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镇海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關於鎭海樓胡聯的管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蔚林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镇海楼 胡汉民 《登镇海楼》 诗联赏析

    展堂先生於重修鎭海樓曾構以一聯,議者頗多,按「五嶺北來」,及「層樓晚望」八字似無甚爭論。(按「北」字亦有謂爲「南」字者此僅就平仄而論,然聯語一三五不論,平仄似不能拘束。五嶺自北而來,與向南而來,兩說皆通,但北字抝聲較響)而陳元孝登鎭海樓詩有「五嶺北來峯在地」句則北字可無疑義矣。所爭論最多者厥爲明月最宜珠海夜,抑珠海最宜明月夜,及「漢時秋」抑「漢宮秋」兩點。此聯在修辭及事實方面,頗有說焉。南漢曾於越秀山築宮殿,學海堂志「學海堂全圖說」謂:「又東北鎭海樓在焉...

  • 文章鎭海典故與奇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6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浙江镇海 镇海典故 招宝山 江西人

    故鄕鎭海,位於浙江省東部,是寧波唯一的吐納海口,張行周鄕長,曾在浙江月刊八十五期中,談到寧屬六縣文內,把鎭海全貌,扼要地描述出一個完整的輪廓來,洞察之明,瞭解之切,洵不愧爲阿拉寧波同鄕之主編也。鴉片戰爭後,淸朝與英國訂立南京條約,與英媾和,開「五口通商」,開放上海、寧波、福州、厦門和廣州。通商寧波,必經鎭海,因之抗戰前,每天出入鎭海海口;大小中外輪船,不下數十條,滬甬定期航線,每週一、三、五有招商局新江天,三北公司新寧興,及後來加入的新鴻興輪,星期二、四...

  • 文章思故鄕·懷龍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1期  作者:胡顯昌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故乡 镇海 请龙 龙潭 求雨

    夏天到了,故鄕在久旱不雨的時候,鄕人就會去「請龍」,請龍也就是求雨。我相信,今日在臺灣省的老一輩鄕長,一定會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年靑的一代,對故鄕風俗所知道不多,對此事或許一無所知,茲據個人記憶的印象,敍述如後:我是鎭海縣柴橋鎭人,柴橋鎭是個大鎭,位踞水陸要衝,交通很方便,商業繁盛,商賈雲集,風打塘(地名)在民國二十一年時候,在該地已建設有電燈公司,使整個的柴橋鎭大放光明。柴橋有長途汽車到寧波,非常方便,是謂寧穿公路,柴橋總站也很廣大,與今日臺北車站相似,...

  • 文章(故鄉遊記)鎭海招寳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期  作者:基隆客 出版时间:1966-04-01
    关键字: 镇海 招宝山 游记 景点介绍

    鎭海二面臨海,一面帶江,縣城周圍僅十里,原屬彈丸之地,故名勝古蹟不多,足供人遊覽而聞名者,惟有一座「招寶山」而已。山在東門外半華里的地方,高不及千尺,廣未逾百畝,因為旣可遊山,又可玩水,非但外縣人士,一到鎭海,必去觀光,卽本邑人士,也時常登臨,暢遊一番。山頂有一古剎,已忘其名,僧侶數十人居之。建築尚稱宏偉,雖不能同天童、育王,兩大叢林相比擬,然較之本省各地寺廟,則 出多多矣。由山麓拾級而上,半山有亭,備人憇足,再上數百武便是山門,韋馱手執降魔杵坐鎭。進門...

  • 文章憶鎭海井溪廟與井溪小學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3期  作者:嵩年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镇海 井溪庙 井溪小学

    憶鄕居時,嘗翻閱鎭海縣誌,載有「井溪廟記」,惜時隔三十餘年,其尙能記憶者,僅:「九峯山麓有井溪廟者相傳祀郭姓之神,其由來也久焉……敬鬼神而遠之……」此記爲吾邑名士王翰林商榮先生撰並書,文更見於吾鄕上傅井溪廟正殿屛楹,計十二幅,字體與黃自元體相若,名家手筆,畢竟不凡。井溪廟爲吾故鄕上傅之惟一神社,廟前有一潭曰「普濟潭」又曰「佈濟潭」常年潭水淸澈不涸,源自夾河山,廟右側爲泄洩山水之溪流,廟名因之曰井溪,里人奉祀虔誠,所祀神祗,傳爲唐郭汾陽後裔,宋高宗南渡(俗...

