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音韵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音韵新考编辑说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王潔心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中原音韵新考 音韵学 学术研究 编辑说明

    ㈠「中原音韵新考」是河南商邱宋逸民先生,生前根据元周德淸的「中原音韵」所致力考证修订而成的心血结晶。书中许多石破天惊的创见,和历来音韵学家的观点迥异。可惜一九七二年(民国六十一年)十月,该书资料虽有尙未动笔之际,宋先生病逝香港,致使是项极具学术价値的硏究工作,不得不为之中断。直至十四年后,一九八六年(民国七十五年)春天,我在日本居住,闲中重阅该书遗稿与有关资料,竟然发觉自己对于这些素所陌生的资料,如有所悟。不禁忆及宋先生生前对于本书所抱的期望与热忱;再看

  • 文章發揚《粵語》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陳光華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粤语 中国古音 音韵学 入声 方言研究

    作者簡介:陳光華,廣州私立珠海大學文史系肄業,國立中興大學行政學系畢業,調查局專門委員退休,平日專研國學,尤對易經有深刻研究。現著有「周易集釋辨正」一書,即將出版問世。敬希海內外學者不吝賜教,是所盼!

  • 文章詩作淺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江右蓮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诗作 平仄音韵 诗的沿革 绝句律诗

    詩的學問太深藏,亦太廣泛了,如要論詩,非有博古大學,不克勝任,我寫淺略,是供我們初學者,互相交換意見而已。首先我想約略談談詩的沿革,詩在中國文學中,可說是中國文學中獨特的瑰寶,它有「正得失,明治亂,美敎化,移風俗」等多種功能。我國最古文學是詩經,凡三千篇,孔子刪爲三百十五篇,分國風、小雅、大雅、頌等四體,歷經朝代變遷,詩的體裁,也各有不同改變,唐詩、宋詞、元曲,以及現今之新詩,應當均可以詩名之。自有詩史以來,唐爲最盛時期,絕句、律詩,是唐時最美妙的詩體,...

  • 文章漫談河南曲子(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音韵 曲谱 宾白

    七、音韵曲调要是曲子戏的躯壳,那麽音韵就成曲子戏的灵魂。它能凭借歌喉协调音乐,扣动听众每人的心絃。使他们淘醉迷离于悠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的随着曲律来移转每个人的情緖,甚至于使其废寝忘食,来回味依恋它。现在分作韵法和读音两项来说明:一、韵法—曲子戏脱胎于鼓子曲,它每出所用的韵(韵脚)自然是取法于鼓子曲。鼓子曲中分两派(即南曲和北曲)其韵迥然不同。北派遵守「一辙韵」,一辙韵是取元周德淸的中原音韵,韵目中一韵的字,前后不变如出一辙。虽缀牌调多少,用韵全不例外

  • 文章王谷(韵山)先生论音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資料堂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王谷 人物简介 音韵学 概述与研究

    CDEFGAB与中国之宫商律亦相符,及今之西乐所用七音亦同。音韵学中之「等韵」学家,分声为喉、牙、舌、齿、半舌、半齿七类,亦曰七音,但与宫商等七音为两事。宫商等七音既为音乐学,故七音应配以七律之器,即黄钟为宫,大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征,南宫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征。至七音够用与否问题,余于此学没有硏究,不敢决定,不过想乐律之音之高低,是以音波长短为准,故有高低之别,如再高再低,即又成一套卜レ三フソラチ之别,似此七音已够用,但此系余臆测,未敢知也。此类学问

  • 文章趙元任的音樂傳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1期  作者:金慶雲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赵元任 音乐 诗歌 音韵 格律

    立下了典范。以语言学大师的专识与敏感,他对词曲音韵的配合有非常精细的处理。事实上这是取白话新诗入歌,作曲者必须面对的大课题。因为旧有诗词格律既被打破,作曲者不能也不愿再用旧有曲调,传统歌乐中平仄韵脚的词曲对应关系便不再存在。在用西洋曲调塡中国歌词的学堂乐歌和李叔同时期,似乎并没有太意识到这个问题。即使有所考量,也是以词就曲,而非以曲就词。赵元任以他对声韵本质比前人有更精确的认识,迎接了这个挑战。在这方面,直到今日也少有作曲家如此用心。他的滑音、装饰音的运用

  • 文章溫州話風雅篇(6)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方言 音韵 古越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拉丁語更神秘的古越語浪漫民歌我曾經表述過這樣的觀點:溫州地區向漢文化的飛躍是在西晉末永嘉南渡開始,是永嘉南渡的北方移民帶來了中原的漢文化。那麼,永嘉南渡以前的浙南地區情形究竟如何?永嘉南渡以前的東甌語是怎樣的?這幾乎成了不解之謎,因為古甌語與古漢語不同,既沒有書面文字,又沒有如現代的錄音帶之類傳下來。居然尋到一條線索!漢代學者劉向編撰的《說苑》,為古越語留下語音記錄。《說苑.善說》篇記載:鄂君子皙”泛舟於澌波之中“,”榜枻越人擁楫而歌“,歌是這樣唱的:...

  • 文章松竹堂文集——詩詞韻詮序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松竹堂文集 诗词韵诠序 古典文学 七律 音韵学

    江上渔父,山中樵夫,在壮濶的天地间,过著与人无争、遗世独立,别具一番生活情趣。不足为外人道也。麈敎后生,传道、授业、解惑。三台桃李,花开灿烂,结实累累。功成而身退,避居东山,泉石啸傲,月下松间,淡泊逍遥,闭户读书,亦另有更深一层的人生境界。绛帐落幕,著作等身,闲赏风月,不涉庸俗,富贵于我如浮云。争脱困扰,菽水园蔬自供,生计无虞,要比金紫渔樵又如何呢。张君祚祥、字忠语。原籍萧邑。既联姻娅,同列桑梓。饱读经史,雅爱诗文,尤擅长音韵学,独步当今。黄钟律吕,宫商

  • 文章從中華民族「詩的國度」説開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郭如月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诗词 诗词音韵 诗词大展

    传统诗词历史辉煌的高度出发,坚持科学设目,做到音韵交融,确保汉语拼音方案的贯彻实施,推动普通语音的深化和普及。本着这一思路,笔者提议:彻底排除「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的干扰,设:A·ㄚ(啊) O·ㄛ(喔) E·ㄜ(鹅) AI·ㄞ(哀) EI·ㄟ(威)AO·ㄠ(熬) OU·ㄡ (欧)AN·ㄢ(安) EN·ㄣ(恩) ANG·ㄤ(昂)ENG·ㄥ(鞥) ER·ㄦ (而)—·—(衣) U·ㄨ(乌) Ü·ㄩ(迂)YE·ㄝ(耶) ZHI·ㄓ (知)CHI·ㄔ(蚩

  • 文章漫談客家話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李欣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客家话分支 祖先与方言 中原古音韵 李白《陌上赠美人》 蒋捷《女冠子》 语音变化 龙岩梅州汕头讲法 俗谚道理 客家话传授

    一音之转。可见,客家话和许多方言一样,都是同一条籐上的瓜。三客家话既是汉语的一个分支,尽管岁月流逝,但仍保留了许多中原古音韵。如李白写的一首诗: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笑指红楼是妾家。又如宋代词人蒋捷塡的一首《女冠子》: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镫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嬾意怯,羞与蛾儿争耍。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牋银粉砑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