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人物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郁慕明向郝柏村沉痛指出「民意流氓」壓迫官員「台獨論調」源於四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2期  出版时间:1990-10-15
    关键字: 郁慕明 郝伯村 社会风俗 政治人物 军校

    政治人物争权、企业人士夺利乃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政治人物不仅要争权,私下还要夺利,这样的政治人物必定会带给社会风俗「薄」的一面,行政主管有责任主导风俗「厚」的一面。本席要请各部会首长,在你们的工作经验中,有没有民意代表挟民意以自重,藉以达其私心之所遂?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官员都能眞正负起责任,不必担忧某些民意代表的私心,应以社会大众所期待的目标——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与清廉的民意代表为依归,唯有如此,全国民众才会更支持郝内阁。本席尤其要挑出交通部、衞生署及经济部等部会

  • 文章小幽默集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乡野趣闻 社会风俗 人物回忆

    兩嘴三耳呂小姐:「請你爲我,找個與我相對的男友」。婚姻介紹所職員:「呂小姐,我們的電腦,認爲妳多了一張嘴說話,所以,替妳找個姓聶的男子配妳,他有足夠的耳朵,聽妳嘮叨」。無中生有黃大夫是專攻不孕症的婦產科醫生。他行醫多年,嘉惠衆多久婚不孕的婦人。一日,某位感恩的病人,送來一塊匾額,以表謝意。上書:「無中生有」。生日快樂農曆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誕辰。媽媽帶著我和五歲的小妹,到廟裡燒香祭拜。到了目的地,只見求神保平安、發大財的人,擠得水泄不通。大家拿了香之後...

  • 文章中秋節雜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9期  作者:吳嘉仁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中秋感怀 风俗习惯 人物回忆

    些人在外重结了丝萝,匹配了鸾俦,得意忘形,连自己的年纪月生恐已记不起来,几乎变成像陈世美、蔡伯喈一流人物,要知道关在大陆铁幕里,像秦香莲、赵五娘一类的太太们早晚还是要找到他们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家鄕陷匪,我结婚还不到两年,夫妻恩爱,生了个孩子,我逃了出来,坚持**不灭,誓不囘家,更不再娶,所以三十多年来,还是飘零一人,对此皓月当空,看到街头上一片喜气,想起家中妻儿,怎不感慨万千,倍觉凄凉。眞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团圆聚

  • 文章私塾時代趣事的囘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康雄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私塾趣事 人物回忆 地方风俗 拜师

    遜淸光宣年間,各縣城市中,俱先後創立學校。可是鄕村地區,尚付闕如,若要附近求學,非進私塾不可。筆者五歲那一年,先君延聘一位宿儒蔣雪舫老師來舍授課,特闢西廳作為課室,廳旁房間作為老師下榻之所,三餐茶水,飭傭按時送去。除筆者及大姊外,尚有本房內堂兄姐七人附讀,全年束修,僅有大洋十二元。為使老師增加收入,兼收附近外房及外姓子弟十數人,每人年納贄敬小洋四角至六角。學童總數,雖然時有增減,平均人數,總在二十餘人之則。一般私塾,啓蒙課本,必自「三百千」開始,由淺入深...

  • 文章新年新回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趙慕程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人物感怀 春节风俗 春联

    今年的春節前,也就是去(17)年農曆十二月二十日以後,正是大家忙年時期,凑巧綿綿小雨或大或小的一連下了十多天,還未放晴,使得大家都冒着雨去忙年。眞叫人有點掃興。想不到大年初一還是一樣的下,大家只好都躱在家裡,孩子們都不要大人指點,他們都會自尋娛樂。老年人觸景生情,總不免會有些囘憶,有了囘憶就會有感想。我看到貼春聯,就囘憶起當年爲人服務寫春聯一段情景。不禁有無限感想。談到寫春聯,是始於何時何人?愧佘才疏學淺,在很多古書上也查不出根源。我想這不外乎是大家因過年...

