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训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特载)蒋公遗训——力行学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1期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蒋介石 遗训 力行 实践

    五、力行以至誠爲本所謂力行與致知,必須出於至誠,不能有一點僞言妄行的卑劣行動,亦不能存一點取巧投機的徼倖心理。古人說:「誠者成也」,又說:「不誠無物」。何謂誠?「誠」就是無僞無妄,精益求精的力行。所以不誠則天下無能成之事,至誠則天下無不成之事。我常說:誠是從什麽地方發生出來的呢?簡單說:「能公必能誠」。我們國民革命的宗旨,就是打破個人利己主義,而要救最痛苦的人民,最危急的國家,就是以利他爲目的。所以我們今日要完成主義,要盡人類一份子的貴任,求得人生最完滿...

  • 文章永懷領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陳致遠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丰功伟绩 革命先驱 蒋公遗训

    业,推行「九年义敎」,使经济日渐繁荣,政治日益进步,社会日以安定,敎育日趋发达,为世人所景仰,更为大陆十亿同胞所羨慕,实皆蒋公深知力行的结果,令人没齿难忘。今天我们在此纪念先总统 蒋公逝世十周年之际,更当实践 蒋公遗训,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矢志作三民主义的信徒,努力奋鬪,完成反攻复国使命,拯救大陆苦难同胞,以慰 蒋公在天之灵。

  • 文章如何效法總統 蔣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8期  作者:吳經熊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蒋介石 青年 遗训 死亡 慎独

    发生了更坚强的信心,对我中华民国的前途怀着无限的希望。凡此种种,是由于 蒋公平生对国人——尤其对靑年一代——暮鼓晨钟,耳提面命,培植健全人格,树立良好风气的不断努力。最难能可贵的是 蒋公敎育靑年,在在能以身作则,持之以恒,久而久之,遂收潜移默化之妙果。不用说,这部工作,不容须臾停歇,我们对于精神建设,必须与物质建设与政治建设同时并进,互相配合。这也就是本文重点之所在。二、从内心做起我认为,我们如要彻底实践 蒋公的遗训,第一必须以 蒋公之心为心。我们

  • 文章知識份子與憂患意識(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知识分子 忧患意识 历史遗训

    可杀,不可辱」之精神。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在表现其忧患的意识,奉献的责任。曾国藩之论文集中说:「夫当今之时,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者,不可亟得」。盖当时清政腐败、强敌环伺,人民之痛苦日深、国势之凌夷日甚,是其发出痛苦的心灵,忧患的意识与关心的时代。二、遗教遗训与 总统的提示: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其创立兴中会章程的引言中说:「夫以

  • 文章總統 蔣公的家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3期  作者:•張琪•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蒋介石 家教 父亲 教育 悼念 遗训

    努力**复国,则今日 蒋公之崩逝,国家将因失去领导中心而陷于不安。言念及此,我们对 蒋公的感恩,实愈增其切。当年我们追随 蒋公来台,如今我们要追随经国先生重囘大陆,愿读者们念玆在玆,毋忘毋忽。蒋公之逝,国人皆曰誓愿实践遗训,贡献一切于复国大业,此刻已有献机、从军、献建铜像及纪念馆等等行动,我现在却另有一个建议,我认为,实践 蒋公遗训的最好办法,是人人学习 蒋公敎育子弟的方法,仰体 蒋公培养子弟的苦心,以言敎身敎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唯有国民皆能敦品励学,才能

  • 文章中山樓簡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中山楼 蒋介石 中华文化堂 国父遗训 阳明山

    国画,为现代画家欧豪年、黄君璧、汪亚尘等先生的作品,另有生动传神的 国父画像一幅,为许九麟先生的精心之作,其眼神视及任何角度之人。㈣圆厅:本厅仿照北平古代天坛的型式,以圆顶缘色琉璃瓦建筑,显得生趣盎然。站在前面走廊的阳台上,整个阳明山景色,可以一览无遗。厅内有棋桌的设置,供宾客在会议休息时消遣娱乐之用。四、正门牌楼牌楼矗立靑山翠谷之中,楼牌上以大理石嵌刻 国父遗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墨宝,气势雄伟,充分表现中国建筑之独特风格,令人对固有文化兴起无限之

  • 文章從楊明哲老先生「君子素其位而行」的啟示與聯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潘震宇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中山学术论坛 孙中山 蒋公训示 总理遗训 蒋介石

    抗戰初期,縣城淪陷,日寇爲了維持地方治安,曾利用漢奸隊網羅地方聲望人士爲維持會會長。城南史黑樓,離城約五華里,有一楊明哲老先生,係遜淸秀才,乃地方仕紳,爲人方正,望重梓里,爲日軍物色對象。楊老先生藉詞推卻無效,因而流亡離城較遠之大程莊村逃難,在馮守信寨內搭一茅屋暫住。僅其一人,年已七十有餘,一向需人侍候的楊老先生,此時祇得親自下廚做飯,照顧自我生活,鄰人見其不便,自動前來幫忙,他仍客氣的說:「我一人生活簡單,不用麻煩你們了。」因而口中唸唸有辭的說:「君子...

  • 文章懷念敬愛的母親陸母薛鴻嬿女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陸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怀念母亲 出身生平 往事回忆 生前遗训

    一阵兴奋,喜悦,病况竟减轻了,一直拖延至七日晚间,又自谓即将往生净土,不吃不喝,拖至八日上午十一时在轻微呼唤子女声中,安然往生。了却八十八年的世寿。母亲在弥留之际,即有附近之道友来舍下陪同我们子女共唸「阿弥陀佛」,中兴新村之莲友闻讯也陆续赶来,分班唸佛,人次之多,几达百人,实在感人,在中兴新村来说也是少有的情形。十月十二日晨,子女们尊母亲遗训,不发讣闻、谢绝一切花圈、奠仪的馈赠。然而自动上门吊唁者不下百人。母亲遗体火化后,依俗每七日家属聚集为母亲唸佛,莲社莲

  • 文章讀書方法略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鍾克超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重要性 研读法则 治学精神 治学遗训 名贤圣人治学方法

    是有系统记述,无论古今中外人士,都想读通运用,以期有助于国家的文明,社会的进步,民族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羣众的生命,更有裨益于个人知识和思想的启发,与生活水准的提高。在硏读重点方面,先总统 蒋公遗训:「国文是一国文化的根基,所以无论学习文科或他科的学生,都要特别注重,今后学校课程,应以国文第一。」时代进步日速,学识领域日广,门类越分越细,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眞是「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面对这浩瀚如海的书籍,假设硏读不得其法,虽穷毕生之力,徒劳无益。因此读书

  • 文章國父精神昭日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4期  作者:高拜石 遺著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孙中山诞辰 家世出身 早年经历 革命事业 孙中山遗训

    国父的。中间因革命事业需费,数次作为信用担保,典押与人,事后才行赎囘。民国元二年间,偶有汽车乘坐,二次革命失败后,已不用汽车。民国九年间在上海,还是出无车,需要时则向许崇智借用。用毕即饬开囘。今当海隅拙守,祸未戢,吾人追庆国父诞辰,默念「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値之重可知」之遗训,百尔君子,其何以对越在天!(载自高着「古春风楼琐记」)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