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洞”共返回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彭昭恒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窑洞 分布地区 地位 相关简介 《漫谈窑洞》 《北支の窑洞》

    顷阅李汉昌先生:「漫谈窰」一文并见日本随军记者高桥少佐所记之「北支の窰」并附照片,乃对窰有一具体印象,今特为我三晋靑年转译如下,以示不忘老家民情风物之意,并就正我三晋诸齿德长老们:李文:所谓窰就是在土崖上掏挖的土,代替房屋作栖身之所,外貌状如火车隧道,不过身洞口较小而已,居住窰虽如原始时代的穴居,但为我国晋陕甘黄土高原人民所爱好,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习居窰,因为窰可以避风雨灾祸,不须时常修葺而且具有冬温夏凉的特性,在火伞高张,艶阳高

  • 文章張之洞開辦湖北官報的原始文獻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张之洞 湖北官报

    湖广总督官札十六件壬子岁首(民国六十一年),得湖广总督张之官札十六件(另有其他资料多件),一经翻阅,全属湖北试用知县沈宝枢故物,窃以为颇有史学价値,乃不惜重资,予以购进。此中有关于开办湖北官报的官札三件。湖北为长江中游重鎭,是历史上军事、政治之重心,素为执政者所重视。就有淸一代而论,历任湖广总督及湖北巡抚,类皆干练贤达之士。湖广总督府衙设武昌府。武昌古名江夏,位长江右岸,与汉口、汉阳,隔江相对,山冈环峙,形势雄壮,自古为大江中游重鎭。我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之

  • 文章【名人与永嘉】陶公与陶弘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胡文連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陶公洞 陶弘景 天文 历法 医学

    永嘉县大若岩风景区位于白泉乡和桐州乡境内,道书《云笈七篇》称此处为「天下第十二福地」。这里洞府宽敞,林壑清幽,奇石斗秀,群崖争妍,飞泉喷泻,峰峦秀观,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大若岩风景区面积五十华里,一百七十多个风景点,陶公为浙南最大的石室,「千仞绝壁,一中开」。乾隆年间施元孚所著的《游大若岩记》中对该作这样的描述:「将至,见其山自西来,薄溪浒,哆然口张,若临流欲饮状,入则高广如屋。「高五十六米、宽七十六米、深七十九米,可容纳数千人。冬暖夏凉,四季

  • 文章张之与海南(一八八四~一八八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蘇雲峰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张之洞 海南 攘外 安内 善后

    前言我写这篇论文的原因有三:一是我对张之更与海南均有兴趣,且已作过一些硏究。二是我发现淸代历任两广总督中,没有人比张之更关心海南的国防、资源、人民与历史文物。三是张文襄公全集中,留下相当丰富的有关海南的资料。换言之,基于历史兴趣与史料的考虑,很早就已选定了这个题目,今天利用近史所召开淸季自强运动硏讨会的机会,完成了我的心愿,也觉得颇有收获。张之(一八三七~一九〇九)之出任两广总督,是因为中法越南之战的关系。这场战争发生于光緖九至十一年之间。张之

  • 文章阜新瑪瑙雕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9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玛瑙 宫廷贡品 《清实录》 《水濂

    深厚,七六〇〇年前的查海遗址中出土了用玛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说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玛瑙和使用玛瑙的人群。从辽代开始,阜新民间就有采集、挖掘、加工玛瑙的生产活动。到了清代,阜新地区玛瑙业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阜新玛瑙已成为宫廷贡品。据出土文物证明,早在辽代,阜新的玛瑙业已十分发达,辽墓中出土的玛瑙酒杯、玛瑙围棋、项链等,质地上乘,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令当今人惊叹。据《清实录》史书中「宫廷琐事」载:「开挖窑十六,窑工千人,南部设有商邑。」「相传

  • 文章神鹰护一书中之——闵大老爷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尹昌宗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闵大尤 《神鹰护 瓮安县

    ①看人不要以衣冠取人,(貴州俚語叫「斗篷底下看不出人來的」)。②為富要仁,閔大老爺雖家大業大,對窮人不摳不削,做到「寬以待人」故能得道多助。③據台北市貴州同鄉會副總幹事甕安籍梁偉鄉長說:閔宅舊院現已改為鄉公所。

  • 文章清末開發海南地利始末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清末 海南 开发 张之洞 奏折

    始建琼文会馆。光緖六年琼州华侨六十九人发起建琼州会馆于新嘉坡,迩后自光緖十年至三十年,西贡、曼谷、顺化、吉隆、金宝,均有琼州会馆之建立,海南人民经济活动,逐渐占有华侨重要之地位。时满淸政府蒙鸦片战争以及甲午辛丑之失败,鉴于内政不修,外侮日亟,曾、左、李以来的洋务运动与张之的「西学为用」之说,大有提倡之必要,故当时办洋务与农矿之设,极为当局所重视。原海南农林矿利,久为中外所注目,乾隆四十七年间,昌化水头村,曾有邑人集资采矿,压死工人,曾报官立碑禁止。同治四年

  • 文章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口述歷史 張知本先生訪問紀錄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沈雲龍 謝文孫、胡耀恒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张知本 口述历史 张之洞

    吾鄂江陵張知本先生、字懷九,鄉人皆以懷老尊稱之,於兩湖書院肄業,日本法政大學畢業後,參加辛亥武昌首義,曾任同盟會湖北支部評議長,鄂都督府首位司法部長、國會議員、湖北法科大學、上海法政大學、北京朝陽大學等校校長,及湖北省主席、國民黨中央黨部民衆運動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立法院憲法草案委員會副委員長、司法院秘書處秘書長、行政法院院長、司法行政部部長、國大代表、總統府國策顧問、資政等職,為我國著名法學權威。編此附註。

  • 文章废纸成国宝?受尽千磨百折的藏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王瓊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藏经洞 敦煌文化 考古 左宗棠

    藏经」的发现!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史上莫大的贡献!也引起全球考古界与汉学家的兴趣和重视!掀起「敦煌文化」热,但是「藏经」的发现经过?却很少人注意,当然;说来话长,需从「左宗棠定新疆」开始说起。●左宗棠湘军遍西陲淸光緖四年(西元一八七八年),左宗棠率湘军平陕西、甘肃回乱定新疆之后,凯旋班师,有少数湘军官兵被当地挽留聘用,新疆靑海河西走廊包括:武威、甘州、肃州、哈密、安西、西宁、兰州、敦煌曁千佛洞一带都有,可说是湘军子弟遍西陲,其中有两位二十岁的年轻人

  • 文章窰与正名之辩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光裕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窑洞 入境问俗 冬暖夏凉

    阅读陕西文献第三十期王克明先生「陜人说窰」大作后,使我鄕思萦绕,久久不能自己。尤对王先生为「窰」提出正名的高见,非常佩服,同感之外,特擧双手赞成。我虽没有看到中副所刋载「窰风情」那篇文章的详细内容,但凭「窰风情」这个题目的字眼儿,就有糟塌人的成份在里面!中国人一向有入境问俗之雅,我西北冬暖夏凉的窰居,何辜而被他人换(唤)成寒窰加洞房的「窰」?这样一搞,不但把整个儿大西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的生动朴实画面,被涂抹的不堪入目,更使西北原来

共53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