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共返回1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前我蘇省立中等學校一覽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0期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抗战时期 江苏 中学 名单

    民国二十六年六月,我苏省立各中等学校,共计四十四所。分述如次:六月下旬,教育厅令调鎭江中学校长王骏声,囘厅任省督学,所遗鎭江中学校长之缺,另委沈亦珍接充。

  • 文章春元中学捐款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5期  作者:劉陽先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春元中学 捐款 通知启事

    春元中学捐款已以儿昌宇名义,于元月二日自深圳汇入该属帐号人民币八二〇元(刘阳先五〇〇、罗征肇二〇〇、单国华一二〇元)。刘阳先敬启

  • 文章忆培桂怀故旧——为纪念培桂中学四十五周年而作——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79-04-30
    关键字: 培桂中学 建校经历 学校近况

    潘宗武先生,广西钟山人,国立中山大学毕业,曾任中学敎师、主任,广西训练团处长、县长,现任国大代表。

  • 文章甌海公學(今溫州四中)七〇校慶記要和史料拾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高理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瓯海公学 中学 刊物 资料

    瓯海公学(今温州第四中学)七〇校庆大会已于十一月二十五日举行。远在台北市的该校六十七年前毕业生,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总务处长李登梅先生自动捐赠人民币五千元;又现在台北市的老校友、现《温州会刊》编辑委员邱名栋先生则自本年度起为该校高中及初中毕业生创设了奖学金。校庆之日编印了本校概况、《五三周年特刊》和《六八周年特刊》三种专刊。这三刊本校早已失落,近年该校为编写校史才在市博物馆发现,随即复印备用。其中有现代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评论家赵超构的短论,揭露帝国主义

  • 文章記松陽中小學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2期  作者:葉楚 出版时间:1981-12-06
    关键字: 松阳 中学 小学 师范 女校 校长 学生

    松阳素重敎育,文风称盛,民国十五年间,中小学校即达一百十余校之多,以后迭有兴替。兹就所知,略述如下:㈠松阳中学 松中成立于民国十五年,为县立最高学府。历任校长敎员,多学界俊彦之士。毕业学生,外出深造,或就业社会,多为各界桢干。历任校长计有:叶萃——首任校长,为北京大学毕业生,古市筏舖人。因逢破除迷信时尙,曾积极领导毁损各庙宇神像。颇有具历史性、艺术性之塑雕造形被毁。如古市鎭小祗园之千手观世音菩萨。关夫子(即关羽,俗称关公。)及朱子祠之朱熹神像等。县民多表

  • 文章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1期  作者:毛建東  出版时间:2001-05-15
    关键字: 武进 高级中学 简介 校风 学风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一九四六年始创,一九九六年迁入新校区,现占地十万多平方米,校舍气势恢宏,校园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淳朴,是武进市的「窗口」学校。学校历经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尤其是近年来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学校发展蒸蒸日上,形成了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风格,学校相继被评为「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常州市文明单标兵」等。校风:勤奋 求实 团结 守纪教风:博学

  • 文章教育生涯回顧(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劉安愚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刘安愚 华侨中学 往事追忆

    刘安愚遗著华侨中学时期(民国六十二年五月至七十一年七月)民国六十二年五月一日,我由国立师大附中校长任内奉调接掌国立华侨实验中学,当时教育部长蒋彦士先生面嘱要我到华侨中学整顿侨生教育,责任重大,勉励再三。侨教的目的,除施予一般学校的教育目标外,尙需兼顾「政治目标」,即要教导华侨子弟发扬我中华文化,热爱祖国,所以侨生教育的责任比一般学校教育,更为重大。我担任校长工作已经历十四年,所服务的两所学校都有其特殊性质:前六年在省立中兴中学,那是一所为省府员工子弟创办

  • 文章国立中学的产生与发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駱名偉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国立中学 发展历程 历史背景

    从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观察,一九三二年以前有县设中学、府设中学、省立中学,尙无国立中学之记载。自「九一八事变」后,大批东北流亡学生逃入关内,对于这批流亡学生应予如何安置?的确是当时政府相当棘手的难题。中山先生夫人宋庆龄女士,对此事至为关心,当即与其胞妹宋美龄女士商讨研究后,责由当时的教育部研拟具体可行办法,妥为安置。教育部根据宋氏姊妹的旨意,随即于一九三二年在北平设立「国立东北中山中学」,这是国立中学的开始。这所国立中学,后来迁到南京板桥鎭,实行公费制,所有

  • 文章河南省三十五學年度四百二十五個中等學校一覽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河南省中学名单 私立学校 中学 一览表

    敎育部资料卅六年元月二、高级中学(9)校(1)省市立高级中学2)校(4)未经本部备案之私立高级中学(7)校三、初级中学(1)省市立初级中学(1)校(2)县市立初级中学(81)校(2)县市立初级中学(81)校(2)县市立初级中学(81)校(2)县市立初级中学(81)校(2)县市立初级中学(81)校(2)县市立初级中学(81)校(3)私立初级中学(6)校(3)私立初级中学(6)校

  • 文章浠水中学及浠水职校沿革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作者:姚嘉符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浠水中学 浠水职业学校 教育 蔡天民 浠水第一中学

    淸光緖三十年,公元一九〇四年,蕲水县城内,莲花池考棚,创设蕲水县师范传习所,招收县学附生员,(入学秀才)数十名,予以两年密集敎习,为本县各鄕村敎师。另附设预备中学一班,有学生五十余名,每年招收一班,共有三个班级,予以四年敎育,是为浠水县中学及师范敎育之肇始。在此之前,鄕人唸中学,必赴黄州或武昌,唸师范者,多系武昌两湖书院,两湖师范学校。光緖三十三年,总督张之洞批评,「黄州等三府之中学,师资欠佳,绩效不彰,徒有虚名。」因而停止授课,学校停办,将高中部学生

共132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