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情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說家鄕的戲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7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1-11-10
    关键字: 草台班 滩簧 说书 道情 家乡戏曲

    在家鄕的农村社会里,民众赖以娱乐、消遣、调节生活情趣的戏曲约有:「草台班」、「滩簧」、「说书」、「道情」、「唱春」、「宣卷」等数种。据以了解,上述的各项民间曲艺,目前在家鄕已不流行了,而且可以预见,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文化发展的更替,这些具地方色彩的玩意儿,将来也难有重现的机会。为了使在台出生或成长的晩辈同鄕,也能知道一点家鄕的昔日风貌,以及曾在家鄕久居过的鄕亲、鄕长,能再一温儿时的旧梦,所以不避残陋,将上述的各种家鄕民间戏曲,除「草台班戏」,已在本刋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二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2-04-15
    关键字: 民间娱乐 故乡 唱道情 茶座 黄冠体

    故鄕民间娱乐琐谈之一故鄕之民间娱乐,种类甚多,大抵可归纳为:滩簧,迎神赛会、鬪蟋蟀,以上笔者前文均已分别纪述,尙有唱道情、说书、弹词、演戯、掉灯、(包括龙灯、马灯等等)放风筝、唱春、宣卷等多种,玆就记忆所及,累述如次:唱道情——原为乐歌词之类,亦谓之黄冠体(见啸余谱),盖情本道士所歌,为离尘绝俗之语者,故谓之唱道情,今俚俗之鼓儿词、有寓劝戒之语、盛行于我江浙两省、八仙中之张果老怀中即抱有唱情所用之皮筒简板,藉以云游四海规过劝善。余幼时常见村中茶肆,在农事

  • 文章故乡拾穗(八四)杂忆——唱道情与说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3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1-06-15
    关键字: 唱道情 茶馆 说书 唐湾里村

    茶馆店所聘请之驻唱者,均是边说边唱,盖其说至精采处,手舞足蹈,瞪眼竖眉,不但有动作,且有表情。尤以其是身着长袍马褂,慢条斯理不疾不徐地说、唱、做,兼而有之,一方面能招徕茶客与稳住茶客,同时尙能拉来许多不是茶客之听众。甚之有不要座位,而愿手捧茶壶站立一旁倾听者。当然一方面须该唱道情者确有眞才实学,唱腔优美动听,道白(咬字)口齿淸晰,动作干净俐落,同时尙须其所说之书——故事能适于大众化,方能有此吸引力量。我所指之唱道情与说书,与北方之京韵大鼓、铁板快书及苏州

  • 文章故乡拾穗(八二)杂忆——唱道情与说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唱道情 说书 茶馆 《啸余谱》

    入围」四人输赢之大小,酌予抽取小费,是谓之抽头。好在农民们大都崇尙节俭,均能理智地局限于所谓「衞生」之范围内,但亦有少数赌徒,不顾死活而倾家荡产者,惟此辈毕竟为数极少。由于茶舘过多,店老板为招徕茶客,便请有唱道情者驻舘说唱,或说书人说书,家鄕对说书与唱道情不分。其实道情、说书、唱道情,并不一样,据「啸余谱」载,道情系乐歌词之类,亦称之谓黄冠体,黄冠乃道士之别称,盖道情乃本道士所歌,为离尘绝俗之语者,今俚俗之鼔儿词,有寓劝诫之语,亦谓之唱道情,江浙都有之。说书

  • 文章中國樂器和山西地方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中国乐器 山西地方戏 耍孩儿 道情 阳歌

    起了引子的作用;「赚煞尾」是尾声。所以说这种形式,是由北宋「唱赚」中的「缠令」形式发展出来的。滚绣球就用到散板和一板三眼两种板式。但更大的变化,还是旋律方面,即使用的都是散板,但在旋律上却相差甚大。此点须加注意。道情——是晋西北岢岚县五寨县的一种地方戏剧,服饰较素,文场较多,其所用伴奏乐器,以梆笛、二胡、四胡、笙为唱腔主乐器。渔鼓、小水钗,为连声节奏的主乐器。板鼓是指挥乐器。简板是节奏乐器。梆子则是强化板鼓即节的乐器。四块瓦(竹制品)随简板激荡于剧情变化之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