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鱼米之乡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鱼米之乡菜肴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9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浙菜 杭菜 风味小吃 鱼米之乡

    浙江位於東海之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境內有平原,有山區,丘陵綿延,江河縱橫,湖泊水庫,星羅棋布,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物產非常豐富,素有『魚米之鄕』的美稱。加上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因而浙江的飮食業亦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烹調之術本於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種族,則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中國烹調之妙,亦足以表明進化之深也。』這就說明,菜肴亦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種反映。浙江的烹調技術,古來就非常考究。早在漢代,《史記•貨殖列傳》...

  • 文章最好是我鄉

    来源期刊:《浦東》 第5期  作者:乃凡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诗词 鱼米之乡 张堰镇

    山廬好,春轉歲初朝,魚蟹邨中聞爆竹,鷄豚社裏聽餳簫,風軟紙鳶高。山廬好,農事試秧田。羣鴨暖浮紅掌逸,萬蛙爭鬧綠衣翩,車水上平阡。山廬好,人靜夜乘涼,槐影移窗偏漏月,蓮苞含蕊自聞香,更喜切瓜嘗。山廬好,陣雨起晴空,荷蓋高張珠滴瀝,桐音微戛玉琤琮,炎暑散淸風。山廬好,滅燭起簾鈎,螢火隨風飄葛帳,蟲聲如雨上高樓,一榻臥深秋。山廬好,秋氣總澄鮮。幾架豆花風細細,半湖菱葉露娟娟,涼意不能傳。山廬好,蔬食莫憎嫌,蔔尾經霜梨片嫩,菠根壓雪薺兒甘,自種自家甜。山廬好,畎...

  • 文章湖州的珍饈名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潘劍倚 出版时间:1985-02-10
    关键字: 湖州特产 鱼米之乡 名肴小吃 历史背景

    湖州地屬濱太湖沃野千里的魚米之鄕,物產豐富。自明嘉靖年間沮溪潘氏二世祖先大復公,因嚴嵩當道奉父季馴公命不出仕皇家,還鄕從事蠶桑事業。他糾集太湖邊男女在沮溪潘氏家鄰近的常田圩,實驗他和季馴公十年硏究所得的改良養蠶、栽桑、繅 絲、紡織等技能,使每一男女都有自食其力之能。因之農民除春耕一期外,家家養蠶,家家婦女都擅長於繅絲紡織。趙子昂二十四首耕織圖五律詩中,有一首六月織云:「釜下燒桑柴,取繭投釜中。纖纖女兒手,抽絲疾如風。田家五六月,綠樹陰相蒙。但聞繅車響,遠...

  • 文章故鄕情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1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7-12-10
    关键字: 故乡 思乡 鱼米之乡 古刹 出生地

    故鄕風貌綿如畫,故鄕人文名天下,故鄕溫情暖冬陽,故鄕素稱魚米鄕!風風雨雨春常在,花開花落草木生,八橋流水魚蝦多,古剎寺廟香大盛!千山萬水隔重洋,日思夜想念故鄕,落葉歸根己無望,思鄕只有在夢鄕!故鄕是我出生地,故鄕留有足跡在,故鄕常繫在心田,故鄕情懷永難忘!(注:(王日曦治印))

  • 文章故鄕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4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8-03-31
    关键字: 故乡 诗词 鱼米之乡 落叶归根 思乡

    故鄉風貌綿如畫,故鄉人文名天下,故鄉溫情暖冬陽,故鄉素稱魚米鄉!風風雨雨春常在,花開花落草木生,小橋流水魚蝦多,古剎寺廟香火盛!千山萬水隔重洋,日思夜想念故鄉,落葉歸根已無望,思鄉只有在夢鄉!故鄉是我出生地,故鄉留有足跡在,故鄉常繫在心田,故鄉情懷永難忘!

