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阳历的二十四节气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9期  作者:朱思光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阳历 阴历 二十四节气

    一、科學家將地球劃分爲三六〇度,(如附圖一),太陽的光影直射地球表面中心叫赤道,(〇度),位在南半球新加坡的南方約四十公里處,太陽的直射光影由〇度向南移至盡頭的一八〇度時,叫南回歸線,(在地圖上的經緯線是南緯二十三~三十七度),位在澳洲的中部溫普頓市,太陽的直射光影由〇度向北移至盡頭的一八〇度,叫北回歸線,(北緯二十三~三十七度),位在台灣嘉義縣水上鄉,請看附圖一。二、回歸線設立有誌標,全球共計九個,都在北回歸線上,南回歸線沒有設立,台灣有三座,大陸有六...

  • 文章我国农业的二十四节气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心耀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农业 二十四节气 传统习俗

    打开农民历,总会看到「立春、雨水、小寒……」这些节气的名称,这在工商社会来说,真还没有太多的人会去关注这些节气对农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具有何种意义?但从「种田无定例,全靠节气行」的俗谚中,它确是农业社会中重要的行事依据。因为节气标示了寒暑,它主宰农业生产的主要节奏。自古相传节气是由神农氏制定的。但就文献记载而言,《尚书》《吕氏春秋》上可看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名称、《淮南子》则在中列出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

  • 文章百年難逢「歲朝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6期  作者:淡泊  出版时间:2006-02-05
    关键字: 立春 二十四节气 迎春 仪式 农谚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亦叫「春朝」。諺云:「春朝大如年朝。」古代亦曾以立春之日爲「春節」,所以各地民間黎民百姓對此歷來十分重視,將它作爲「過年」諸多行事中的一大行事。舊時,立之日武進縣例有「迎春」儀式,由地方官員行香主禮,此俗唐宋時代特盛,當時武進縣官帶領隨從自縣衙出發,全副儀仗、鼓樂前導、扛抬衆多祭品及由盲人用五色紙扎糊制成的春牛芒神,鳴鐲開道,經局前街、過迎春橋,至孔廟祭天。儀典隆重,此舉被廢除。立春日如恰逢農曆正月初一,是爲「歲朝...

  • 文章談陰曆與陽曆之於農曆廿四節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呉洽民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阳历基本形态 二十四节气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名实相符之农历。惟阴历每月之朔晦,系与海水潮汐相对增减,乃为世界航海家必备之知识,其用途广泛,亦渔业界妥善运用者也。例如民国卅八年金门古宁头大捷,则系中**党不谙海潮之进退,致令匪船艇搁浅,而致我军利用退潮实施反击,所造成辉煌之战果。附带提出。记录二十四节气,尙有一首歌诀:「春雨惊春淸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虽不能与淸新典雅、悠然意远的廿四节气名称相互配合,但记忆起来,颇为方便,遂录之以供参酌。附:阳历日期与农耕用廿四节气对照简表

  • 文章有曆大家修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陳夢斯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天文历法 历史沿革 阴阳合历 二十四节气

    有的盆中注水,有的盆中注油,观看日蚀盈亏,大臣们跪在殿前广场上,口中呢喃自责,为明皇顶罪,闹成一团,左等右等,日已西斜,水盆中还是圆圆太阳倒影,这说明麟德历在实用上,有了偏差,唐明皇下旨,「张遂制定新历」,张遂等人花了六年时间,完成新历、名曰「大衍历」,大衍历也算是中国优秀历法之一,它为后代各种历法修历所依据,它有推算朔望月的方法,如何排定二十四节气,说明太阳及月亮运行法则,计算日月蚀的法则。元太祖十五年,西元一二七〇年,耶律楚材进呈「西征庚年元历」,首创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