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述评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湘乡民歌述评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4期  作者:陳無初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湘乡 民歌 述评 解忧

    湘鄉民歌體裁繁多,除儀式歌、喪歌、兒歌和勞動時所唱的即興歌曲外,大都爲趕五言形式,即七言五句,短小精悍,質朴自然。可說是民間匯萃思想感情的藝術結晶。農民耕耘時愛唱歌謠,首先是出於解憂開心的功利目的。流傳在月山等地的民歌《不唱山歌不得解憂愁》,就道出了個中原因:哪有山民不唱歌,日久天長怎奈何?我早晨唱歌唱不到妹的茶和飯,我晚間唱歌唱不到妹的花枕頭,不唱山歌不得解憂愁。這種娛樂方式在於「不費工夫不費錢」,使人暫時忘卻苦惱,流傳在龍洞等地的《常打山歌苦也甜》,...

  • 文章罗卓英将军诗述评(上)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3期  作者:郭壽華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罗卓英 诗作 述评

    一、詩以言志羅將軍予余第一印象,爲民國七年(王有容任縣長時)第一次大埔全縣運勳大會,在縣城大沙壩草坪擧行時;有一天大會場公佈牌大書特書:大會賽跑 第一名 何有羣(卽心穀)第二名 羅卓英大會跳高 第一名 劉長史第二名 郭壽華第二囘予余之印象,爲埔中敎務長錢熱儲和員生共同出版之「觀摩錄」有羅將軍之詩,其詩中佳句,至今猶記憶在心頭:『.....................。.....................。可憐歲月如流水。空嘆詩書足誤人。鬱鬱雄心何日展。悲風苦雨自傷辛。』『落花季節苑深沉。杜鵑...

  • 文章設奬學金嘉惠三湘子弟之陳邦榮先生壽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周仲衡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陈邦荣 祝寿贺词 人物述评

    編者按:寧鄕陳邦榮先生,近在台撥出二十萬元鉅款,創設「湖南陳氏慈恩奬學基金會」,奬掖湖南就讀大專院校、高工職校,品學兼優成績在八十分以上者,均得申請。復正在籌設「義山」。夫人亦賢淑,故得共襄義舉。以其難能,故特刋錄其壽序,以享讀者。

  • 文章我看杜蘭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6期  作者:黃信樵 出版时间:2010-06-10
    关键字: 普契尼 歌剧 杜兰朵 述评

    義大利劇作家普契尼,以中國宮廷為背景,編著了「杜蘭朵」歌劇。普契尼兼是著名的作曲家,他是十九世紀的人,他以我國清朝的專制政體當作傳奇一樣地編著這個歌劇,其排場當非尋常等閒視之。歌劇就是要有排場,加以美妙之舞蹈,優美之歌唱,三貫齊下,方能奏功。清廷權勢,優閒生活,恰巧是歌劇基本條件的題材,就這樣子「杜蘭朵」一劇,名揚宇宙。中國,也因清朝的積弱不振,無力阻擋諷刺,就讓西洋各國,當作笑話一樣的傳承娛樂。二〇〇八年,西班牙瓦倫西亞歌劇院,亦就是蘇菲亞皇后藝術宮,...

  • 文章中国小说述评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王止峻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中国小说述评 书序 学者见解

    中学,则偷看戏剧。而且感情脆弱,为小说之哀情,常洒同情之泪、为戏剧之悲感、亦生浩然之叹。盖小说之叙述逼眞、戏剧之表演如实,能感人者至深,而其价値,与文之韩,诗之杜,赋之骚,曲之马等,为同等贡献人类之良好精神食粮,难分轩轾也。「宪政论坛」,从五十二年五月份月刊起,按期登载小说与戏剧,至今仍在继续中,,友好多人,屡劝付梓,兹从五十二年五月份起、至五十七年底止,共辑有聊斋志异,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儒林外史凡六篇,每篇加以述评,述者述其大意,评者评其文

  • 文章李登辉博士在农业经济学方面成就的述评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靳晉 曾曉光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李登辉 生平简介 著作成就 成就述评

    编者按:大陆学界最近掀起研究李登辉总统农经学术著作的热潮,据多位最近访问大陆归来的学者透露,彼岸当局希望藉著李总统的研究成果,作为开发东南沿海地区的参考。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靳晋及敎授曾晓光,于去年八月间联合发表「李登辉博士在农业经济学方面成就的述评」一文,肯定李总统是「一位严肃的经济学家,对台湾农业发展的研究是很有成效的」,该文并强调「台湾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对我国其他部分,特别是资源条件和农作制度相近的东南沿海地区,提供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 文章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鄭弼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彭既白 人物简传 书画述评 艺术造诣

    退役旅港名國畫家彭旣白囘國個展 畫到老學到老錘鍊數十載發揮了梅花精神

  • 文章吃年夜飯的珍貴收穫——恢復了「夢見媽媽」的真面目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袁錫珪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文章述评 散文杂谈 读文感悟

    讀完一篇短小精闢,而蘊含著强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的好散文,能使風雨同舟的人羣如同復九世之仇的壯士,面對强悍兇惡的敵人,忽然聞聽到心愛的慈母、正聲嘶力竭的爲自己哭喊著前來掠陣,會立刻激發起「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萬丈豪情和無比勇氣,必求戰勝敵人、消滅敵人而後已,這力量是無穿大的。駱賓王的「討武曌檄」,曾國藩先生爲了聲討背叛中國文化傳統的太平天國,招募湘軍時所作的檄文,法國都德的「最後一課」,盛烱先生的「夢見媽媽」等振奮人心的佳作,都曾爲自己的國家,發射出起死...

  • 文章「劉秀興漢」劇情介紹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刘秀兴汉 戏剧 王莽 刘秀 人物述评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若使當年身便死,千古忠侫有誰知。一、前言西漢末年,王莽工於心計,矯情處世,博得民心,但暗中卻包含政治陰謀與野心,在掌握權勢後,為鞏固地位搞得天下大亂,人民才看清楚王莽的真面目。漢皇室後裔劉秀,替天行道,揭竿而起,恢復漢室,為天下人討得公理正義。二、劇情簡介漢皇室後裔劉秀,奉兄劉縯之命到長安留學,一日在街上巧遇王莽之子王獲。王獲因細故誤殺一名奴僕,安漢公王莽竟「大義滅親」,當眾在長安市上逼王獲自盡償命,因而贏得大公無私,執法...

  • 文章譚祖安先生的詩與其襟懷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龍詠君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谭延闿 诗性情怀 人物述评

    汪汪如萬頃之波今年秋,住醫院治療頑疾,長輩親友都諄諄吿誡暫不必再耗費精神閱讀寫作,藉此機會好好休息一下。因之我祗携帶「譚祖安(延闓)先生手寫詩册」自隨。譚先生的詩醇雅,字勁潤,可以賞心悅目,怡情養性,但細讀却發現有不可思議的神通法力。特於其將滿百歲誕辰(譚先生出生於公元一八八〇年十二月十四日)之際,寫此以誌景仰。民國初年的湖南偉人,以黃克强、宋鈍初、蔡松坡及譚祖安四公最爲傑出。黃魄力極大,豪健冠時,促成革命,厥功至偉;宋思力卓越,其發動的政治攻勢,如項藉...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