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尚书》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尚书多舛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九夷 馬永濤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尚书 九夷先生 考证 古文尚书

    自孔子刪書,未及二百九十載,即遭秦焚,遂佚。由漢迄今,則爭論不已。國語曰:王室多故。多故,謂多難也。以文義,尚未盡合。其爭論始漢,遂以漢書曰:(伯)夷、(柳下)惠,舛而齊聲。舛,謂乖舛也、錯亂也、庶幾近之,遂取為篇名。

  • 文章尙書君奭篇大義探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尚书 周公之德 召公退隐

    国家将会不祥而终,其关键全在于你召公一人的去留。换言之,即召公一身关系着国家的存亡安危,在此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深加考虑,打消去意呢?所以周公接着说:唉!君奭啊!刚才我所说的那番话,以前你就已经这样告诉过我,[2]由于你的提示告诫,所以我绝对不敢安享上帝赐于我大周的基业而不有所作为,而竟不尽心力地来辅佐王室,我更不敢不永远地思念着上天的威罚,以及人民的疾苦。我想,这样做,才能使人民无所怨尤,无所违悖啊!在以上周公所说的两段言论中,一方面道出了召公原本忠荩不二

  • 文章清代陝西科甲出身之尚侍督撫人物譜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仲天輯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清代科举 尚书侍郎 总督巡抚 名单

    楊素蘊:陝西宜君人,字筠湄,順治三年丙戍正科,累遷安徽、湖廣巡撫。梁鋐:陝西三原人,字子遠,順治九年壬辰正科,選庶常,累遷戶部左侍郞。劉蔭樞:陝西韓城人,字相斗,號喬南,康熙十二年癸丑正科,累遷貴州巡撫。張廷樞:陝西韓城人,字景峯,康熙二十一年壬戍正科,由庶常授編修,累遷刑都尙書。宋朝枏:陝西隴西人,字子蕃,號敬齋,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科,由庶常授編修,累遷都御史。張大有:陝西郃陽人,字書登,號慕華,康熙三十三年甲戍正科,由庶常授編修,累遷禮部尙書。王承烈...

  • 文章簡岸先生治經記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韓穗軒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简朝亮 经学 尚书 人物生平

    陳東塾先生之言曰:「所謂經學者,貴乎自始至末,讀之思之整理之貫串之發明之,不得已而後辯難之,萬不得已而後排擊之,惟求有益於身,有用於世,有功於古人,有裨於後人,此之謂經學也。有益有用者不可不知,其不甚有用者姑置之,其不可知者闕之,此之謂經學也。」又曰:「所謂經學者,非謂解先儒所不解也。先儒所解我知其說,先儒所解不同我知其是非,先儒諸家各有是有非,我擇一家爲主,而輔以諸家,此之謂經學。若隨意涉獵,隨手翻閱,得一二句輙自出其說以駁先儒,假令先儒起而駁我,我能...

  • 文章明刑部尚书徐兆魁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鍾偉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徐兆魁 明代 刑部尚书 人物传记

    余嘗聞黨邑鄕里言:明代末葉,有尙書徐兆魁其人其事,世人皆知有民族英雄,兵部尙書,督師蘇遼之袁崇煥!而不知在該時代。尙有明歷,天啟年間,徐兆魁為右都御史,資政大夫,刑部尙書其人!考之徐氏史譜,徐尙書,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在廣東莞縣,鰲峙塘村,乃現代粤中將領,徐景唐將軍之先祖!出身進士,係明代一理學名儒亦是明代名臣,為人公正廉明,為官四十餘載,不畏權勢,為明當朝,最有正氣,敢言之御史,深得明神宗萬歷皇帝之信任,曾使當時有權有勢之官,皇親國戚,懾於公之公正廉明...

  • 文章尚书洛诰篇大义探讨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尚书·洛诰》 周公 周成王 施政理念 留守洛邑

    壹:前言洛诰:乃成王本武王之意[1],营洛邑既成,王至成周致祭,并请周公留守洛邑之经过,史佚书之以诰天下,故名洛诰。此时周公已反政成王[2],其所以请周公留守洛邑,一则欲与周公共同治理「天下」,再则也是由于情势使然。周公「摄行政当国」[3],达七年之久,天下大定,其虽不居功,然其功实无与伦比。当时诸侯莫不仰慕。而洛邑又居「天下之中」,以周公之德望,最宜居此。由经文中的彼此对话,我们不难看出周公的忠荩,成王的信赖,使我们觉得,也惟有这样的安排,才是最理想

  • 文章禹貢「陪尾」山在那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王保德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尚书禹贡 孔安国 陪尾山 横尾山 浮弋山

    今天(六月十七日)中副刋載了黃谷子先生「學海無涯」一文,文內提到「尾巴」的「尾」音「」,就使我想起晩經禹貢的「陪尾山」來!「陪尾山」這座山名我本來認定是「負」山,就是「浮弋山」。以爲「尾」字乃「戹」字之訛,而不知「尾」字有「」音。在北方雖然俗稱「尾巴」爲「巴」,但我沒有這樣去想,就只認爲「尾」字是「」的訛字。自從拜讀了黃先生的文章,確定「尾」字有「」音,這座禹貢上的「陪尾」山,就可以更證明它是「浮弋山」,解决了孔安國傳解古文尙書的一大疑案。孔傳古文尙書禹...

  • 文章尚书洛诰篇辨疑——兼谈何尊「惟王五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尚书·洛诰》 “惟王五祀” 韩愈 周成王 王国维

    壹、前言尙书周诰之难读,远自唐代的大文豪韩愈,即已发出慨叹[1],而洛诰、乃难读之尤者。宋、王安石、朱熹二儒,皆表示有不可解者[2]。而金氏履祥、于其所著尙书表注中则谓:「洛诰所纪,若无伦次:有周公至洛,使吿图卜往复之辞,有周公归周(镐京)迎王往洛对答之辞,有成王在洛留周公于后而归之辞,有周公为王留洛相勉敍述之辞。」这些「往复」、「对答」、「归周」、「敍述」之辞的先后次序如何?弄得他一头雾水,很难分辨。后来的尙书家,有的避而不谈,而谈论的人,也是避重就轻

  • 文章尚书文侯之命大义探讨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尚书 文侯之命 晋文公 学术研究

    一、前言周幽王乱政,宠爱褒姒,生子名伯服,并立以为太子,同时亦以褒姒为后;竟将原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废弃。因此,触怒了申侯,所以他就在一气之下,联合缯(一作鄫)国与西夷犬戎,攻杀幽王于骊山下,虏执褒姒,尽取周之财物以去。于是诸侯乃就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以奉周祀,是为平王[1]。平王为避犬戎之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东迁雒邑。这时东方的诸侯,以晋文侯仇为首,会合衞侯、郑伯、秦伯[2],以兵相从,安定平王于成周[3]。以晋侯此擧著有功绩,平王乃赐以车马

  • 文章尙書中的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尚书 政治思想 公天下 家天下

    尙書、其本身就是一部政書。儘管硏究尙書的人,對其內容的見解,紛紜不一,公婆各是,然而於其爲一部政書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尙書在政治思想的表現上,愚以爲可分兩大部分:一爲堯、舜、禹公天下的時代,一爲夏啟以後的家天下時代。這兩方面雖然都値得我們後人欽仰歌頌,但是、如就氣度的恢宏,政治措施的純然而公,以及一心一德爲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表現來說,那就有程度上的不同了。最明顯的分別,就是前者爲公天下,後者爲家天下,玆分別略抒管見如後。壹、公天下時代在這一時代的代表人物...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