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记述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為長孫命名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长孙 命名 往事记述

    中華民國五十八年八月九日上午十一時,夏曆巳酉年六月二十七日午時也。長孫生。其父請爲命名。余維吾族自始祖貢玉公由蘇遷湘,至是兒爲第十九代,依譜系次序爲鑑字班,因名之爲鑑中,字景嶽。蓋以中者天下之正道,聖人言:「中庸之爲德,其至矣乎!」書曰:「允執厥中」。名之曰鑑中,所以冀其異日能中天下而立,中道而行,允執厥中也。然此特就聖道言之耳,若夫聖哲超人,可則可效,求之近代,如國父孫中山先生及今 總統蔣公中正者,皆澤在當時,功垂萬世。論語云:「見賢思齊焉」,竊願是兒...

  • 文章赴美留學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劉明麗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美国 留学 往事记述

    一、緖言我雖是江蘇豐縣人,可是生於台灣,長於台灣,故鄕的情形,親族的狀況,一槪茫然。只聽父親說過:『豐縣是個古老的地方,曾經是漢高祖劉邦的老家,至今還有他不少的遺跡,如神話般的傳說,他爲躱避秦兵的追緝而藉以脫險的「五門」、「龍霧橋」及他稱帝後衣錦返鄕,曾經停留過的「邀帝鄕」,還有膾炙人口二十四孝中「丁蘭刻木」的丁蘭故里丁蘭集,及唐杜牧詩:「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杏花村、白居易詞「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的朱陳村……。』我家是一個聚族而居的大村鎭,全村同族數...

  • 文章鄉絮拾記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同乡会 阜宁 活动记述 人员记述

    中,辄谆谆勗勉发挥同鄕会的团队精神,进而结合各同鄕会共赴国难,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共干胥索「阜宁人」:本会名誉秘书长刘禹人鄕长,返鄕探亲,甚受共干礼遇,盛宴之余,共干谈及尙欠「阜宁人」两期,盼能补齐。刘公笑语该书内容多为批判共产主义;记述共产暴政之文章,不以为忤?共干赧然承认过去之罪行,果为天良发现乎?△周氏双杰皆中委:周书府、周天两位鄕长,谊属兄弟,又系三代表亲,斐公以高票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实乃邑人之光,犹可见吾鄕先辈提携培植后进

  • 文章古今民俗入誌之比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曹振武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民俗 地方志记述 历史上的记述 对比比较

    有人的地方就有俗,无俗不成社会。谁也离不开俗,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民俗事象随时可见。它是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尙、礼节、习俗的总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自然创造的、世代传承幷不断变异的、有规律性的足以约束人们行为和意识的不成文的法律、生活准则。因而,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历代地方志记述的内容。现存的八五〇〇余种省、府、州、县旧志中载入极为丰富的民俗史料。一九八六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地方志

  • 文章作客台北湖北文獻社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5期  作者:田子渝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湖北文献社 做客 记述

    台北市龍江路二二三弄十一號,對我來講是十分熟悉而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爲它是台北市湖北文獻社和湖北旅台同鄕會的地址,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每年我都多次投書到那裡,同樣我也經常收到《湖北文獻》季刊;說它陌生,是因爲它雖然離福州只有二百多公里,但到它那裡作客卻是難於上青天。事在人爲,今年四月我終於獲得機會作爲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的訪問學人來到心儀已久的台北。四月十一日我到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報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撥通湖北文獻社的電話,正巧是社長汪大華先生接...

  • 文章從軍不具軍人相的劉俊三教授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7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刘俊三 生平记述 军人 教师

    生卒年月:民國十四年一月生,八十五年三月卒籍貫:湖北黄岡學歷:國立武漢大學肄業。政工幹部學校第一期硏究班畢業。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硏究所畢業,獲頒法學碩士學位。經歷:參加青年軍二〇四師。台灣通訊社記者。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記者及戰地特派員,以陸軍少校新聞官軍階退役。中國青年**救國團台北市支隊第二組組長。台北市立大同中學敎員。政工幹部學校文職講師、副敎授、敎授及系主任。考試院國家考試襄試委員及典試委員。重要著作:閩海風雲、行政法要義...

  • 文章诗文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蔣勵材 伏嘉謨 吳燦楨 謝剛中 朱培庚 蔣滌非 出版时间:1985-04-15
    关键字: 诗文 往事记述 艺文

    慕萱榮獲中國國民黨資深紀念狀有詩索和余亦奉頒此狀勉步原韻並述往事以報蔣勵材五八歲前滬讀時(余係民國十五年三月肄業上海復旦大學時加入本黨),陰銜黨命效奔馳。鋒攖閥壘驅嵎負(指參加宣傳騰逐主滬閘北軍閥褚玉璞),血濺捕門抗島夷(指參與上海英界五州慘案事)。建制基層充幹部(十六年春我家被共暴焚掠一空無款接濟乃利用暑假以第一名考取黨幹事至南通協同成立縣黨部藉所得薪資完成學業),除奸上舍作屛維(時校中職業學生頗多與之鬥爭甚烈)。身揚北伐如虹氣(十七年春應友邀赴京任四...

  • 文章母親行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呉乾華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母亲 往事回忆 生平记述

    三歲母親陳太夫人因患盲腸炎去世。六歲繼母林太夫人來歸。我是長房長孫,幼少失恃,獲祖母以及家中長輩憐愛;外祖父陳公九烈是遜淸末科秀才,四歲接到外祖家讀書,我家之環境,由此可見。母親林太夫人,廿四歲、溫純賢淑、主持家計、助夫敎子,家庭和諧,鄰里稱讚。民初瓊州海峽,海盜橫行,我家在瓊山縣東北東營港海濱,時常逃賊,差不多每日食畢晚飯,一聞風聲草動,則從屋中遷於屋外,席地而坐於欉林。有時父親出去探聽消息,母親總是抱我於懷內,輕聲安慰:母親在此,孩子不怕。記得有一次...

  • 文章瑞中百年校慶追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李崇儒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瑞安中学 百年校庆 庆祝大会 记述

    十月二日清晨,瑞中校園以嶄新的面貌迎迓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溫州和臺灣、港澳以及美國、荷蘭等海外校友五千餘人。其中有百歲老人,也有少年學子,五世同堂,爲母校祝壽。其中不少人是母校畢業後首次返校,顯得地生人不熟,但愛故鄉、愛母校之情,把他們維繫在一起,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多少一份親,少了一點陌生。許多學友之間似曾相識,互通姓名以後,才知學友久別重逢。於是三五成群,自由組合,暢談別後一切,友誼纏綿,歡欣不已。攝象機和照相機卡嚓之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

  • 文章先室張麥萃頴女士行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張茲闓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先室 生平记述 勤俭持家

    (注:張母麥夫人遺像)先室麥萃頴女士於民國七十一年五月十日病逝於台北巿台大醫院。念及結褵至今六十三年,人非太上,況屆暮年,中懷㣼但,已難言宣,何況 先室秉性溫婉,平易近人,親故交口稱譽,誠不能已於言,藉塞余悲。世之君子幸勿以言之瑣碎而非之也。先室世居廣東南海西樵鄕。 外舅敬輿公諱秩嚴,出晚淸戊辰巍科,仕至御史,民初任肅政史。余婚後每過故都省侍,嘗聞自道平生,謂柏臺言事,必以典章法制爲主。至於人物臧否,則易啓恩怨利害之嫌,無補大政之實。因其居官廉政,而環堵...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