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雍正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歲寒軒老人軼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79-05-15
    关键字: 吴朝聘 雍正 岁寒轩

    吴朝聘字季征,其先世自歙迁朐,代有隐德,季征于雍正初,筑室云台山之阳,名曰:岁寒轩。授经课士,乐道安贫,居恒不能擧火,怡如也。其诗清新脱俗,辑为「岁寒轩集六卷。」尝游建陵(今沭阳),旅舍得遗金三百,坐守经旬,待其人而归之。返家后感异兆,夫人年已五十,生季子,颖异逾常儿,读书目下数行,及长,从事鹾业,不废书史,家日隆起,乡人咸谓积德之报也。长孙恒宣,字来旬,著有云台山志,郁洲山人集,刊行传世。(吴洽民稿)

  • 文章雍正大帝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8期  作者:文得三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台湾电视剧 雍正大帝》 随感

    雍正凶残何日休,一生怨恨与情仇。忌忠不顾柯羹义,痴爱难消凤蝶愁。武祖传经遭血滴,胤禔让位死宫囚。皇权帝位何堪贵,骨肉相煎阿玛忧。注:此予观台视连续剧「雍正大帝」有感而作也。柯羹:指隆柯多及年羹尧。隆为雍正把孤之舅父。年乃雍正结拜兄弟及辅雍登基之大将军。凤蝶:乃孪生姊妹晓凤晓蝶也。雍正痴爱猿女晓凤。因曾为娼妓,不合交往,为康熙赐死。雍正后移爱晓蝶,而晓蝶乃年羹尧青梅竹马之情人,雍竟夺之而为妃。因用情过深,致祸延宫庭。武祖:因武功高强危及少林寺,为少林住持囚

  • 文章隨筆二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常店镇 土匪猖獗 朱批谕旨 雍正皇帝 黄廷桂

    百八十丈东西二门二道濠沟咸丰十年孙连城倡修。」孙学洙,丰县孙集人,拔贡生曾任睢宁、濉溪县儒学教谕。话封武德、昭勇将军。昭勇砦、昭勇小学,为孙氏后人,怀念先贤而名之。二、朱批谕旨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康熙的三十五个皇子中,排序老四。初登帝位(据说他的皇位是动了手脚得来的),为了巩固其领导中心,凡具有威胁他帝位的王兄王弟及重臣,都次第清除。其人心狠手辣,刻薄寡恩。平生杀人不少,结怨也多。故其死也,有谓病死,有说被刺杀枭首以去,传说不一。但在治国方面,他日

  • 文章从「后宫甄嬛传」看雍正帝的情爱生活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0期  作者:袁公瑜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雍正帝 《后宫甄嬛传》 钮祜禄氏 乾隆

    在国人的心目中,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君主雍正帝,由于其登上帝位,并非由康熙帝在生前公开指定,因此尽管其大开大阖的施政魄力,在康雍乾百多年盛世里,扮演了至深至远的承先启后重任,但其夺位的谣言,却从他登基那一天起,就不曾间断过。更有甚者,伴随夺位之说衍生而出的贪淫好色、圈兄屠弟、兔死狗烹诛杀隆、年及施行特务统治的争议,更在后人的心目中留下冷酷无情的形象。这位兼具学养与才智,能力可跻身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圣主明君,真是一位好色贪淫一无是处的皇帝吗?历史上,满洲人

  • 文章崇德吕留良案与雍正的“大义觉迷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袁建禄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吕留良 雍正 “大义觉迷录” 文字狱

    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文字之祸,最为惨烈,所以用恐怖手段,以鎭压汉人的民族思想,淸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文字狱,其著者如庄廷鑨的明史狱、戴名世的南山集狱,吕留良夷华之狱,齐周华狱,徐述夔狱,澹归和尙狱等,尤其以乾隆一朝的文字祸为最酷。乾隆是生性怪异之人,他又深沐中国文化,能诗善书,最爱汉人的文学,又提倡程朱之学,但另一方面他自己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深怕汉人反淸,又怕满人汉化,看来似乎他的政策非常矛盾,其实他深深了解,与爱好汉人文化高,遂更怀畏忌之心,往往因一字一辞