  • 文章迎神賽會

    来源期刊:《浦東》 第1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故乡风俗 迎神赛会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是圆形的筒状物,「旗牌」,是长方形的。「万民伞」,是圆顶的伞,这些都是以绸缎为底,绣以图案,附以竹竿,提着或肩着,数目相当多,颜色以黄和红为主。另外一类的行列是属于「阴曹地府」的人物了。其中有「白无常」和「黑无常」,都戴着纸做的尖帽,手摇扇子,拿着铁链,伸出舌头。「无常」是职司把活人捉到阴间里去的,所谓「无常一到,性命难保」。还有一种是「夜叉小鬼」,他们赤着膊,穿黑色裤子,脸上涂着黑色,手里提一柄铁叉,叉上有铁环,摇动时「铛铛」作响。当人变鬼后,夜叉便要用铁叉

  • 文章在利比亞政府服務之甘苦回憶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7期  作者:朱登皋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利比亚见闻 民情风俗 治安良好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前言民國五十四年初,余承交通部與外交部及我國駐利比亞王國大使之安排,應聘擔任該國交通部高級顧問。同年四月五日偕同內子與兩男兒,由台北經香港、曼谷至羅馬,各停留二至三日,稍事遊覽至十二日飛抵利國首都的黎波里市。次日,拜會我國駐利陳大使後,即分向利國聘請外籍專家之開發部,與將服務之交通部報到。余之工作對象,為商港之擴建,及航政制度之建立,經指定辦公地點在其全國港埠機關PORTS & LGHTS DEPARTMENT,以易於聯繫。自到任之後,期間所訂契約,迭經延長至利國革命之後,政...

  • 文章故鄉搜異之一:輪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影隻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社会风俗 民间文化 人物回忆

    前,不再动弹。叩开山门,叫出现住住持隆眞,向其说明原委,隆眞初犹不信,迨其亲自向猪以其师生前事实询问,猪或颔首,或摇首,印证不爽,乃不得不信,遂引入山门,猪则绕越数进天井,直到方丈室门外卧止。郭和尙圆寂后,该方丈室即在外下锁,数年未曾开启,至此,隆眞始将旧方丈室重开,猪进入栖止,隆眞日进三餐,师礼待之,远近闻知,欲来一觇怪异者,非身份特具人物,庙方咸予拒绝,盖僧人轮廻入畜牲道,实非体面之事。四民国三十二年,夏秋之交,**滨海大队与其他番号匪军约数千之众,一度窜踞

  • 文章古嚮水口第一景觀——鰲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徐錫山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鰲魚 区域风俗 社会文化 人物回忆

    人心惶惶。在那蒙昧的年代,人们企求消灾,惟有求神。当时地方上头面人物,特地从外乡请了一位威望极高的地理先生来看风水。这位先生说:「向水口是一块乌龟宝地,你们看,四面低洼中间高,这高地正处在鳌(大龟)背上,又靠近九龙港(即洪桥港,今向阳路),如今一时邪火太旺,故而生灾,须引水克火,才能消灾。要想引水,须竖起「鳌鱼」神像,才能引得水来。于是在地方头面人物的发动下,各商号集资按上面所说尺寸,竖起了「鳌鱼」。总高十丈六尺六寸,意思是喻指一年中的六月初六日,是佛教中的晒经

  • 文章家住海州秦東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江堯禹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区域历史 秦始皇 海州风俗 人物抒怀

    云云。我觉得这话过于偏激。不错,秦始皇是一代暴君,但他灭六国,统一天下,留下了郡县制、度量衡和万里长城是功不可没,彪炳后世的。历史在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岁月使它冷却凝固,是与非、功与过就摆在那里了。我们在回过头来审视历史的时候,还得持冷静的态度,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评议历史人物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画是国粹,手法都是大写意;看东山大佛,只有从远处看,越模糊越能看出睡姿。观秦东门,觉得它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和古城其它景物把海州整个人文背景勾织得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