  • 文章鎭海「蛟門老龍」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2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蛟门 镇海 传说 眼科 医生

    龍在國人心目中,代表高貴,威望,吉祥,大,凡佔到龍字的,攏總是美好無缺。有喜慶日子,要演一台「龍鳳呈祥」采頭戯,乾旱歉收日子,萬民虔誠央求龍王爺佈施甘霖,解救垂枯秧禾。龍在「十二生肖中」是最巨大一種,也是誰都沒有見過一種,可是却佔了重要地位。今年是龍年,我們處在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臺灣寳島上,象徵着今年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新婚夫婦也都盼望在這一年中,能誕生一個龍子龍女,來光耀門楣。談到龍,使我想在鎭海故鄕,大家都知道,而大家却不曾見到過;奉為神明的一條「...

  • 文章寧波的方言(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2期  作者:舛半生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宁波 方言 故乡 释义 镇海 慈溪

    阿拉寧波方言很奇怪,在本刊「八一」期筆者曾經說過,玆復憶及下列數則,爰再分條說明之:一、親朋走動,上門他家,他家卽認往者為客,外地人多稱為「客人」,而阿拉寧波人則稱為「人客」。二、某家有喜事,賀客盈門,非常「熱閙」,而寧波人則稱為「閙熱」。三、某甲穿一襲「茄克」,有扣又有拉鍊,式樣別緻,外地人叫作「新時」,而寧波人則稱「時新」。四、某歌星喜歡唱抒情歌曲,其「喜歡」這兩個字,阿拉寧波人必曰「歡喜」。五、這次小寳結婚,雇用的厨司很不錯,每一菜肴的作料,都配得...

  • 文章吳吉人與中法之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期  作者:張希爲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宁波同乡会刊 镇海县志 中法之战 镇海招宝山 吴杰人

    第十九期本刊載有基隆客所作「鎭海招寶山」一文,故鄕景物歷歷如在目前,讀後不禁倍增思鄕之苦!但文中渉及吳吉人與中法之戰,與事實頗多出入。爰就所知,略述如下,以求正於方家。據鎭海縣志名宦傳所載:「吳述字吉人(基隆客原文,作吳杰人,諒係誤。)安徽歙縣人。父金盛徙浙龍游。金盛卒,杰年十三,家貧,無以殮。富人姜氏奇其貌,厚資之,且食之於家。粤匪陷龍游,恨姜氏屢以團勇殺其渠,殲姜一門。杰挾少子,握刀突圍,遁;窮三日夜,乃得免。會左宗棠入浙,杰應募,轉戰浙閩間,有功,...

  • 文章十里冰廠•十里鹽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镇海 冰场 盐场 历史故事 民间传闻

    鎭海至寧波,不足四十華里,水陸兩路,距離相等。水道由鎭海小浹江經大浹江,直達寧波,小火輪僅需時一小時,陸路步行也不過二三小時,往返極便。沿江兩岸,居民除旅外經商及出海捕魚外,大部份務農爲本,兼營冰廠鹽場爲副。北岸由鎭海至淸水浦一段,約十華里,鹽場多於冰廠,南岸由梅墟至寧波一段,約十五華里,冰廠多於鹽場,業以類聚也。冰和鹽均屬漁民出海作業時,必須配備的物品,尤其是鹽,更爲每個家庭開門七件事之一,銷路一廣,獲利自豐,故經營者頗衆。在沒有機製冰以前,冰鮮漁船及...

  • 文章治病心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8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镇海 中医 黄连 痔疮 回忆往事

    我在民國七十三年三月在寧波同鄕月刊寫過一篇「公保門診」。將內人送治坐骨神經經過情形公諸鄕親後,引起識與不識同鄕們前來探詢,去年寫的是妻患疾情形;總有些隔靴抓癢之感,今復記述自己醫病心得,似乎要着實得多。五六十年前故鄕鎭海,一般病患者極大多數相信中醫,除非外傷敷藥割除盲腸之類,找上西醫的門外,所有內科婦科兒科,悉由中醫包辦診治,當時社會形成中醫壓倒西醫,尤其是我的祖母認爲有病寧願進廟宇求藥,一提起西醫就十分反對。當時整個鎭海縣城內外醫院寥寥可數,據筆者所知...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