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野菜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忆旧之十——野菜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8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2-12-20
    关键字: 野菜 无锡 吃法

    除了杂草和小灌木丛生外,也长了好多可供食用的野菜。我们小时候,除了清明节踏青时顺便挑些野菜囘来应时外,其余春夏之间,常去挑掘野菜,其目的并非为了省菜钱,而是野菜别具风味,其味隽永,比一般菜农所种的蔬菜好吃。凡天地间自然生长的东西,往往比人工栽培的好,例如野山人参比人工栽培的人参功效大,野兽野鸟比家禽家畜好吃,野菜也是如此。野菜最早生长的是荠菜。本草云:「荠生野中荠类甚多,今人所食者菜作菹羮亦佳…以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芜,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结荚如小萍

  • 文章河南孟縣的野春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豫孟東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孟县 野菜 饮食 乡土

    我的故鄕河南孟县西鄕,每到阳春三月(农历),除了有树上长的洋槐花、土槐叶、楡钱叶、柳絮叶、香椿芽外;故鄕的小麦苗田里,也生有各种野菜,譬如:马齿菜、小蒜菜、面条叶、猪毛菜等四五种之多。这种野春蔬,都非常鲜嫩,不管穷富人家都要拔些囘来佐餐。在老家,一般生活都很淸苦简朴,所以多数人家的孩子们,每天下午,都要挽着菜篮子拿把小铲刀到村外的麦田里、坆台上、荒地里,剜些野菜囘来,下面条或蒸蒸菜吃。马齿菜,在我们家鄕很普遍处处皆有。想吃蒸菜,到田里拔些囘来,摘去老梗

  • 文章家鄕的野菜——荠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1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6-08-25
    关键字: 故乡 野菜 荠菜 报春菜 台北

    荠菜是野菜中的报春菜,江南各地都有,大都生在向阳的河岸、古墓、田埂和桑园边。它经冬不凋,枯草丛中可发现它变红的老叶。立春以后,萌发新叶,农家少女就提着竹篮子到野外,用镰刀挑取食,供荠有几种,小叶的味美,大叶的味差。这种野菜古人早已采食。《诗经》有句:「其甘如荠」,古人早已欣赏它的美味了,不知为什么一直让它野生,而不加以人工栽培。伯夷、叔齐两个固执的兄弟,在首阳山饿死之前,除了采薇而食,可能也曾吃过荠菜,或许在河南的山上荠菜长得不多。我们老家常把荠菜用水灼

  • 文章春天遍地茉花香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鄭鐘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荠菜 采摘野菜 故乡野菜 儿时的生活 老鸹嘴

    读晨钟陈夏生女士先翁轶趣一文,有一段写她公公庄巖老先生清早散步时,经常跟婆婆会在路边挖些野菜回家佐餐,硬说是荠菜,其实盘中荠菜有二三种,难道荠菜也有变种?他却说:「就是吃个意思嘛!」这句话使我脑海裏又浮起故鄕野菜的香甜滋味,吃野菜时哪些有苦有乐的日子。大陆冬天很冷,菜园裏能生长的蔬菜,只有较耐寒的大白菜、萝卜产量最多,很多人家的家常菜,总离不了白菜炖豆腐、白菜煮粉丝、绿豆丸子、萝卜烧肉、炒肉。有时吃牛羊肉,也是牛肉萝卜汤、羊肉白菜汤。过年荤菜一吃就是半个

  • 文章舌尖上的野菜踏青的时候找找这些野菜,把家门口春的味道采回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5期  出版时间:2014-05-25
    关键字: 野菜 春天 野菜 食用方法 荠菜馄饨

    春天,正是踏青好时节。每年的三四月份,同样也是野菜生长最盛的时候。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不过,总有那么些人,利用踏青的机会,到郊区或是山上挖野菜,回家烧汤、包饺子、做饼,既享受了春光明媚,又带回了天然珍馐。「一到春天就开始惦记野菜」「年轻人不识野菜,不稀罕野菜,甚至不知道有哪些野菜,但像我们这样年纪的人,一到春天就想念野菜的味道。」赵女士今年四十多岁,在武进某事业单位工作,喜欢旅游的她还是个「美食家」。浏览一下赵女士最近发

