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赶集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赶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6期  作者:陳家端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赶集 庙会 风俗 小贩

    赶集」、「庙会」是个古意盎然的名词,仿佛在现代的工商社会中已经无法找到的事实;然而,在林口鄕却在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均固定有两次规模庞大的赶集,鄕民沉浸在此古老风貌的欢乐声中,历数十年不变。林口鄕的赶集,应得助于竹林山观音寺。鄕长洪德利说,赶集起因是早年住在下福、嘉宝、瑞平等偏远地区的居民,因交通不便,难得上街购物,故常利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竹林山观音寺拜拜机会,到此参拜并顺便带些日用品、衣物之类的东西囘家,经过数十年的流传,每月两次庙会越来越盛,鄕

  • 文章北方的集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外城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集市 赶集 议价 卖膏药

    北方的「集」,到广东叫「墟」,凡是出身鄕村的人,对这一定期性交易都不会陌生。住在鄕村的居民,或农或渔,或牧或樵,由于生于斯,作于斯,不能太集中居住,除了工、商为主的城市以外,人口都散布在鄕村中。每次囘忆到靑年时代在北方的「赶集」,那种熙熙攘攘、融融洽洽的乐趣,宛在眼前。

  • 文章趕節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3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6-05-15
    关键字: 赶节场 民俗 寺庙 酬神 赶集

    是「赶集」,赶集是内地诸省鄕间普遍的习俗,有地方又叫「逢场」,古时则叫做「趁墟」,辞海里有赶集一条也有趁墟一条,你只要一查便可得到答案。武进西北境部份鄕间仍然有擧行「赶集」,但东南境便只有「赶节场」了。「赶节场」实际应称「节场」,因为你去「节场」,于是便叫「赶节场」,又因为你为「节场」准备什么,如趁此机会做些生意,或「节场」难免有客来,准备些酒菜,也可算是「赶节场」,故此「赶」字,有「去」或「做」之意。「节场」一部份的确有些像「赶集」,它有一定的日期,不过「赶集

  • 文章童年往事堪回味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高華俊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童年往事 赶集 逛庙会 故乡回忆

    民国二十五年冬天,父亲正在军中服役,知道日本军阀侵略我国已迫在眉睫,战事随时可能爆发。因为眷属随军行动不便,就把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送回老家—交河县东流堡。鄕间虽然也常听到一些时局紧张的消息,但是,村民仍然过著正常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如往常。农村在秋收之后,有一段闲暇的日子。于是探亲、赶集、逛庙会等便增多起来。在这些活动当中,最开心的就是小孩。他们有的吃,有的玩,还可穿上好衣服,眞是其乐融融,不可言喻。仅就记忆所及,略述一二

  • 文章赶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劉道義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史店集 赶集回忆 农贸市场 蔬菜交易

    雙休日趕了回史店集。每天上、下班路經縣農貿市場,買菜、打醬油、醋十分方便,因而史店集不趕了。當年趕慣了史店集。這次來算是「復習」吧。過華山鎭往西北六公里,從豐徐公路上下去往北半里路便是依然保持當年古樸之風的蘇北小集——史店集。站在集南頭向北看,飯舖、農機修理、農資門市部、菜市各列一方,盡收眼底。想買點青菜,自然步入青菜市。這裡沒有「時鮮菜,足斤兩,價格低,請品嘗」的廣告吆喝,討價還價的聲音雖此起彼伏、時斷時續,但并不顯得嘈雜。「自家種的芹菜,一塊錢三斤。...

  • 文章漫谈赶集

    来源期刊:《連聲》 第8期  作者:謝應財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赶集 蔬菜 文房四宝 风俗

    北方人的「赶集」,南方人称之为「墟日」。凡是在山城或鄕下生长的人们,对此周期性交易场所的「赶集」,都不会陌生,然而对在台湾都市中生长的年轻人来说,不但莫名其所以,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笔者来到台湾将近四十年,从来就没见过「赶集」的活动,可是在三家村,五家舍,却有一、二家店舖,百货杂陈,任君选择,交通便利,物资流畅,实无「赶集」之必要。而大陆农村可不同,因为交通不便从事农、渔、牧、樵的人们,每个家庭所需用品,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必须赖「赶集」以

  • 文章三北的市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三北 市集 赶集 农产品 中人

    市集,三北話叫「市日」,在家鄕,市日是沿着那三縣背山面海的狹長連鎖地帶百餘里各鄕鎭,以農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日沿鄕排列的,因爲那一帶雖距寧波僅五、七十里的路程,但無水電設備,鄕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尙停留在農業社會時代,鄕鎭並無菜市場的設置,卽連慈北沈師橋,範圍寬至「十里勿問姓」的大鎭,沈姓人家竟有十里方圓,人口密集,也沒有一個建築市場。鄕人平時吃的菜蔬除了自己種的供應一些外,其他魚肉海鮮大都是靠市日來買的。每逢市日,菜販們挑着各種魚肉蔬菜,在天尙未...

  • 文章赶集卖猪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3期  作者:曹履瑞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曹集 赶集卖猪 卖猪技巧 往事回忆

    故鄕曹集,位於縣城之東,在一遍廣濶無垠的平原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鄕民十有八九都以農爲業。盛產小麥、玉朮黍、高梁、大豆、紅薯……等雜糧;每於秋收以後,農事稍閒之際,鄕民多以餘糧、賸飯,飼養幾隻小猪,作爲農際副業,一來可爲家庭增些許積蓄,二來還可爲農事聚肥,作來年春耕下田的肥料。所飼猪隻,大部是由集上選購,多屬十斤左右的小猪。集上所售小猪,有本地農家繁殖的,有猪商從山東販來的,必須先瞭解其性質,買囘來才不會覺得有錯。本地農家繁殖的,多因自家猪圈太小,一窩...

  • 文章憶故鄕宜山風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梁毅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故乡风物 赶集 家乡菜肴 风土习俗

    離開故鄕,屈指一算,已有三十八個年頭了,故鄕的風物種切,隨歲月的遞增,思念的心更切。唯每當鄕愁湧現,思緒澎湃時,常哼著不成調的一首老歌:故鄕,我生長的地方!那兒有青翠的山崗……。聊以一解鄕愁。常言道,「每逢佳節倍思親」,爲了聊慰鄕愁,忝不藏拙,寫出記憶所及的故鄕風物,供同鄕追憶。在臺灣寶島久居或生長的人們,因目前的豐衣足食,一年四季都有如過年。但在我故鄕,由於終年農事的繁忙,對美食,娛樂兩缺的境況裏,只有在過年才能享有,因此過新年在故鄕來說,其意義是非比...

  • 文章闲话「赶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王仲鳴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赶集 开市逢集 货物区域 配合设施 交通工具 游街示众

    赶」者就是赶路,尽力向前走,也是赶快的意思,「集」者是集中集合的意思。许多人集中买卖的地方,叫做「集」,「赶集」就是将自己要出售的货物,或者要买的东西,赶紧去完成交易,所以叫做「赶集」。「集」有「大集」「小集」之分,逢集是定期的,一般都是每隔五天开集一次,大一点的鄕鎭所在地是五天两集,第三天是「小集」,为了每天都有集可赶,且时间不致冲突,在方圆数十里范围之内,各村庄逢集日期的安排,大概是这样的;以农历为准,例如:甲村每逢一、六逢集,则三、九就是小集,乙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