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西文化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復興倫理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周樹聲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三民主义 伦理文化 中西文化

    文化,似尙鲜有效之办法,推原其故,恐因中西文化之不同而有所阻碍,今试将中西文化不同之重点,略加分析如下:我重精神,彼重物质,我重礼敎,彼重金钱,我重学术,彼重技艺,我以气节道义为最高,彼视一时利害为转移。近多年来,西风东渐,改变甚多,在数十年前所视为贱役低级者,今则名利双收,睥睨一切,又在数十年前为小学生必读之诗二句,诗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则读书之人,除极少数任政府高级官员或工商钜子外,而工商钜子不一定全是读书人,以一般读书人而论,所得最微

  • 文章神似藝術的誕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余懷彦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神似艺术 中西文化 发展原因 学术论文

    [2]。方薰也说:「画无定法」[3]。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是,艺术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破译几千年为什么中西方有这样巨大的差异,中国神似艺术的诞生,不仅是应当而且是可能的。一、自然环境的影响艺术是多种的,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发展的源泉。西方艺术起源于古希腊,那是一个土地狭小、石山遍地的国家,有一则传说,上帝在创造世界后,就把多余的石头扔在那里。希腊的石头洁白如玉,圆润如肌,是建筑和雕塑的良好材料,因此,西方艺术的诞生便和建筑、雕塑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我们看到

  • 文章中山思想在中西文化会通上的典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趙玲玲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中西文化会通 学术研究 国际瞭望 思想文化

    (本文係中山思想學術硏討會論文之一,作者趙玲玲博士係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硏究所所長)

  • 文章中國傳統文化中之師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 传统文化 自然思想 人文思想 师道 中西文化

    中華文化之傳統精神,天地君親師五字,可謂已包括淨盡。天地在自然方面,君親師在人文方面。自然與人文,兩端兼顧,一體一用。司馬遷所謂「通天人之際,明古今之變」,文化傳統大道,則無踰於此矣。自然與人文兩端兼顧先言天地自然方面。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屬抽象,憑空凌虛,乃其陽面。地則具體,實際俱有,乃其陰面。此乃一切萬有大本大源之所在。有生無生,俱無以逃其外。戰國時代,陰陽家分爲金、木、水、火、土五行,此即五道。道必動,具時間性,故曰常。其相對辭則曰變。曰常曰變,陰陽...

  • 文章硏究中國猶太人將有重大發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張舜華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犹太人 汉学 中西文化 “十八世纪的中国犹太人”会议 研讨会

    近年歐洲人對於中國的硏究,卽所謂「漢學」或「華學」(Sinology,Chinese Studies)有若干新趨勢。一是閉關自守式,如所謂「歐洲人漢學會議」,正式參加的會員,一、限於在任何地區的歐洲國籍人士,二是任何國籍人士之在歐洲從事敎、學或硏究工作的。另一趨勢是專門化。如將在今年九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巴黎近郊香蒂葉(Chantilly)擧行的「十八世紀的中國猶太人」。這一會議的特色,在邀請書上說明在那一時代,開封有一小小猶太人集團,並且擁有全國唯一的猶太人禮拜寺,稱一賜樂業敎。雖然自...

  • 文章當代中國的昨天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華中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黎庶昌 人物生平 中西文化 学术文章

    酬答、休闲诸端,有得即记,再加游记、书简、地志等,辑为「西洋杂志」八卷;在出使日本期间,他发现、访求、搜得我中土已经亡佚的古籍不少,辑为「古逸丛书」,计二十六种。同时,他凭周游欧亚之新知卓见,于王先谦的「古文辞类纂」和姚鼐的「续古文辞类纂」之外,另辑成「续古文辞类纂」一种,当代名家作品之可取者,并予辑入。其余自己之公私文字,则辑为「拙尊园丛稿」一册,计一百二十二篇,请至交薛福成为之序。三、黎先生时代的中西文化趋向如今,默察黎先生始终为国为民的人生纪录,同时

  • 文章中華文化與中國之現代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宋炯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国现代化 中西文化比较 社会经济 文化价值

    主张打倒传统之孔孟思想,似乎有些过当,更有学者如陈序经先生批评中国文化如与西方文化相比,乃是一种「低级文化」,更令人觉得其轻浮,他主张全盘西化,极易陷入民族自卑而且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二、中西文化综合比较谈到现代化,总不免想到西方文化或文明的问题,它与中华文化究竟是否全然不同,値得予以硏讨,我国的西方文化运动实起源于西方的冲击,如满清自道光开始迭受西方帝国主义现代船舰炮火之攻击,引起了满清政府一些重臣求变企图,欲仿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长处,因此也购买了军舰

  • 文章中山先生學說中知德福三合一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鄔昆如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孙中山学说 知德福三合一思想 道德文化 中西文化

    设计课题。这课题的终极追寻,必须有清楚的交代。中山先生集中西文化之大成,他说:「人类进化的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世界,而为极乐之天堂者是也。」[20]「大同世界」、「地上天国」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终极关怀,是融中西文化精华,是道德文化和宗教文化融为一炉的概念,是人性和神性交会之处,也是中山先生在进化理论中,把「人性」定位在「诉求神性」的前瞻中。肆、结语三民主义哲学—如传统数千年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