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史》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千秋文獻備儲腹中——我國清史學科奠基人陳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許希濂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陈怀 清史 敬业 奠基人

    在我国近代对清史学科研究方面,瑞安籍学者陈怀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早年承传家学渊源,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尤长史学。晚清时,先后担任过永嘉书院(温州),两广方言学堂及两广、两浙优级师范学堂教习。民国初年,一度从政,后任北京大学国史教授。他史学根基深厚,特别是在清史学科研究方面造诣极深,他的史学著作《清史要略》、《中国近百年史要》等,对清宫十三朝历史及近代百年史事的概述,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以史立论,独具见解,史学界称他为我国近代清史学科的奠基人。据

  • 文章清史八贤曾国藩列传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老古出版社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清史 八贤 《曾国藩列传》

    曾國藩。字滌生。號伯涵。湖南湘鄕人。曾氏自清初由衡陽遷湘鄕。曾祖竟希。德望爲鄕里所敬重。祖玉屛。以力田好善聞。父麟書。因苦於學。授徒自給。國藩九歲畢五經。十五讀周禮儀禮史記文選。二十三入縣學。次年鄕試中式。會試不售。留京師。窮研經史。好昌黎韓氏之文。又明年。再報罷。貸百金過金陵。盡以購書。歸而誦習益勤。至道光十八年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散館。授檢討。二十三年三月。大考二等。以侍講陞用。六月。充四川鄕試正考。七月。補侍講。十二月。充文淵閣校理。二...

  • 文章清史的条件还不成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3期  作者:方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修清史 学术界 方速 学术工程

    在媒体上看到,学术界已经把修编清史提上了日程,似乎立了项,唯不知现在是否已经敲响了开场的锣鼓,比如筹划班子,拟订课题。修清史是一椿大的事体,十分浩大的纯学术性的文化工程。多年来虽然时有提及,均不过是停留在某个人的见解成效的层面上。现在忽然作为一项学术工作计划出现了,想来应是经过了充分论证的过程吧!但是,只要客观地想一下,便会觉得现在就着手做这件事,实在是不合时宜的,突然的,或可说是有个猛浪的,因为修编清史的条件还不成熟。按说,清朝灭亡就要满一百年了,依例

  • 文章謝鴻軒教授來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6-25
    关键字: 谢鸿轩 大学教授 《清代徵献类编》 《清代鼎甲录》 清史及清史列传》 书信

    士賢道兄賜鑒屢奉中原文獻如期刋行殊爲難得檢寄貴鄕賢程元章盧士杰二人字照事略見淸代徵獻類編(世界書局本)及淸代鼎甲錄(中華書局)而淸史及淸史列傳(中華本)均未收錄不卜方志中有無較詳細之資料字照用畢希予擲還耑此卽頌文祺弟鴻軒再拜五月四日

  • 文章清史朱次琦传之硏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費海璣 出版时间:1974-03-01
    关键字: 朱次琦 人物研究 人物传记 清史

    第一節 朱次琦先生之生年的考證淸史卷四百七十九儒林傳,有朱次琦小傳,全文甚短,此文未載出生年月日,但言:「光緖七年,賞五品卿銜,逾數月卒。」亦未言享壽若干歲。故無從推知其生年。查伍憲子先生有朱九江先生一百五十年生朝紀念一文,內云:「先生卒於光緖七年辛已,世壽七十有五。」由此推算,朱先生之生年當爲嘉慶十二年丁卯,西曆一八〇七年,民國紀元前一〇五年。伍憲子爲九江先生再傳弟子,其説乃得諸傳聞。但傳聞知識多不可靠,故宜另覓佐證。查簡朝亮有朱九江先生集初刻序。內云...

  • 文章王柏心遺文遺詩及遺札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清史列传 遗文整理 柏心诗作 致左宗棠书 致王家璧书

    甲 一代奇才王柏心的大名,除「監利縣志」外,曾見於「淸史」、「淸儒學案」、「荆州府志」、「道咸同名人手札」、「中國文學家辭典」、及「最新世界人名大辭典」諸書。「淸史」爲王柏心列傳,係經由左宗棠的奏請。據「左文襄公年譜」光緖五年三月載:「是月疏具夏炘、王柏心、吳士邁、吳觀禮事蹟,請宣付史館,許之」。下面,就是「淸史列傳」中所載的王柏心傳。王柏心王柏心字子壽,湖北監利人。道光二十四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旋乞養歸。少以孝聞於鄕里,長博涉經史,肆力詩古文辭。按察使...

  • 文章略談河南省明清民時黃河北三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河南省 明清民时黄河北三府 乡愁乡思 清史 《明史》

    壹、前言:《明史》卷四十二,志十八,地理三,河南省在禹贡豫、冀、扬、衮四州之域。元朝时置河北为中书省,以河南省在江北行中书省,治汴梁路。明洪武元年(一五六八年),分为省,九年以河南省设府八:首为开封府,以下为河南、归德、汝宁、南阳、怀庆、卫归、彰德七府,直隶州——淅川。属州十一,县九十六。区域北自武安,南至信阳,东到永城,西为陕州。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人口:五百一十九万三千六百零二人。《清史》卷六十二,志三十七,地理九,河南省在禹贡豫、冀、扬三州之域

  • 文章明淸史權威孟森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8期  出版时间:1975-03-15
    关键字:清史权威 孟森 北京大学历史系敎授 《心史丛刋》 江南世家

    孟森,字心史,號莼蓀,江蘇武進人,淸同治七年生,民國二十七年一月十四日卒於北平,年七十一歲。氏出生於人文薈萃的江南世家,獲得廩生後,因受鄭孝胥自日返國言行所影響,亦東渡入東京法政大學習法律。一九〇五年返國,隨鄭至廣西龍洲邊防軍參與戎機。在職期間,編撰「廣西邊事旁記」,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一九〇八年任「東方雜誌」編輯。一九〇九年當選江蘇省咨議局議員。民國二年在江蘇第三區當選國會議員。自袁世凱解散國會,乃南下,開始轉向文壇及學術硏究。民國四年「小說月報」刋載其...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