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闽南语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南語詞考源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3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68-09-30
    关键字: 闽南语 词语考源 方言

    当今之世,闽南语言,仍在传播,闽南字音,则渐少人读。如要将闽南语的源流转变一谈,此时尙有人会心晓悟,互相发明,久而久之,则一般闽南系人士,亦将莫名其妙。只一些偏爱者感兴趣,如今之学者,讲小学究音韵,去下冷门的功夫而已。何则,现在台湾有许多外省人士,日与本地人接触,齐傅楚咻,习与俱化,自然而然兼通台语。至于少壮辈以及儿童,在学校皆读国语,闽南音无由学习,自不能读,只凭听闻所及,却不准确。因字音与话音不尽相同,其中有音无字者,正是我辈探索对象。就说话中认为有

  • 文章洞头民歌三首(闽南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紹結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民歌 闽南语 白底船 渔民生活

    ㈠行船真艱苦行船真艱苦無風要搖櫓吃粥配菜脯沒錢賺給某㈡白底船新造白底頭尾紅搖櫓架槳駛布篷三日不到大岙港家内吃用靠啥人㈢網艚艚網艚早起開嘴嘟討海人十個九沒某候等幾時海路好積蓄銀錢再娶某

  • 文章你敢教我「滾回去」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丁連淑華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闽南语 汉文诗词 传统文化

    我是闽南人,又出生于台北市,使用闽南语的任何词汇应该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二十年前我重回职场,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域与族群,因此大部分都以国语沟通为主。原因是各地有其不同的方言,即使同为闽南人,也有口音的差异。举例而言,台北人说「鱼」,发音「」,即二声「狐」,中南部却说「」。加上孩子在学校都以国语沟通,自然而然在家中大部分都是用国语,因此闽南语有些比较少用的词汇便逐渐忘记了。自从去年我到社区大学上「汉文诗词」后,帮我在闽南语这方面恢复了若干记忆

  • 文章談硏閩南方言漢字寫法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7期  作者:張呈仁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方言 土语 闽南语 文字 文明

    语言:用口头表情达意的话。方言:地方的土语。文字:人类用来表示观念,代表语言的符号。土语(土音);流行在一地方的语言。韵:语音中包含原音的后半音。调:音的高低。声调:腔调。闽南语亦称「河洛话」,就其语言名称历史渊源来探硏:河洛乃吾中华民族发祥地带,也就是黄河流域(黄河南岸和洛阳一带)。流行在河洛地方的语言(土语)就称为河洛话。由于中原一带发生战乱以及天灾地变的关系,遂向南方开始作好几次的民族大移动,终于大部份的河洛人定居在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府和漳州府一带

  • 文章關於「福佬話」問題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陳述經 龍寳麒 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闽南语 方言 语言学评论

    书的已数见不少,在地方上有时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像目前本省人写「嬷」为「某」,与外省人将闽南语「无知影」写为「莫宰羊」,岂不变成为其有音而无其字,而可指之为高山族的母亲所学来的吗?关于「也谈福佬人与福佬话」龙寳麒本刋四卷六期所载陈述经先生「也谈福佬人与福佬话」一文,是因为陈先生对「太平天国对国民革命之影响」作者王成圣敎授在该文中对于广东福佬人的南迁,及其语言渊源之说法,不以为然。因而「谨将个人见解」,提供阅者参考。陈先生之大作刋出后,王成圣敎授原拟对此

  • 文章述說台灣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謝魁源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语言艺术 闽南语 语言的锤炼 诗词歌赋

    远离中原,偏居海隅的台湾人谈诗词,谈汉语,够不够格?是不是捞过界?我很肯定的说,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只有会说台语(闽南语)的人,才有能力,才够资格谈诗词,因为闽南话才是纯正的汉语;现在通行于台湾地区的国语以及大陆地区的普通话,是胡汉混合的「变种新汉语」,不是眞正的汉语,所以没有办法完全解读「汉文化的艺术结晶」诗、词之类的韵文;以致唐诗三百首中有一百二十首,千家诗中有五十一首,变一韵为两韵或多韵,闽南话则可一韵到底,完全解读包括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

  • 文章香港五日遊

    来源期刊:《浦東》 第17期  作者:農山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香港 旅游观光 夜景 闽南语 水族馆

    在台湾到了寺庙,不免要上柱香,求神保佑平安,但到靑松观的游客,很少来这一套,目光大家集中在观前的摊贩,好像不是游览而搜购。妙的是碰到的游客,都是讲台湾话,连摊贩小姐,也以闽南语招揽生意,据张小姐说,港九的人,昔日拼命学英文、日语,现在都在恶补国语和闽南语,可见政府开放观光,影响之大。出得靑松观,驶往勒马州,眺望大陆河山,途中导游小姐一一介绍沿途景色,及勒马州掌故,妙语如珠,下车后,适下着毛毛雨,大家租伞登山,(其实是个小丘)幷租用望远镜,尽情使眼睛一亲

  • 文章停步暫借問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5期  作者:聶雲軒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改写乐府诗 同乡不相识 梁实秋与北平司机 拒坐霸王车 闽南语传承 联络乡谊

    正在和别人谈话,讲的却是闽南语,我觉得十分奇怪。咱们福建的方言,根据学者的统计,至少有一百零八种之多,而闽南话与闽北话,可说是南腔北调,完全不同。例如「什么」,闽南人说「啥咪」,闽北话叫「嗖嗨」。曁南大学是华侨学府,闽南侨生很多,平时听惯了他们谈话,闽南话我是听得出来的。由于一时好奇,我问老板:「你是建阳人,怎么会说闽南话呢?」「因为我的祖父是从漳州搬来的。」「祖先是漳州人,后代子孙也未必会说家鄕话呀?」「那是因为我们有个家规,先敎小孩说家鄕话,再敎他们当地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