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根》共返回8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峯山李氏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李惺初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峯山李氏 根源

    (注:始祖十一公墓,志斗(像片下端蹲者)提供)山東峯山李氏是一個世冑望族、明淸兩代、代有哲人。實在的計算、就有文進士十三人,武進士二人,文舉五人、武舉一人,拔貢、秀才沒有詳細數字,未計算在內。官至二、三品者就有十五人。從政爲民謀福祉,獲得人民頌揚者如黃河道李湘彩、中牟縣令李其昂等人,他們不但政聲好,而其文學和才藝也超羣。更有以武功平戰亂,以文治輔盛世,上獲君王眷寵、下得庶民擁戴。實爲國家棟樑、邊疆屛障,足以啟發後人,勉勵將來。自渡臺以來,李氏後裔、爲了不...

  • 文章从取消本籍登记谈到 家家立谱人人才能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葉國星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族谱 台湾 寻根

    叶国星谨撰政府已将国民身份证本籍记载一项,取消登记,旨在消弭省籍歧视,促进国人精诚团结,但有感于经历漫长的岁月,将使后辈子孙对祖籍观念日渐淡薄,更不知本身究何所出?自应加以正视。在传统上,中国人有慎终追远不忘本的伦理美德,因此,如何倡导「家家立谱人人才能生」?使我家族的命脉,得以绵延不坠,允为必要之图。过去大陆,提起修谱,是一件大事,数十年才一次,要聘请有名望的宿儒主持,还要顾几位助理,调査族内未上谱的乳名、出生年月日、定辈份、排行,造成底册校对后

  • 文章近代中国军阀政治产生源初探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汪海燕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军阀 军阀政治 经济根源 政治根源

    的特殊政治形态。如果从政治角度对军阀政治的政治性进行分析,那么其特征非常明显:军阀政治的权力控制是军事性的而非制度性的。它无法使军事性的权力向有效的政治制度层面转化。从本上说,军阀政治就是一种既无规则也无价值目标的一种体制,攫取权力本身就是它唯一的目的。军阀政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在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存在长达数十年,是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源的,本文拟分析军阀政治产生的源,以进一步认识军阀政治的本质及特征。(一)经济源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一个经济

  • 文章问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李榮庭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李氏宗亲会 寻根问祖 寻根溯源

    李氏宗亲会」定期办理联谊祭祖活动,余在会服务六年期间,经常有宗亲来或到会寻问祖,谨就我李姓溯源分述如次:一、寻溯源:我李姓中出自他姓者,仅唐朝就有涂、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罗与少数民族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等十六个姓氏的异姓有功之臣被赐姓李。二、得姓始祖:颛顼皇帝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皋陶」断案非常准确,从未出过错,在当时名声很大,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今山西省洪洞县有「皋陶村」「皋陶墓

  • 文章王国璠先生谈台湾同胞溯源追兼论陕西村渊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郭淑敏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王国璠 台湾同胞 溯源 追根

    籍贯台湾的同胞,一般习惯上都以为自己的祖先来自福建省的漳州府、泉州府,或者是从广东省的嘉应州迁徙而来,台北市文献委员会的执行秘书王国璠表示,这种说法并不尽然。王秘书说,除了山地同胞,台湾居民的「」是来自大陆各地。他说,当郑成功擧著反淸复明的旗帜来到台湾时,其文武僚属,几乎有百分之卅,不属于闽、粤两地。譬如荷兰人所著「被遗误之台湾」一书的扉页上,画著郑氏戎骑临海的情景,众人的旁边就站立着一只骆驼。王国璠说,由此可鉴在复台的义师当中,就有蒙古同胞参与。而这

  • 文章抗戰期間江蘇省政(徐海部分)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67-07-30
    关键字: 抗戰 省政 江蘇 游擊根據地

    抗战时的省府,是以苏北做游击据地的。并在中枢避实就虚的原则指示之下,大致由淮阴一迁至盐城境内,再迁至兴化,三迁至淮东,最后,也可说是在胜利的前夕,才退至皖北整编补充的。在敌后八年,于敌匪环攻之下,险阻艰难,自非短短时间内所能罄述。并且由韩前主席已约略报导,而贾辉亭先生也将加以补充,无庸赘词。现在且将徐海方面的情况,就记忆所及,略为陈述。在徐州不守后,敌复在连云港一带登陆。徐海有陇海铁路横贯,为敌所必争之地,而奸匪又企图在苏鲁、苏豫、苏皖各边界建立窝巢

  • 文章明朝、洪应明「菜谭」注疏自序——原版系清道光六年胡信,朴堂氏刻本——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菜根谭》 洪应明 注疏 学者评述

    夫「菜」者,盖寓有甘饴素朴,淡泊自持之深义,而严斥溺于华贵物欲,而自以为高者。融佛道儒三家人生论之传统为一,天衣无缝,其所谈有似宋儒之「语录体」,大有愈嚼弥香余味无穷之槪。溯其源渊,如老聃处世以卑弱谦下为本,知巧守拙,大智若愚。传至庄周扩为天道系统超人思起之大观,汪洋精奇,世多壮其才华绝世。先儒孔子既赞囘之屡空,复称仲由之无愠,而原宪,闵损之徒,莫不以安贫业道闻世。此所谓「君子固穷」,儒门之典范也。佛氏自东汉入华,大乘学者以「予乐曰慈,拔苦曰悲」,以

  • 文章讀書偶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張運清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洪自诚 《菜根谭》 札记

    明末隐士洪自诚先生所著「菜谭」一书,集儒、道、释三家之思想,融会贯通,阐发人生哲理,警人励己,是一本处世语录,人生隽言,而且文句生动,字字珠矶,不仅是一部哲学名著,也是一部很好的文学创作,令人读之,爱不释手,爰摘录数条,加以语译及引申,以供鄕亲参考,期能尝一脔而嗜全味,引起阅读该书之兴趣,则对个人进德修业为人处世,必能有极大裨益。一、原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业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语译:耳中

  • 文章谈蔗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蔗儿 吃法 野菜 四川 简介

    去年在台北,从报纸上读过两篇有关吾川吃蔗儿的文章,讨论名称和吃法。后一篇略带辩证,觉得也不尽然。蔗儿是吾川野菜之中最有名的菜,全省各地都有,各界人士都吃,以手边现有文献资料推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客居夔州时,迄今已千有余年,杜集有驱竖子摘苍耳五言古体一首,专为蔗儿而发感,其诗及注,对于名称药性,洗剥蒙幂之方法,加伴作料等,说得极其详细。往年周开庆先生说蔗儿即是诗经上的卷耳,杜诗注引本草卷耳亦各苍耳,杜甫因采苍耳为诗题。吾川称蔗儿,系采食以为主

  • 文章舂鄉橋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杜泰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台湾同胞 祭祖寻根 枣阳

    返乡祭祖寻李发强、陈玲美乡亲伉俪,应湖北省府之邀,落地接待,前往湖北随州,向炎帝神农诞辰致祭,极为庄严隆重,海内外华人、中共中央及地方领导,都有热烈参与,很是感人。会后又应省府招待,参访武当山。返程途经襄阳,李乡亲伉俪又专程访候胡主席久明、刘局长世秀伉俪、受到枣阳前市长、现任政协主席吴长华、政协李秘书长、作家孙东海、卫光立、环保会长运建立暨亲属等的热情接待。胡主席并陪同返枣、参观新建「刘秀祠」。又受到岳书记兴平各位领导的热情接待。更蒙邱副市长光秀、台办罗主任

共86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