  • 文章談蔗兒根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蔗儿根 吃法 野菜 四川 简介

    去年在台北,从报纸上读过两篇有关吾川吃蔗儿根的文章,讨论名称和吃法。后一篇略带辩证,觉得也不尽然。蔗儿根是吾川野菜之中最有名的菜,全省各地都有,各界人士都吃,以手边现有文献资料推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客居夔州时,迄今已千有余年,杜集有驱竖子摘苍耳五言古体一首,专为蔗儿根而发感,其诗及注,对于名称药性,洗剥蒙幂之方法,加伴作料等,说得极其详细。往年周开庆先生说蔗儿根即是诗经上的卷耳,杜诗注引本草卷耳亦各苍耳,杜甫因采苍耳为诗题。吾川称蔗儿根,系采食以根为主

  • 文章家乡的野菜

    来源期刊:《浦東》 第22期  作者:周耀鑾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荠菜 素炒荠菜 荠菜春卷 野菜

    鄕间田垅,庄头及田野到处可看到这种野菜,任人采收,一个小女孩半日采摘,可获二、三斤,整理淸洗后,可供一家食用。荠菜通常可制成素炒荠菜,荠菜炒肉丝,荠菜烧百页,荠菜豆腐汤,荠菜馄饨或饺子等,均极鲜美可口。有时家中有客人光临时则,,作馅头,包成春卷可拌合猪肉、冬笋、香茹等佐料用文火油炸后乘热进食,外皮脆酥,咬一口时里面鲜汤直流,其味无穷,囘味起来,令人馋涎欲滴,眞希望在梦中再能吃到母亲亲手调制的荠菜春卷呢?

  • 文章野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來俊華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野菜 孙守志 朋友聚餐

    好客的孙守志先生,系朝阳地方的闻人,他知道我们一群爱好艺文的朋友,有作家彭云、刘兆元、画家王宏喜、潘宝子夫妇、书法家陈凤桐、名摄影家来俊华加上老朽,接受连云港港务局港志办志办公室之邀,前去访问。孙先生早晨特地赶来华联商厦旅馆部会合,诚恳地邀请我们到他府上吃晚饭,文人是有请不拒的,答应了,但有一个条件,不吃别的东西,专吃贵府收藏的野菜干。孙先生也就准如所请,随即电话通知家里预作准备。游罢连云港港区和宿城等地,已日落西山,三辆汽车直奔朝阳孙府而来,很快就到

  • 文章家鄕的野菜——枸杞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8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7-07-30
    关键字: 家乡 野菜 枸杞 简要概述 用法

    台湾只见到作药材的枸杞子,一直未见到结枸杞子的枸杞棵,我老家菜园边曾有一大片枸把籐,把它编成篱笆,有时摘些它的嫩头炒来吃,滋味不错,而且还有药效。我国人吃枸杞的纪录很早,《易经》有「以杞包瓜」之语,《诗经》有多处「言采其杞」、「南山有杞」、「薄言采杞」、「隰有杞楼」之句,可见已经普遍在采食了。而且采食的地域很广,东至齐、鲁,东南至闽粤,西至陕、甘,北至寗夏都有。食用、药用,功效也广,我就是不解,为什么一直把它当野菜?枸杞的异名很多,有杞根、地骨、枸忌、地

  • 文章浅谈家乡野菜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6期  作者:李永賴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家乡野菜 风土习俗 返乡探亲

    好友閒聊:談到唐朝僖宗皇帝時代出了一個黃巢,當年他殺人千千萬。黃巢説: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作為理由。天生萬物包涵動植物礦產等,無論天上飛、水中游,海底生的都不例外,人類食用均從其中採取。近代有保護野生動物組織行動,防止遭濫捕濫殺絕種,卻未聞有保護野生植物之計劃作為。地球上野生植物遭滅種的恐懼已不在少數。世人如果再予取予求,不加愛護珍惜保護,讓其自然生長,留下傳宗接代種子。還會有許多植物遭到滅種的命運,縱有人工繁植,亦無野生之珍貴。...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