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性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燕子與詠燕詩》後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6期  作者:徐如燾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燕子 习性 诗歌

    读「温州会刊」一一〇期(21卷2期)张宗钦先生撰《燕子与咏燕诗》后,深感张文之详尽,颇具同感。笔者浅薄,弱冠时读初中,国文本里也有「慈乌夜啼及燕诗」,虽时经一甲子,尚还背得,将之分别默写如下: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孤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百鸟岂无母,尔独恩怨身。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其心不如禽。」乌是孝鸟,虽其貌甚丑,但其心则善。母乌与母燕,其心相似。今默燕诗如下

  • 文章滇南方物談——土蜂和七里蜂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移山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滇南蜂类 历史传说 土蜂习性 七里蜂习性

    滇南的蜂類至多,記得有一年的秋季,僅僅把誤闖入我的書房,而被捉來製成標本的,就有三四十種之多。內中有土蜂、黃蜂、胡蜂、竹蜂、細腰蜂、沒食子蜂、酸蜂、油蜂、馬蜂、夜蜂等等。蜜蜂之多,自不待言。在這衆多的蜂類當中,邊地土人最感興趣的要算土蜂。因爲土蜂的幼蟲(卽蛹,邊地普通稱爲蜂兒)的味道很美,被視爲下酒佐餐的珍品。如果挖到一窩巨大而蕃庶的土蜂,其蜂蛹往往有一二百公斤之夥。參與燒挖蜂蛹的人們,不惟各家都得大快朶頤,多餘的蜂蛹,尙可貨賣大把金錢,以充其他的用途,...

  • 文章烏岩嶺的黃腹角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黄腹角雉 生活习性 乌岩岭

    命名『吐绶鸡』。黄腹角雉在树上构筑十分简陋的巢,一般位于树干侧枝的基部,有时利用大型鸟类空巢或松鼠窝产卵。雌鸟于四月初开始产卵,隔日产一枚,每年产一窝,一般每窝平均三至六枚,有时一年仅产一枚。雉卵比鸡蛋稍大,壳棕土色,其间散有褐色细点。雌鸟单独承担孵卵和育雏任务,孵卵期间非常认真负责,每天只离巢一小时左右外出觅食。有时遇到天气不好,就一、二天不离巢。张开双翅挡住雨水,保持卵的温度,雌鸟还有不怕牺牲,拼死护卵的奇特习性。在它孵卵其间,即使拉它的翅膀,它也不逃

  • 文章兔年說兔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品种 生活习性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一年容易,又到了歲尾年頭,民國一百年(西曆二〇一一年,黃曆四七〇八年,佛曆二五五五年)二月二日就是辛卯兔年的農曆新年了,且為《溫州會刊》的讀者同鄉們談一談溫馴古意、人見人愛的兔寶寶吧!兔,俗作兔,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的寫法中,羅振玉先生認為「長耳而厥尾象兔形」;石鼓文的兔:象兔蹲踞形,仍與小篆兔略同;《說文·兔部》的小篆兔:象兔面向左而足向右稍屈,右下為尾,兔好蹲踞,與犬相同,故僅見二足...

  • 文章福州疍民考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2期  作者:仰青  出版时间:1968-06-10
    关键字: 疍民 来源考证 生活状况 文化习性

    则又当别论。疍民之服装,与岸上平民无甚差异;惟女人之髻,则挽成螺形。谓之田螺髻。与岸上之妇女绝然不同。此或系象征彼等与螺蛤为缘乎?疍民在民国以前,被视为贱民,不能参加考试,进入仕途。而至民国成立,在法律上,已得与一般国民有同等之权利与义务,其社会之地位,精神上已无轩轾矣。㈤ 疍民之习性疍民虽被视为低贱;但其性颇好淸洁。欢其所住之大小艇只上,均洒扫干净,一尘不染。此亦由其环境使然;盖其艇分即是水,洗涤便利也。因其善于洗扫,故每逢年节及大者事,岸上之人常雇其担任

