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字经》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亂話三千」的由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3期  作者:周冠明 出版时间:1997-03-10
    关键字: 王应麟 乱话三千 三字经 孔子

    「既然相差四百年,司马迁怎么知道孔子有三千个弟子?乱话三千,乱话三千!」不由分说,就用笔把这一行抹去了。——因此《三字经》只从孟母讲起。从此,明州(宁波)人听出别人所说的话不实,就斥之为「乱话三千」了。一九九六年为宋末元初鄞县鸿儒,《三字经》作者王应麟逝世七百周年。特将捜集到的民间故事一则,飨之读者,亦聊表纪念之情耳。

  • 文章三字经》作者考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區劍剛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三字经 作者 考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九月七日星期日多伦多新时代电视台播放的一个名为「全球华人杂志」节目,其中一节内容,介绍香港有一间学校用近似从前书塾的教学法,教导小学生背唸《三字经》,看到一班身穿短蓝袍的小孩子,由一位女老师讲解课文。记者访问其中一位小学生的外婆和妈妈,两人都赞同这个教授方法,认为对小孩子有用。年老的外婆说,她十岁时在乡间只有读过四年书,采用同样边背诵边解释的方法,即使到了数十年后的今天,她所唸过

  • 文章我的求學旅程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7期  作者:胡忠恒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三字经 奖学金 孟子 散文

    也是机缘,因为王征助教,去了南京、就阴差阳错的暂代助教,做了野外实习的日语翻译!幸也不幸,而以后的翻译工作,竟也成了作者的长期工作,至于王征?据说是参加了选举蒋委员长为总统的行列!从此就没再回东大。听说他也来到了台湾,但不知下落何方,可惜。远藤老师是日本东北地方福岛县人,幼年在乡间受过了私塾,小学(明治二十年,日俄大战,日本尚有私塾,读的是中国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等。令人惊讶!)中学教育,青年期考入了当地台仙的东北大学,大学毕业曾旅游中国

  • 文章宋代的燕山竇氏及其家風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王德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燕山窦氏 三字经 窦氏世系表 睢阳书院 范仲淹

    中国固有的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在宋代是士大夫家庭垂为家训的。三字经云:「窦燕山,有义方,敎五子,名俱扬。」这个故事,早已家喩户晓。风俗通云:「窦,姒姓,少康之后。帝相遭有穷氏之难,其妃方娠,逃出自窦,而生少康,其支孙遂以窦为氏。扶风人,望出河西。」窦氏在汉代为名族,至宋代只有燕山窦氏一门显赫于当时。北宋燕山窦氏世糸表:窦逊,蓟州渔阳人,官玉田令。思恭,妫州司马。禹锡,以词学有名。禹钧,于周显德中官太常少卿,以右谏议大夫致仕。当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将燕

  • 文章略谈《三字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董握璋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三字经 道德教育 勉励学子 倡导学习

    对于《三字经》,我想讲四个问题。一、为什么叫《三字经》?所谓经,指的常道、规范;指的是历来被尊崇为典范的著作或宗教的典籍;也可谓是道义法则之不可易者,皆谓之经。《三字经》因为是三字一句,所以叫《三字经》。它极易成诵,共三二八句,九八四字,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儿童读物,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相传它是南宋末年的礼部尚书王应麟编纂的。二、《三字经》的内容是什么?《三字经》内容丰富,层次分别,文字虽短,但可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有个中

  • 文章抗日《三字经》幷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趙益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日《三字经 往事背景 内容介绍

    抗战初期,我在故乡文水县原西村上小学时唸的是两套课本,一套是开始时的启蒙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人们俗称三百千三本小书。另一套是一九三九年文水县抗日县政府教育科编写的抗日《三字经》油印本。由于日寇经济封杀,纸张印刷困难,每村学校只发两册样本,同学们互相传抄。我当时任本村儿童团团长。原西村位于汾河东岸,属文水县管辖,离县城六十华里,隔着两条大河,敌人来的机会很少。离祁县十二华里,敌军来时较多,属于敌我交叉区域。为防止敌人扰乱,让其它小同学们也

  • 文章讀趙丕承著(五胡史綱)的感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3期  作者:唐德剛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五胡史纲》 读后感 三字经 回忆往事

    兼论(三字经)中历朝世系的断层记得在抗战前后,我在中国大陆上教中小学文史,那时还有所谓会考制度,中小学生,往往为著中国历史上朝代繁多,次序很难弄得清,而至感苦恼,不特此也,他们有时问一般老师,如班主任或级任导师请教,而班主任和级任导师,也往往不知所对,甚或弄错,使学生们不得其解,我个人当时便深觉奇怪,因为我记得我以前那位带我的,不识字的”奶妈“(现在叫褓母),和他那才读过两年私塾的儿子,对中国史上各朝代的世系,都能倒背如流,为什么我们这批有中学程度的洋学

  • 文章從三百千千到文化大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一絮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传统文化

    运用,故小儿緃识字不多,不能记事写信,遇不识之字可藉注音符号代之,成为方便法门。因而蔑视三百千千为陈腐古董,弃如敝屣,甚且嗤之以鼻,若将浼焉。笔者实不敢茍同,犹视为古来瑰宝,有其文化传承之崇高价值,应善加保爱更予发扬重现其辉煌效益,为幼教植基,盖其对天真未琢,虽不能进晓其义,一经记诵,如白染皂,终身不忘,迨后「开讲」而知之则为进德修业之扎根工夫也。兹将此四者之源流与精义略述于次:一、三字经:余有幸生于耕读之家,八岁自请识字于父,以克难方式裁纸方寸许,书一字其

  • 文章文史探源 三字经原始作者——南宋区适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三字经 原始作者考证 王应麟 区适子 历史记载

    明淸以来,儿童启蒙,家喩户晓之三字经,社会流传至广,其原始作者,相传为宋朝淳祐进士,大文学家、哲学家,浙江庆元府人,王应麟字伯厚(公元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又谓为南宋末年,广东省南海县陈村登洲(明朝属于顺德县),区适子所撰。最近新闻报导,顺德档案馆,藏有三字经句释一册,系淸咸丰九年己未科探花李文田(公元一八三四—一八九五),字仲约编辑,封面为「区适子手著」,文献足征。淸初学者屈大均(公元一六三〇—一六九六),字翁山,在广东新语中:「童蒙所诵之三字经,作者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