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丰县共返回7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鄕動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台湾 丰县 同乡 近况

    黃鄕長玉山先生慨捐文獻印刷費三萬元本縣文獻每年編印一册,定期存款孳息已不敷支用,玉公關心經費短絀,於日常生活用費中樽節三萬元,送交基金會,愛護支持,謹此致謝。李鄕長廉齋先生捐資五萬元供同鄕會使用李鄕長廉齋先生,於退休後怡情養性,生活安適,偶至股市研析,深得個中訣竅,由於靈活適時,頗著績效,不予藏私,分享本縣鄕親,自動捐助五萬元,作爲聚會活動之用,但願鴻圖大展,利己利鄕,拭目以待。張鄕長業勤先生樂捐退伍金壹萬元張鄕長業勤先生,於去年限齡榮退,深感同鄕會會費...

  • 文章鄉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台湾 丰县籍同乡 近况

    一、王子蘭鄕長捐款三萬元充作文獻印刷費用本縣文獻爲期精美起見,自本期起封底面及增加藝術之頁,改用彩色印刷,王鄕長香山先生以定期存款孽息用作印刷恐有不足,特慨捐新台幣三萬元,王鄕長七十六年曾自捐三萬元,今又解囊支助,謹特致謝!二、田書君孫敦軾二位鄕長捐獻文獻基金田書君孫敦軾二位鄕長,平時對同鄕聯誼活動及文獻編印至爲關心,田君捐贈四千元,孫君捐贈二千元,充作文獻基金,二位收入並不豐厚,樽節日常用費,慨捐文獻基金,謹此致謝!三、侯光華鄕長捐贈文獻印刷費一萬元侯...

  • 文章禁烟前的丰县鸦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鸦片 禁烟 丰县 危害

    前言当小学生的时候,家鄕流行几句话:「丰县的烟,沛县的酒,光棍出在×堤口」;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丰县的烟好,沛县的高粱酒好,×堤口是土匪常出没的地方[1]。至于说丰县的烟好,不仅是菸叶制成菸丝的小烟好,而大烟比附近各县更好[2]。当时鸦片几乎成了丰县的特产,所以种的人也比别的地方多。鸦片是罂粟花的津液,罂粟花又名米囊花,本草纲目谷部的「阿芙蓉」,也是鸦片,所以有的报刋上,把有鸦片烟瘾的人,说他有阿芙蓉癖。采取罂粟果实未成熟时的汁,制成鸦片,含吗啡、那可汀

  • 文章同鄕動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丰县 台湾同乡 近况

    王鄕長子蘭先生捐贈印刷費叁萬元本縣同鄕所籌集之基金五十萬元,以定期存款孳息,以前尙可支付文獻之印刷,現因利息逐漸調低,已不敷使用去年劉鄕長季洪慨捐三萬元,本年王鄕長子蘭又送來叁萬元,補助印刷之用,謹此致謝。邢季周鄕長屆齡退休邢季周鄕長,爲本縣七區葦坑鄕李樓人,抗戰期間,曾在潢川戰幹團受訓,後到淮陰一帶隨省府工作,後以**新四軍倡亂,攻擊我蘇省府,邢鄕長乃回鄕工作,曾出任本縣縣政府政工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由縣長兼任)。迄卅八年大陸淪陷時,隨軍來台,退役後,...

  • 文章鄕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丰县 台湾同乡 近况

    一、總統府資政劉鄕長季洪先生病逝台北三軍總醫院劉鄕長季洪先生,城南劉五樓人,早年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後留學美國,獲華盛頓大學敎育碩士,並獲贈聖約翰大學榮譽法學博士,返國後任歷任河南大學、西北聯大校長,來台後任政治大學校長及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爲政治學,功在黨國,抗戰勝利後當選爲本縣國大代表,本(元)月十五日上午病逝於台北三軍總醫院,享年八十六歲,噩耗傳來,鄕親悲悼萬分!追懷先生偉蹟,定當揚名青史,垂範後人。二、王聖模鄕長夫人曹淑貞女士仙逝王聖模鄕長夫人...

  • 文章大風詩社稿約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4期  作者:大風詩社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大风诗社 稿约 丰县

    要符合词牌的要求,按词谱规定眞写,尽量选用常见词牌,否则不予刊用。四、本次征稿,一律用十六开方格稿纸以标准化汉字横行书写,切勿潦草,最好用打印稿。一首诗词一张稿纸。以便编排检索。每张右上角签署作者姓名。请诗友用另纸附上简历(写清姓名、年龄、籍贯、文化程度及离退休前后任职、通信地址、电话号码),以便建档联系。律诗绝句要符合格律要求,并在诗稿上注明;词要按词谱要求塡写。五、凡来稿一律视作无偿刊用,请谅解。六、征稿截稿时间为二〇〇七年八月中旬。稿件请寄:江苏丰县

  • 文章丰县梆子戏起源之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4期  作者:孫清恩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丰县梆子戏 起源

    丰县历史悠久,《旧通志·古谚》云:「先有徐州后的轩,唯有丰县不记年。」丰县古称丰邑,亦名秦台、风城。春秋时期,宋王偃曾建都于此。丰县始建于秦末,汉属沛郡,南北朝时辖于彰城,其后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相传,绵延至今。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东邻沛县、铜山县,西和北山东单县、鱼台县、金乡县,南与安徽省萧县、砀山县接壤。境内陆路、水路畅接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捷。丰县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地肥水美,盛产小麦、玉米、棉花

  • 文章釋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丰县 文字 演变 字形 考证

    我國文字起源,由來已久,據文字學家推測,中國文字之產生約有萬年以上。原發軔於圖繪文字,至殷代甲骨文已演成符號文字,也就是象形文;繼而有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之作,這是文字演變發展的過程。其形體也屢經改變,先由甲骨文、鐘鼎文、篆文、隸書、直到現在的楷書。而楷書有許多字的分別,只是一點一撇之差,就成爲另一個字;又有形體極近似而錯用的,更是不勝枚擧。豐和豊常有些人混淆不淸,淺釋如下。豐字甲骨文作、鐘鼎文作、篆文作。說文:「豆之豐滿者也,從豆,象形,、古文...

  • 文章丰县方言释义(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鈞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李钧 丰县方言 释义整理

    李钧搜集整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语言复杂,各省有各省的方言,各县有各县的方言,其方言之多,眞是难以数计。丰县方言和普通话相比较,有些语词是相同的,但也有些语词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也是外地人不易理解的。今将家乡常用的方言收集了一些刊于文献,给乡亲们共同欣赏,藉以回忆乡情,以解乡思。本篇所刊的家乡方言,一部分是单字,一部分是词组,均为本县比较常用而特殊的字词,其中的单字和语词所标的读音,纯是家乡音,可能与汉字的标准读音不同。如果有本字可写的写本字,无本字

  • 文章丰县文献稿约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丰县文献》 约稿 通知

    一、丰县文献,是丰县人的园地。需要您的大稿支援。二、本文献以丰县人写丰县的人、事、物。探其眞象,考其流变,竟其原委。俾使既有文教及悠久历史,绵延不绝。三、文献稿件,叙事必出自善意、眞实,立论应求公正、客观。只要文笔畅顺,语能达意,且无文过其实者,均竭诚欢迎。四、本文献内容分为:丰人行谊、县事钩沈、学术探讨、幽默小品、诗词艺文、松柏长青、鱼雁心声、等七部分。㈠丰人行谊:凡丰人懿行风范,优良事蹟等,足资称颂者,不遗琐细,不论繁简,务请赐稿,以光篇幅。㈡县事钩

共79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