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国画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书法与近体诗在国画中的功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9-04-30
    关键字: 书法 近体诗 国画 功能

    的说法。等到书法基础奠定后,进而学习绘画,最后凭自己的才情,在画面上题诗见志,使艺术与文学互相交流,既使画作显得更有内涵,又开拓喜爱者的欣赏角度,让人品味再三。这就是中国绘画的最佳诠释,也是中国画和西洋画在创作过程中截然不同的地方。西洋画在创作完成后,只须签名即可;但中国画则往往还须运用精湛的书法把美妙的诗句题在画面上,写上易于辨认的姓名后,再钤上适当的印章,全部创作过程才算完成。因此若一幅国画看不出书法的功力,画面上也无佳辞妙句点缀,那么便显得十分单调,令人

  • 文章评介彩色书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李霖燦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彩色书法 艺术评价 中国画

    书法家史紫忱送了两册他的著作给我,一为「书道新论」,一为「采色书法」。前者给了我不少新的启发,使我对于我国书道增加了不少认识。后者则使我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定写一篇文字来赞扬他的这项新观念。在中国画的画法中有「墨分五采」的说法,意思是用墨用得出神入化,虽然只用了一种黑色,但是由于墨韵的推移,看上去层次众多色调丰富,是笔墨中极高的境界,如宋代郭熙的早春图,明代忱周的学生册都是最好的例证。墨分五采原是论画法,现在史紫忱先生把这个观念搬到书法的园地中来,遂使

  • 文章海峡两岸贵州书画家联展 书法·画作赏析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興堯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海峡两岸贵州书画家联展 书法赏析 国画赏析 书画家介绍

    所画之山水、花卉、鸟雀,笔墨气韵形势上变化不大,又少切磋,胸中之逸气而难发扬,但自二〇〇二年,在台贵州画家在台北市贵州同乡会的倡议下,到贵阳与国家级画师举办联展后,感于他山之石,几位年轻画家,认为临摹不是绘画的终极目的,在尊重临摹的技法下,大胆的加入一些现代空间概念,逐步的走向写生,提倡创作,从大自然中寻找生命力和主题,将中国画之古法加以变化,直接诉诸情感,讲求画面上落款的书法美,诗意美,印鉴美,成就一幅,既普罗又普世的艺术品,使具体的艺术精华释放出来,做到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