  • 文章乾隆、李衞與花神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7期  作者:羅以民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雍正王朝 李卫 浙江博物馆 花神庙

    电视剧《雍正王朝》收场之后,杭州某君在报上铺陈了一通李衞督浙的政绩,提出要为李衞在西湖旁塑像。其实有一个皇帝就是坚决反对给李衞塑像的,那就是雍正的儿子乾隆。李衞死于乾隆元年十月,他最后的职务是直隶总督。李衞临终,乾隆这位青年皇帝曾派太医前往诊视。李衞死后,谥「敏达」,给他的表扬状里有「实心办事,宣力封疆,勇往直前,无所瞻顾」字样。可是,无论是《清史稿》还是《清史列传》的李衞传都记载了李衞在杭州为自己塑像的事,然而案发却是他死去的四十五年后。一七八〇年,已

  • 文章一方石碑記載的歷史及意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陸峰波 鄒冬珍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万泉县文庙 《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 年羹尧 雍正

    山西省万荣县万泉鄕政府驻地,为原万泉县文庙。文庙前立有一座高二.六米、宽一·一米的螭首龟趺石碑,称《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此碑是清雍正三年(一七二五)为记载朝廷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发动武装割据判乱一事所刻,与康熙四十三年(一七〇四)三月立的《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四月立的《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五月立的《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并称清初四大平定御碑。《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载内容为:清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顾实

  • 文章無錫四狀元抑五狀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9期  作者:王道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无锡状元 金匮县 顾皋 历史轶事 雍正年间

    最近同鄕有来信问我,鄕讯三十八期载「无锡四状元」,是否还少掉一位?大家认为我们无锡从宋朝到淸朝,不止出过四位状元,还有一位出身贫寒,性情乖僻,年靑时因穷得无法可想,在大除夕要想到绿灌庵里去上吊寻死,留传给后世许多趣闻轶事,大名鼎鼎的状元顾皋,(北鄕张泾桥人)未曾把他列入。对的,照现在来说,我们可称「无锡五状元」;不过其间有一点小出人要加以说明,按邑志所载,顾皋是淸乾隆六十年顺天榜羊酉恩科状元,但吾邑于淸雍正四年已把东北境划为金匮县,民国成立又复合倂为无锡

  • 文章武進民間故事白泰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2-10-15
    关键字: 武进 民间故事 白泰官 雍正年间 奇闻轶事

    雍正年间的八大剑侠,名满天下,白泰官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常州东门外白家桥人,精内外功,飞簷走壁,神出鬼没,江湖上提到他的名字,没有个不知道的。他一向在外保镳,留居在本县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他的奇闻轶事,本地流传的反而比较少。有次,他提了个画眉鸟笼走进东城门,对面来个秃子,大剌剌地没有让他路,泰官有些生气,想给他一点功夫看,便将画眉笼向空这么一抛掷,不偏不倚,正挂在城头上一株古银杏树的最高枝上。这秃子呢,却将搭在左肩的一件靑布短衫,向地上一扔,半件衣服被埋进

  • 文章羅溪古今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0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83-08-01
    关键字: 雍正年间定名 部落分布 山岭重叠 亚热带气候 农产果蔬 交通险要 书房教育

    一、镇名沿革本鎭原曰芦溪,因古以溪流两岸尽是芦花而得名。嗣又以「芦」字,去草加水而称曰泸溪。宋时为德敎鄕崇仁里,元改称十七都埔头鄕,元至顺间潘山廵检司迁泸溪桥改为泸溪廵检司。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一三六八年)吾一世祖黄暹公号良庵,于埔头园中柯子林地方发祥,而名震遐迩。明、淸均为埔头鄕,后设泸溪市,与十字街、前街、富春、社坛、桃源、蔡洲、潘山、洪濑、溪尾、白叶、彭岭、珠渊、太宇等市并列十四市。雍正二年设有埔头鄕、罗溪鄕两社学。罗溪之名即由此始。雍正十二年设罗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