  • 文章千秋歲 憶容城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姜獻廷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千载容城 鱼米之乡 人杰地灵 离雁难归

    洞庭邻比,原上翻霞帔。鱼读月,禾飘穗。地灵人杰出[1],天宝龙光刺[2]。鄕土乐:喧哗竞渡[3]偸看戏[4]。蓦地琼瑶碎。惆怅天亦泪。抛简踱,凭栏企。云深桑梓远,雁杳音尘闭。分夜后:街头那热[5]还呼未?[1] 本县为伍子胥故里。[2] 出县城东门,有一条笔直道路,状如剑刺,说是「土剑凿东门,…………」。[3] 每年端午节,县各地都划龙船,尤以县城里分紫龙、凤凰两方,在西门渊或黄高桥处后河,对阵比赛,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4

  • 文章小浦東從軍記

    来源期刊:《浦東》 第11期  作者:袁東林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鱼米之乡 金山卫 抗日战争 失学青少年 少年兵

    我們浦東一帶地方可說是『魚米之鄕』所以浦東人穿二尺五的是很少很少可是中日戰爭開始那就大大的不同了,日軍從金山衞登陸占了浦東我們的魚米之鄕,受日軍之橫行,從金山衞一直往北至上海的吳淞口,三五成羣的日軍橫行不法,搶刧強奸等………老百姓受戰爭之災到處如此,弄得雞犬不寧,鬼哭連天,農、工、商多數失業,少年人失學,我們浦東人受這種豪刧眞是想不到的苦再加上地方上之游手好閒之輩,也趁火打刧使老百姓更苦得走頭無路,從此百事全出,因爲地方政府往內地遷移,地方沒有人管理,街...

  • 文章宋劍湖玉爪蟹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2-12-15
    关键字: 宋剑湖 玉爪蟹 鱼米之乡 梗米 吃蟹禁忌

    我們的家鄕,在京滬線的中心點,北臨長江,南濱太湖,沒有險要的山坡,沒有崎嶇的道路,一片平原;處於太湖地區,物產最爲豐富,並甲於全國。家鄕是產米之區,產量够不上兩湖之多,而品質方面,要比兩湖來得精良,煮成飯來,柔順軟熟,芬芳四溢,京滬兩地,提到常州的梗米,沒有一家不受歡迎的。人家稱我們的家鄕,是魚米之鄕,誠非謬也。我們生長於此,是感很幸運,而爲一個常州人者,亦覺很自傲;因爲我們家鄕,在天時地理上,以及生活享受上,都要比其他地方强得多,愉快得多!單以食道一事...

  • 文章月是故鄉圓

    来源期刊:《浦東》 第3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75-12-0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鱼米之乡 民风朴实 船只种类 小火轮 脚划船

    有固定的航线,时间,码头;大都是由上海串通浦东各鄕鎭,前面轮船,后面拖着木船,视乘客多寡,二三条不等,票价以距离远近而定,有官舱统舱之分,官舱的座位在轮船上,统舱的座位在拖船上。通常由起点到终点至少要半天时间,闷坐不免无聊,船家为替旅客解闷,舱中放上小方桌,邀集同好,占据四方,一百三十六出盒,八圈下来,目的地已到,眞是妙不可言。2.航船:是较大型的木造船只,以橹为动力,虽有左右二橹,行动仍是缓慢,每小时只能航行三、四里,都是用作货运,由各鄕鎭到上海,代客装运

  • 文章昔日洪災區 今天魚米鄕——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始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楊濟民 駱名偉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导沭整沂水利工程 导沭经沙入海方案 鱼米之乡 劳动模范

    導沭整沂水利工程是新中國建立前,經中共華東局批准,在華東水利部主導下,責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執行的一項大型水利工程,也是當時全國施工最早的一項水利工程。導沭,即是對老沭河進行疏濬和改道。老沭河又名茅河,發源於魯中沂蒙山區,南北走向,經莒縣南流,過郯城、新安鎭(今新沂)入蘇北大沙河,經沭陽境內,入青伊湖後折向東北,流入薔薇河,自臨洪口入海,呈C字形,全長兩百多公里。沭河上游係山嶺地帶,下游地勢平坦。河水從山谷流下,湍急異常。每年入夏時節,雨水旺盛,洪水洶湧而下...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