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资治通鉴》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资治通鉴精华自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蕭弘毅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资治通鉴 自序 史书摘评

    赐名为资治通鉴」。余观夫资治通鉴一书,圣眷如是之隆,岁月如是之久,用力如是之勤,费财如是之距,造端宏大,此旷古所无也。且温公自言神识衰耗,精力尽于此书;则此书止于至善,为万世寳鉴,当不言而喩矣。世之作通史者众矣。未有能及之者。三世人靡不知通鉴已臻于至善,为万世寳鉴。如曾文正公曰:「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实六经以外,不刋之典也。若能熟读此书,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刘恭冕论资治通鉴当补列为经。王伯厚

  • 文章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沈兼士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著作评述

    司马光:宋陜州夏县徕水鄕人,字君实,世称涞水先生。寳元进士,累官端明学上,知水兴军。神宗时,极言靑苗助役法之不便,忤王安石,出判西京御史台,归洛。哲宗立,入相,新法之为民害者,悉去之。卒于宫。赠温国公,諡文正,著有资治通鉴及独乐园集等书。温公为一代名相,立旋干转坤之伟功,当时有「万家生佛」之称;而学问德行亦复卓绝一世。即其史笔,明畅流利,蔚然自成一家,诚中国伟大之史学家及政治家。宋史本传称其为人曰:「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洛时,每至

  • 文章史記與司馬遷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黃介瑞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史记》 司马迁 资治通鉴 对比研究 《春秋》

    ㈠史記與通鑑梁啓超曾說:「我國史界,推前後兩司馬焉」(語見中國歷史研究法第二章)。前司馬係指西漢的司馬遷(字子長,山西龍門人,著史記,世稱太史公),後司馬係指北宋的司馬光(字君實,山西夏縣人,著通鑑,封溫國公)。這確不失爲千古至論。因爲史公與溫公,在史學界的貢獻與成就,是任何人所不能比擬的。先以史公而論,這一部上始軒轅,下訖天漢的通史——史記。是太史公,博採尙書國語國策世本及楚漢春秋諸書而寫成的。內容凡十二本紀(帝王之興廢悉詳),三十世家(諸侯之存亡畢著...

  • 文章論晉學的求實精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李裕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求实精神 董狐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创新精神

    欠缺的,应该据实写赵盾出逃和赵穿弑君的经过,不应简单归到赵盾头上。二、司马光的求实与创新司马光的求实精神表现在不迷信权威上。司马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所作的《史记》有很高的史料价値,但不可避免,也存在着缺陷。对此,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利用《史记》时是十分愼重的,他一一作认眞的考辨,对其正确者充分予以吸收,不对者则加以扬弃,并说明理由。如《史记·苏秦传》说到苏秦挂六国相印,联合对付秦国,使「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司马光根据《史记》自己的记载

  • 文章孟津縣沿革(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孟津县 历史沿革 资治通鉴 地方志

  • 文章讓太史公魂歸故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周敬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记》 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典籍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颗是与《史记》齐名青史的《资治通鉴》。前者是司马迁编纂,后者是司马光编著。司马迁与司马光,都崇尙名节、光明磊落、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都为丰富和充实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宝库,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华夏「两司马」。小时读书,就读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讲司马光从小就聪慧过人。但司马光不承认自己是神童,他的成名完全靠的是勤奋攻读、博览群书。据说,司马光睡觉

  • 文章讀通鑑私記——唐太宗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1期  作者:魯立刚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资治通鉴 唐太宗 李世民 史料记载

    ——作者魯立剛充生湖南瀏陽人,教育家,曾任教育應長,現任國民大會代表。本文摘自「讀通鑑私記一書」,副題為編者所擬。——唐太宗殺建成元吉初,元吉勸建成除世民,當爲兄手刃之。建成許以事成立元吉爲太弟。世民從上幸元吉第,元吉伏護軍宇文寶于寢內,欲刺世民,建成性頗仁厚止之,元吉慍曰,爲兄計耳,于我何有。建成擅募驍勇二千餘人爲衞士,又發幽州突騎三百置東宮,爲上所知,召建成責之。會楊文幹謀反,建成與文幹親厚,上手召建成,建成懼,不敢赴,太子舍人徐師驀,勸建成據城擧兵...

  • 文章溫公潛虛擬玄氣圖悟(誤)解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7期  作者:段書立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潜虚拟玄气图 演数 归纳

    温公:司马光。宋。陕州夏县涑水鄕人。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累官端明学士,知永兴军。神宗(赵顼。英宗子)时。极言青苗助役之不便,忤王安石,出判西京御史台。归洛。哲宗立(神宗子,赵煦)入相。新法之为民害者尽改之。卒于宫,赠温国公,谥文正。著有资治通鉴、易说等。注:传诵司马光打破缸的幼儿故事即此公也。潜:藏也,深也。虚:无体。拟:揣度、相似、比象。玄:深隐也,神妙之道,理之微妙。气:生之元,基本元本质。依数字比照,冾与河图吻合古文字与现今

  • 文章资治通鉴》为治道原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邵拓榮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资治通鉴 治道原理 书籍简介

    研究历史重在明忠奸之分,严是非之辨,俾所以鉴往而励来,笔者一生常于治事之余,涉猎史籍,以我国五千余年悠久历史,汪洋浩瀚,其籍册之富繁,不仅无浏览时间,抑且无搜罗之能力,引以为苦。《资治通鉴》系司马温国公竭十九年之精力,专取有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者,恶可为戒者,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共二百九十四卷,以供为政者浏览参研。余以此书蕴萃,皆为治道原理,百世当效法之。惟以文字繁复,非事务丛脞者所能周览。故特利用时间摘取其中圣君贤后忠臣

  • 文章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張乃賡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人物简介 书籍概述 相关评价

    决意改变国家贫穷衰弱状况,起用众望所归的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大力推行新法,光认为王安石改革步子迈得太大,使人们接受不了,加之又重用私心极大的吕惠卿等小人,新法本身又有一定毛病,于是连上奏章,并给王安石去信表示反对新法,还提出不少意见,但未被接受。神宗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后,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便以闲官(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在退居洛阳十五年时期,他闭门著书,继续完成《资治通鉴》的编著。订定编撰资治通鉴准则司马光幼年时即爱读史书,成年后更博览群书。他感到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