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丝绸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北江陵的「丝绸宝库」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6期  作者:本社資料社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丝绸宝库 荆州市

    战国时代的丝织物,被称为「丝绸宝库」。本文就后者作一简介。这座楚国的「丝绸宝库」,有绵袍、单衣、夹衣、单裙、绵裤、帽子、绨面蔴鞋等卅五种;此外,被子三件,专门用作衣被包裹用紟衣一件,以及镜、衣、枕套等十件。丝绸的色彩琳瑯满目,有朱砂、茄紫、深赭、浅绿、茶褐、金黄、棕黄、降红等。虽然经过两千多年时光的冲洗,颜色依然那样艳丽,且绝大多数丝织物质地精美,衣物的形状也完整。其中有一件开档棉裤,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裤子。另外还有一件秋衣,也相当「时髦」。这些丝织品

  • 文章丝绸之路追忆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寶山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往事回忆 人物感怀

    我生长于丝绸之路的一个译站——甘肃会宁青江驿——,当我出生之时,丝路胜景,已近过去;首先是鸦片战争后,海路大通,外国商旅,弃陆经海。,民国廿年以后,陕甘公路开通,而内陆运输,亦转入公路,在商旅减迹之后,丝路的萧条、破败景象,就随处可见。记忆童年的丝路美景是,宽濶的大道,两旁杨柳成行,绵延不绝,行人、马车、驴骡驮队,骆驼队、人力车队(独轮车),来来往往,络绎于途,煞是壮观。当盛夏之时,路树浓荫,引来成群候鸟栖息,晨间停足高处俯瞰,只见百鸟飞鸣,人车移动

  • 文章沙漠絲路在哪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6、67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路线探究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丝绸之路」的称呼,首次出现于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教授于一八八七年出版的三卷本专著(中国—我的旅行志研究)中。另一位知名学者赫尔曼教授率先接受了「丝绸之路」的提法,他在一九一〇年出版的一部极有价值的著作,就以丝路为名,题为【中国和叙利亚间的古代丝路】从那时以来,各国出版和发表了不计其数的论述丝路的专著、论文,其中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博士(一九三八年)和法国东方学家旅斯布尔努瓦教授(一九六三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丝绸之路」是脍炙人口的两本书。中国古代

  • 文章飞跃中的丝绸之乡——昌邑市——一座对外开放的城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昌邑市 丝绸 对外开放 经济建设 工程建设

    是国务院最早确定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十几年来,在昌邑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昌邑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蒸蒸日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跨入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首批小康达标县(市)、山东省经济强县(市)行列。一九九六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値已达四八·六亿元,农民年人均总收入三、〇〇一元,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昌邑人具有强烈的对外开放意识和悠久的对外交往历史。早在廿世纪初,昌邑人就背着「柳疃丝绸」,漂洋过海,到俄罗斯

  • 文章絲路的光輝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作者:陳曉林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历史沿革 史料考证 交通要道

    的名义,向汉朝通使纳贡、进行贸易者,其实是西域商人;可是张骞出使西域,横贯欧亚大陆而进入里海沿岸,却远在凯撒征服高卢之前约一世纪。这显示后来在隋唐时代驰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其实远在秦汉时代,即已开辟了可以通行商队的交通路线。丝绸之路的光辉张骞出使西域,主要动机固是出于国防的需要,即所谓「断匈奴左臂,隔绝南羌月氏」,并确保大宛马匹的供应。但官方通使之后,中国与西域经由这条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贸迁往来,物资流通,公私交通之频繁络绎,显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及至

  • 文章塞外雄關玉門關之謎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6、67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玉门关 历史资料 玉门关遗址 丝绸之路

    提到玉门关,人们便会联想起大漠孤烟、缭绕烽火和离愁哀怨的画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唐代诗人王之涣那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其实一千多年前,玉门关是一个繁华的边关。那里万里晴空鸿雁高飞,茫茫旷野驼铃急促,商队络绎不绝,旅客川流不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把美丽的丝绸、精致的瓷器,特产的茶叶、独到的中草药,率先发明的火药、造纸和印刷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传送到世界各地。同时中国又从「丝绸之路」上输入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例如菠菜、葡萄、石榴、胡麻

  • 文章丝绸之路——最早两座城堡谈起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7期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高家堡 张城堡 史料记载

    五十年前,我曾来往于丝绸之路上,静宁与静远之间;中间包括六个食宿驿站,依序为静宁、靑江驿、会宁、甘沟驿、郭城驿、静远等,全长约三百公里。其间有两座城堡(高家堡、张城堡),可能为丝绸之路上最早兴筑者,可从下面一段历史求得考证(资料来源1.资治通鉴。2.史记作者司马迁年谱)。1.张骞第一次考察西域后,于公元前一一五年返回长安,向汉武帝刘彻提出开拓西域建议。2.公元前一一二年十月,汉武帝刘彻到雍城(陕西凤翔)祭祀五帝后,越过陇山西行,登崆峒,再到西边的祖厉河

  • 文章从古商道的兴衰分析中找到重建丝绸之路的方略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作者:曲直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古商道的兴衰 重建丝绸之路方略 历史资料 理论研讨

    这段历史仿佛完成了一个循环回归到起点:曾经辉煌的古丝绸之路沈寂了近10个世纪之后,今天正为靠拢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沸沸扬扬地进行着重建和振兴的前期准备工作。年轻的「丝绸之路学」硏究表明,古商道的兴衰取决于沿线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近年来,「丝绸之路学」已成为专门从事这条古道社会经济状况、人文地理、文物考古等多门类硏究的新型综合学科。在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等西北各高校,及甘肃省、兰州市等地方社会科学院、文物考古所,都涌现出一批从事这方

  • 文章丝绸之路与隋唐乐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趙廣暉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隋唐歌舞 史料研究 西域各国

    就自秦汉以迄于随唐而言,也是用以缴纳税赋重要的一种。如《册府元龟》记载:「农田赋税,每丁岁入粟三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为二丈」。也更是折抵罪过之一环。如《唐六典》云:「凡计赋者,以绢平之,其赋有六焉,一日强盗赃(自绢一尺至于十匹)」这种自用有余品,官库有丰收,自然会有对外销售或以货易物之现象产生。近为乡里,远及异邦。就此形成了丝绸之路,自然开辟了中西海陆交通,也因而促成对外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之交流以及宗教习俗之传播。本文之主旨,在探讨隋唐乐舞,我国

  • 文章另一条丝绸古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南方丝绸古道 早期国际贸易 腾冲 中印公路 历史发展

    提起中印公路,我们就会联想到它的前身——那条悠久而古老的丝绸之路。远在汉唐以前,我们的祖先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先后开辟了两条主要的古代商道:一条是从长安出发到达敦煌,然后进入欧洲和西 的西北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从四川经云南进入缅北到达印度而贯通整个欧亚的南方丝绸古道。然而,南方古道早于北方古道,这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所决定的。汉唐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多在黄河以南,所谓北塞南疆,这就是说,北方自然气候恶劣,风沙冰雪险阻,且当地民族强悍,部落纷立,长期处于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