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词性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書劄記——對聨文學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丘祥和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读书剳记 对联 句式平仄 词性 修辞

    之间,平仄要协调。如能作短联,即可作长联。既定上联,即知下联。至所谓一三五不论者,乃近体诗一般通例,对联宜另依规例。若三字一句者,第一字平仄必须分明。若五字一句者,第一字可变通,第三第五字必须分明,若七字一句者,第一、三可变通,第五字必须分明,除有特别巧对、妙对者,可不受平仄妨碍,其余皆应平稳为尚。词性在联语中,可从宽分之。只讲虚实,虚应虚对,实应实对,一般词性,虽分八类,所有名词代名词及动词,谓之实字,其余皆称虚字,能虚实相对,即算对联。在联语中,严格说来

  • 文章漫談對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羅鏑樓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对仗 两种层次 词性 文学研究

    楔子:又心雕龙: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熊罴 对我 蹲虎豹 夹路 啼 事异义同(正对为劣)神龙 藏 深泉猛兽 步 高冈 事异义同(正对为劣)戈矛 成 山林 事异义同玄甲 耀 日光(戈与玄词性不相当)攘袖 见 素手 事异义同皓腕 约 金环(攘与皓词性不相当)对仗的主体是「名词」对「名词」,副体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对仗。对仗早见于诗经、楚辞,如: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伐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文章精巧的聯語上聯「烟鎖池塘柳」徵求下聯配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張宗海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对联要求 精巧之处 六个下联 词性文法 部首平仄 不可犯孤平 试拟下联

    传说在清朝初年江苏苏州某名园主偶得一个巧句「烟锁池塘柳」。他就用这一巧句作为联语的上联而征求下联。虽然得到了一些回响,但他不太满意,感觉应征之下联,似仍有妥适不足之遗憾!现在笔者对此颇有兴趣,所以提出一点浅见,以抛砖引玉,企盼更多回响,而发扬我中华文化另一优美的传统,各抒卓见而收集思广益。所谓「联语」就是「对联」。对联的字数虽不限定,但通常采用五言或七言,其平仄的格式亦与五言或七言近体诗者相同。上联与下联的词性要相同,对仗要工整。所谓「精巧」是指「烟锁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