,策动冯玉祥之国民军,与广东枢府遥相呼应;十六年,中央淸党后,形势仍然艰危,时李烈钧坐鎭中枢,消弭逆氛,助成北伐大业。十七年全国统一,李氏从此担任调和各方角色。二十五年,西安事变,严词电责张学良,事后,并担任审判长,全国人心同仇敌忾;统一御侮之势得以形成。七七事变后,忧愤成疾,至三十五年,虽目睹抗战胜利,而

  • 文章二次革命松江独立与松军奋战淞沪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0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二次革命 松江独立 淞沪血战 讨袁战争

    一、前言辛亥革命,我松在钮惕老领导下,立即响应,光复松江。二次革命讨袁之役,我松也在钮惕老领导之下,宣布独立,并率军奋战淞沪,激战月余,虽未成功,但充分表现了我松革命志士的英勇,为国牺牲,不落人后。这段革命光荣事蹟,为我松在中国革命史留下不朽的史页。这些珍贵的史料,兹承心田兄搜集邮寄编者,兹特加以整理后刊出,亦所以纪念先贤也。不过,对于二次革命的前因后果,须作一简略说明的必要,才能明了这件事情的历史脉络。辛亥革命,推翻满淸,中华民国成立,成为远东第一个

  • 文章鈕惕生先生(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楊愷齡 出版时间:1963-02-25
    关键字: 钮惕生 江浙独立 讨伐袁世凯 二次革命 中华革命党

    人反对,无法实行,参议院便通过允袁在北京就职。二次革命攻江南制造局国父于四月一日莅参议院行解职礼,钮先生亦随同解职,八月 国父北上,钮先生亦同到北京,当时吴稚晖先生已在北平出任敎育部读音统一会会长,所以便同住在前门外客栈里。国民党开成立大会,推 国父为理事长,钮先生被擧为名誉参议,大约至二月二月囘上海,三月二十日宋敎仁在上海北站被刺,由租界会审公堂捕到凶手提审,始发见袁世凯对付国民党之阴谋。 国父亦到上海,发起讨袁,所谓二次革命,陈英士为上海讨袁总司令,钮先生

  • 文章二次革命江西首义原因探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何躍明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二次革命 江西首义 原因探析 讨伐袁世凯 江西形势 辛亥革命

    南昌 何跃明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是由革命党人仓促发动的一场武装斗争。探讨这次革命在江西首义的原因,有助于弄清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展开的极其错综复杂的斗争;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次革命为什么会很快遭到惨败,还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本文对此试作一粗浅的阐述。一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在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下,窃取了临时大总统的宝座,幷欲进一步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因而蓄意消灭尙有一定地盘和实力的南方革命党人。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之后,袁世凯觉得有恃无恐,于是

  • 文章辛亥百年憶祖父——李烈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李季仁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李烈钧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护法战争 人物回忆

    继而转移至丰城,八月底,驻守临江,与袁军激战数日,毙敌数百。后因袁军大集,败局已成。李烈钧乃退离江西,由湖南都督谭延闿安排,远赴日本,与孙中山、黄兴等会合,「二次革命」遂告失败。护国讨逆,汗马功勋一九一五年五月,袁世凯卖国接受了日本「二十一条」要求。八月,杨度等发起筹安会,策动各省拥袁称帝。孙中山函电督促寓居新加坡的李烈钧回国,组织反袁斗争。李烈钧决心入滇反袁,十月,先派人送「西南保障」「国家柱石」之刺绣给云南都督唐继尧,后又派方声涛入滇联系革命志士。十二月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