  • 文章虎年話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虎年 生肖 老虎 生活习性

    民國九十九年二月十四日這一天開始,人們送走了己丑牛年,迎來了庚寅虎年,這一年也是西曆二〇一〇年,黃曆四七〇七年,佛曆二五五四年,孔曆二五六一年。且看滿紙虎言吧!虎,野獸名,通稱老虎。哺乳類,貓科。毛黃褐色,有黑色橫紋。性凶猛,力大。慣於捕食別的野獸,有時也會殘害人畜。老虎常因其體型大小外貌不同因而分成許多種。最大的西伯利亞虎重達六百五十磅,從鼻間到尾端全長約三到四公尺,是貓科動物中體型最龐大的一種。印度孟加拉虎體重約三百到五百五十磅之間,體型與獅子不相上...

  • 文章蜜蜂與蜂蜜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陳琳璋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蜂蜜与健康 蜜蜂习性 营养价值 养殖工作

    陳琳璋90.11.10.吾人所養蟲類,蜜蜂可以作爲代表。蜜蜂爲昆蟲類膜翅目的動物,係聚群而居的益蟲。但蜜蜂受到人類的影響不大,僅爲保養愛護;而蜜蜂對於人類的影響爲供給蜂蜜。根據西方營養學家的實驗結果,斷定一湯匙蜂蜜的熱能價値超過一個最大的雞蛋。所以若就營養價値來看,蜜蜂所生產的蜂蜜與人類的健康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一、蜜蜂的幼蟲一般所謂蜂蟲,係泛指雄蜂,工蜂與蜂王的幼蟲。通常吾人不會想到蜂蟲可以做爲人類的食品,事實上在南美、澳洲及非洲已可以蜜蜂的幼蟲作爲珍膳食品。...

  • 文章总统训词「整理文化遗产与改进民族习性」心得报告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训词 文化遗产 民族习性 心得体会

    民族文化与民族习性两者都与民族历史相关,而甚密切,同时又体现于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民族文化遗产自为该民族历史的精华,而其习性乃是根胎于一种历史的流传,随时间空间的演变,而徐徐变化,民族习性乃是整个民族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之历史的凝聚与结晶,源远而流传绝不是无根的,而这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恰就是它的优良习性的根。所以文化遗传和民族习性虽然是两物,而事实在实质上乃是一物的两面。文化遗产与民族习性二者的关系即如上述,那麽,整理文化遗产与改进民族习性也就不是分离

  • 文章談布榖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衣魚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布谷鸟 杜鹃花 繁殖习性 鸠占鹊巢 杜鹃啼血

    今春返鄕探親,正逢穀雨時節,剛好這個時候,那令人喜悅的布穀鳥,也同時來到了。離家四十載,沒有聽到布穀鳥的叫聲,乍聽之下,感到悅耳而清新。布穀鳥是以牠的叫聲而命名的,海屬人叫牠「聒哥」,也是因爲叫聲的關係。布穀鳥繁殖期間,飛到了歐亞大陸,牠們以特殊「托卵」的方式,延續後代,所謂「托卵」,是指布穀鳥不做巢,而在其他的鳥巢產下卵,同時把孵卵和養育的責任,也交給那些不知情的—養父母—鳥類。布穀鳥雄的才叫,發出「聒哥,聒哥」的聲音,雌的只會嘎嘎嘎嘎的,牠們不像一般...

  • 文章雲南「蝴蝶嶺」發現人類化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蝴蝶人化石 古人类 生活习性

    〔美聯社北平二十八日電〕考古學家在雲南省境發現了四百萬年前的「蝴蝶人」的化石,這項發現使得人類最早會使用工具的祖先再向前推了大約二百萬年。雲南夷族自治區古物管理中心一位「官員」說,在雲南小河村(譯音)所發現的二百顆化石牙齒,六十五個石器和十三件骨器,可能代表人類的開始。不願透露姓名的這位「官員」說,這種史前「人類」是根據一名村民今年二月在化石所發現的「蝴蝶嶺」一地而命名的。他說,這種古老人類的身體大小和外貌還有待確定。不過他說,「蝴蝶人」可以直立行走,以...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