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西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說東道西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若谷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东西 方向 一切物品

    东与西,都是指方向。「东」的汉字是木中间加一个日字,意思是太阳从树木中升起。所以东方就代表着上升、希望。「西」的古字写法是㢴,像一只鸟立在自己的窝上,表示安息了,所以西方就代表着下沉、末落。人生当中,青少年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老年人则如夕阳西下,暮气沉沉。虽然有人老当益壮,仍然让人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究竟好景已经不长了。东与西合称东西,泛指一切物品,东西南北四方都生产物品,也都存在着物品,但为什么不说南北而说东西呢?有两种说法:一、物品称

  • 文章读「东西南北湖汇述」书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乙凡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东西南北湖汇述》 读后感 游记回忆

    年前承阮毅成先生寄赠其所著「千里长江」,曾于读后得「故国神游」之趣。兹后拜读程肖彭先生所编之「东西南北湖汇述」,益足大慰客中旅思。惟以程先生乃近同鄕,且于该编之末,证明海州城北曾有「北湖」,亦如海州硕项,靑伊等湖已渐湮没;而其名独不彰。是该湖之不幸,抑吾辈不无亦有愧对鄕邦之处。故读该篇,益感亲切,并触类再略述所感。编者「自序」中,曾谓「湖与所在县市的水经地纪,历代沿革,都有关系」,诚然,诚然。汉桑钦之「水经」(或谓晋郭璞著),郦道元之「水经注」,以及

  • 文章哲学以爱智为第一义——王煜《东西方文哲劄记》序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6期  作者:張新民  出版时间:2011-02-02
    关键字: 哲学 爱智 王煜 东西方文哲剳记 序文

    的最新发展动态,涉及不少趣人趣事,无论褒贬与夺均直言不讳,夜阑人静方始散去。会议结束后大家自然各奔东西,缘聚缘散从来都是人生常情。出乎预料的是未及两月,王煜教授又从香港转道筑垣,参加黎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而我作为主人,亦多有陪同。无论赴修文访问王阳明遗迹,前往沙滩凭吊黎庶昌古墓,泛舟乐安江遥想郑(珍)、莫(友芝)旧事,甚至径往街区铺肆寻觅小吃,都相互视为至交知己,非特口无遮拦,聚谈甚欢,且多历奇缘,流连忘返。记得同行者尚有南开大学的来新夏先生和湖南师大的成晓军

  • 文章说「东」道「西」追根究柢——「东西」一词的来龙去脉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9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东西一词出处 典故 民间传说 约定俗成

    人们总是习惯地把购物称作买「东西」。我们时常在街头巷尾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兄你到那儿去呀?」「我随便走走,顺道去买些东西!」这里所谓之「东西」,是泛指一般之什物,可能是日用品,也可能是一些零星的杂物,是一般物品的通称。为什么把一些物品,通称为「东西」,而不叫「南北」呢?其中,是有一些典故的。明朝方以智撰写《通雅》一书,<称谓篇>中说:「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原来,从前称男人为南北,故称物品为东西,以示区别。另一种说法,《浪迹续

  • 文章在安养院看东西方文化差异(摘自网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6期  出版时间:2014-07-25
    关键字: 安养院 东西方 文化差异 义工 服务

    的距离,而确实也有取悦老人的效果。单由这二个养老院,都将长期征陪说话义工列为征义工的项目之一,可见他们照顾老人的品质都是不错的,都注意到陪老人聊天,有时比实际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更重要。在安养院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因为有时间长期与日本及美国老先生老太太接触,经由闲谈及观察中发现美日养老院的差异,或者说,因为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老人看待养老或过日子的态度也各自不同。如果粗浅的比较我所待过的日本及美国的养老院差异,最鲜明的印象,美国老人比较开朗开心。不论行动方不方便,较

  • 文章偉大的鄕賢鄭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6期  作者:宗霖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东西交通史 郑和身世 郑和下西洋 出使事迹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航行了七次,比他们之中任何人航行的航程、时间、人数、都要远,要长、要多,而且航行海上的声威,扶顷济弱的仁爱史实,也远比他们伟大崇高。所以郑和的航海事业,实为东西交通史一大盛事。时至今日,西方航海史上,鲜少谈到郑和,纵有也只是淸描淡写的小说,虚应故事而已。尤其有关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事蹟,亦颇多错讹,就在国史里的民族英雄传中,也几乎为之湮没不彰,为发扬我民族英雄的冒险犯难精神,激励中华儿女继往开来的壮志,对这件光茫万丈的史实和丰功伟烈,确有重

  • 文章三保太監鄭和與航海家亨利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5期  作者:王季高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郑和 航海事略 西欧航海史 东西方航海

    在多年前,已故好友李忍濤兄在美國維吉尼亞畢業後,前往西特德軍校(The Citadel卽南卡羅來納州軍校)拜會該校校長龐德上校。後者邀請他參觀其搜集的古董。李兄一邊看,一邊說:這不能算是古董。龐德聽到很有些不高興。他停一會後,反問李兄:這該有多長的歷史?李兄隨口說:大槪一百年最多兩百年吧!龐德頓時喜笑顏開,認爲他的那些「古董」眞是稀有的寶貝,滿意之至。孔子刪書,斷自唐虞。漢太史公司馬達却爲中國的信史,上溯到軒轅黃帝。據一般人估計,中國的歷史,從黃帝時起,已有四千六...

  • 文章孫中山先生的倫理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康輝平 盧立菊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伦理思想 东西方文化 道德理念

    孙中山在将西方人道主义理念应用到中国时,根据中国的国情对其有所损益,有所变通,且克服近代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各种流弊,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孙中山的伦理思想,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又吸纳了一些西方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观念,并结合实践,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立足中土,融铸西学的理论特色。孙中山认为中国固有道德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但精华部分不能丢,一是儒家伦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观念;二是

  • 文章广东西路事件与客家人的西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广东西路事件 客家人西迁 历史原因 清朝统治时期

    清王朝统治中国的两百多年间,是客家人向中国西部大迁徙的时代。这次大迁徙的特点,一是系政府鼓励与组织的行动;二是迁徙规模巨大,康、干年间的「湖广填四川」运动,赣、粤、闽三省入川的客家人就达一百多万。以后又有大量客家人迁往粤西、海南、广西等地。这些大规模的迁徙运动,为客家人参与开发中国西部提供了机会,立下了巨大的事业。发生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广东西路事件」,是客家人向粤西、广西、海南等地迁移的重要原因。清康熙年间,为防止沿海居民与占据台湾的郑成功及其

  • 文章东西南北湖汇述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4期  作者:鄭通和  出版时间:1980-05-15
    关键字: 祖国山河 人物简介 东西南北湖汇述》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此杜工部之詩也。「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此孟襄陽之句也。吟哦先賢之詩,而洞庭之雄偉,雲夢之浩渺,若在目前。吾國錦繡山河,名湖巨泊,不知凡幾;巨浸飛帆,水曲漁釣,湖色山光,碧波瀲灔,足以遊目騁懷,登臨嘯傲。然而收之筆底,以成紀遊之專集者,則付闕如,豈特虛此以待來者乎!程君肖彭,係余昔日上海中學學生,嗣入大同大學文學系,旣精詩文,尤擅史地,大陸時期嘗任高中敎席,來台後,擔任台灣電影製片廠秘書多年,常撰詩文載於報刊。近年來潛心硏...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